夜幕降临,樊星阁总部笼罩在静谧氛围中,内部却透着忙碌的气息。
路演已经结束,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会议室里,林娜正带领团队整理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意向书。纸张堆叠如山,每一份都代表着资本市场的关注与期待。
“广州、深圳、杭州……”她一边分类,一边低声念着城市名,“超过二十家机构提交了意向。”
孙明坐在一旁,神情专注地在电脑上输入数据。“报价整体高于预期。”他抬头看了眼陆轩,“有几家甚至给出了溢价百分之十五的价格。”
陆轩站在窗前,目光穿过玻璃投向远方的城市灯火。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融资的机会,更是一场关于信任与价值的较量。
——
翌日清晨,核心成员齐聚会议室。
赵宇率先发言:“我认为应该保守定价,确保认购率稳定。毕竟我们刚完成整改,市场对我们的接受度还需要时间验证。”
胡军却皱眉反驳:“可如果我们太低调,反而会让人觉得底气不足。既然他们愿意出高价,就说明我们值这个价。”
争论声在会议室内回荡,气氛逐渐升温。
陆轩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缓缓开口:“过高或过低都不是明智之选。我们要做的,是让价格回归理性区间,既体现我们的实力,也为未来留下空间。”
他顿了顿,继续道:“锚定效应告诉我们,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后续调整就会变得困难。我们必须把握住这次机会。”
张涛点头赞同:“我们可以参考同类企业的市盈率,结合我们的增长潜力,设定一个浮动区间,既能吸引投资人,也不会让市场感到突兀。”
李刚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看着陆轩。片刻后,他低声问了一句:“如果有人故意压价呢?”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所有人都明白,资本市场的博弈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
数日后,主承销商办公室内。
陆轩与对方代表相对而坐,桌上摆着最终询价报告。数字跃然纸上,令人振奋。
“陆总,”承销商微笑着推了推眼镜,“市场反应热烈,我建议将发行价再提高两个点,这样佣金也能多一些。”
陆轩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翻开手中的盈利数据与增长预测报告,指着其中一组曲线说道:“过去三年,我们的净利润年均增长率为百分之十二,考虑到行业平均估值水平,我认为当前报价已经足够合理。”
对方的笑容微微收敛,沉默了几秒后,轻声道:“您考虑得很周全。”
陆轩点头:“另外,我提议设置超额配售选择权,作为缓冲机制。这样既能应对突发需求,也能避免股价剧烈波动。”
承销商代表终于露出认可的神色,拿起笔在确认文件上签下名字。
签字落下的那一刻,陆轩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
回到总部,已是傍晚。
林娜将最终的发行价方案递到陆轩面前:“综合各方反馈,我们确定了每股发行价。”
陆轩接过文件,翻阅片刻后轻轻点头:“很好。”
窗外的风轻轻拂过窗帘,带起一阵微凉的气息。远处的高楼灯火如星河洒落人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这一刻。
张涛走进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得漂亮。”
陆轩笑了笑,眼神却依旧深邃。
“不是为了漂亮。”他轻声说,“是为了走得更远。”
——
深夜,办公室只剩下一盏孤灯亮着。
陆轩独自坐在桌前,手中握着一封来自东京的投资意向书。那上面夹着一张名片,背面印着一个熟悉的徽记——山本家族的标志。
他盯着那枚徽记许久,手指轻轻摩挲着纸张边缘。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他低声自语。
门外传来敲门声,林娜走了进来,看到他手中的东西,也愣了一下。
“这是……”她迟疑地开口。
陆轩将名片收进抽屉,淡淡一笑:“暂时别声张。”
林娜点点头,转身离开。
房间里再次恢复寂静,只有墙上钟表的滴答声在回响。
陆轩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无尽的夜空。
掌声与热捧之下,他始终保持冷静。因为他知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真正的对手,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稳住节奏,步步为营。
因为这一战,不只是为了上市,更是为了证明——樊星阁,能走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