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玻璃幕墙,将会议桌的一角染成金色。马亮带来德国有人关注他们的消息后,陆轩迅速开始思考对策,并召集了核心成员。
陆轩转身,语气平静却坚定:“我们已经找到了方向。接下来,是执行。”
张涛坐在靠窗的位置,笔记本已经打开,屏幕上的三维模型图正缓缓旋转。听到陆轩的话,他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兴奋:“我已经联系了‘智康科技’,徐浩然愿意见面详谈。”
赵宇也点头附和:“我这边也在整理AI影像诊断的技术路径,如果合作成功,我们可以直接切入应用层。”
“很好。”陆轩微微颔首,“技术只是工具,关键在于怎么用。”
李刚坐在角落,手里转动着一支钢笔,脸上还带着几分迟疑。但他没有再提出反对,只是问了一句:“那我们的地产业务怎么办?”
“不会放弃。”孙明接过话头,“但我们要调整节奏,把资源集中在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
胡军虽不太理解这些术语,但信任陆轩的决策,默默点头表示会做好保障工作。
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林娜一边记录着会议内容,一边留意着每个人的反应。她看到张涛眼中的光,赵宇专注的神情,还有李刚虽有疑问却已准备跟上的姿态。这是一个团队真正开始凝聚的时刻。
“接下来的任务很重。”陆轩环视众人,“我们需要同时推进三件事:一是与‘智康科技’的合作谈判;二是建立试点医疗机构,验证我们的模式;三是确保资金链稳定,不能因为新项目影响现有业务。”
“我可以负责谈判。”张涛主动请缨,“我和徐浩然以前有过合作基础。”
“那就由你牵头。”陆轩点头,“赵宇配合他做技术支持。”
“没问题。”赵宇合上手中的资料,眼神坚定。
“地产那边,李刚你继续盯着,但要控制成本。”陆轩看向李刚,“孙明会协助你优化资金调配。”
“行。”李刚终于松了口气,“我会把该收的都收回来。”
“胡军,你的任务还是安全。”陆轩转向他,“我们在试水,但也要防着有人趁虚而入。”
胡军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会议结束时,已是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每个人都带着明确的任务离开,脚步轻快,像是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办公室恢复了短暂的安静,只有空调运转的声音。林娜正在整理会议纪要,陆轩走到她身边,看了一眼她的笔记。
“你记下了他们每个人的状态。”他轻声说。
“这是我的职责。”林娜抬头笑了笑,“而且,我也觉得,这次我们真的找到路了。”
陆轩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拿起那份来自德国的情报简报。纸张在他手中微微发烫,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挑战。
“未来会有更多关注。”他缓缓开口,“也会有更多的试探。”
林娜看着他,等待下文。
“但我们已经有了应对之法。”陆轩放下文件,目光坚定,“不只是技术、市场、资金,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怎么一起走。”
他没有再说下去,而是转身走向窗边。阳光落在他肩上,映出一道挺拔的身影。
城市依旧喧嚣,远处的塔吊仍在缓慢旋转。而在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樊星阁,不仅是一个组织,更是一股力量——在时代的洪流中,稳步前行的力量。
林娜合上笔记本,轻轻地说了一声:“我去安排后续的对接工作。”
陆轩点点头,目送她离开。
办公室只剩他一人,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是我。”他说,“帮我查一下德国那边的情况,特别是那些对我们感兴趣的人。”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明白。”
挂断电话后,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张面孔——张涛、赵宇、孙明、李刚、胡军……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同一个目标努力。
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夜幕渐渐降临,城市的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樊星阁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走廊里人来人往,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张涛正和一名技术人员讨论合作方案,赵宇在调试模型参数,孙明翻阅着财务报表,李刚在打电话协调资源,胡军则站在门口,目光如炬地巡视着四周。
一切都井然有序,充满生机。
林娜抱着文件走过走廊,看到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微笑。她知道,这个团队,已经开始奔跑。
而他们的领导者,正站在高处,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风从窗外吹进来,拂动窗帘,也吹散了最后一丝疲惫。
陆轩睁开眼,目光如炬,仿佛穿透了黑夜,望向更远的未来。
他握紧了手中的笔,指尖微微用力,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清晰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