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指挥车的车窗,洒在副驾驶座上的《标准化手册》封皮上。**水珠沿着书脊滑下,在“动态风险响应机制”几个字上留下一道湿痕。陆轩盯着那行字,手指在桌沿轻点,节奏如心跳。
他按下通讯键:“林娜,召集赵宇、张涛、孙明、李刚,三十分钟后会议室。”
命令下达,他起身走出指挥车。晨光已破云而出,工地入口处的安检门正有条不紊地运转,每一名工人经过时,人脸识别系统自动记录通行时间。李刚带着安保组在岗亭旁核查名单,神情比往日更紧。
会议室灯亮起时,陆轩已站在投影幕前。屏幕上是三组并列数据:东南亚政策调整时间线、黑石能源广告投放轨迹、国际能源联盟审查动向。他没开口,只将笔搁在桌角,发出清脆一响。
“我们没时间等风向转。”他终于说话,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所有人刚进门的脚步声,“对手在定义规则,政策在设门槛,舆论在抢认知。我们若还按旧路走,等来的不是机会,是淘汰。”
张涛翻开笔记本:“宣传必须跟上。现在客户不只看工期,更看谁能让人心安。我们得让人知道,樊星阁的标准,才是真正的标准。”
赵宇皱眉:“可我们一直埋头做事,没打过广告,也没搞过发布会。突然高调,会不会显得……刻意?”
“刻意?”陆轩接过话,“客户不知道你是谁,才叫刻意。他们只知道谁先发声,谁就是权威。沉默不是低调,是放弃话语权。”
孙明低头翻财务报表:“推广要烧钱。线上投放、媒体合作、本地活动,哪一项都不便宜。现有资金撑得起双线作战,但加了这一块,第四十五天就会触底。”
“那就砍掉非核心开支。”陆轩目光扫过,“外聘顾问费减半,临时办公区合并,车辆调度统一归口。省下的钱,全投到推广上。”
李刚抬头:“安保也要加人。一旦我们公开露脸,对手不会坐视。搞活动,必须有人守场。”
陆轩点头:“胡军配合你,重点布防宣传节点。所有对外活动,安保前置,情报同步。”
张涛迅速理清思路:“我建议分三步走。第一,线上造势——官网更新项目实录,短视频平台发布工地纪实,重点突出我们的技术细节和工人培训体系;第二,线下联动——在目标国组织小型技术说明会,邀请当地工程界人士参观样板段;第三,借势发声——联系徐静这样的独立记者,让她从第三方视角报道我们的标准建设。”
“对。”陆轩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标准输出”四字,“我们不卖工期,卖体系。别人拼价格,我们立标杆。要让市场明白,快不是抢工,是系统成熟;稳不是保守,是流程可控。”
赵宇思索片刻:“可当地人会信吗?我们是外来者,他们更倾向本土企业。”
“那就让他们亲眼看见。”陆轩眼神沉定,“把培训现场开放,让本地工人上台讲感受,让老工长演示操作流程。真实最有力量。我们不怕看,就怕没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孙明提笔计算:“如果按张涛的方案,前期投入集中在两周内,峰值支出比原计划高37%。但若能在三周内形成品牌认知,后续议价权提升,回本周期反而缩短。”
“那就抢这三周。”陆轩斩钉截铁,“从今天起,所有人进入双线推进状态。施工不能停,宣传必须起势。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工程,不只是能干,更是会干。”
会议气氛逐渐升温。张涛迅速列出执行清单:视频脚本、媒体名单、发布会选址。赵宇牵头协调本地资源,联系合作方提供场地支持。李刚开始拟定安保预案,胡军已在外围调人待命。
陆轩转向林娜:“联系徐静,同意她的采访申请。但不是现在。等我们第一场说明会落地,再让她进来。我们要的不是曝光,是影响力。”
林娜记下,转身离开。
孙明犹豫了一下:“政策方面……我们怎么应对?万一在推广中途,又有新条款出台?”
陆轩目光一凝:“从今天起,设专人盯政策动向。每天早八点,汇总全球目标市场最新法规变更、行业审查动态、外资准入调整。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报我。”
“我来负责。”马亮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拿着一台加密终端,“我已经接入六国政府公开数据库,设置关键词预警。一旦有‘新能源’‘外资’‘本地化’相关更新,系统自动推送。”
“好。”陆轩点头,“你每天直接向我汇报。不只是条文,还要分析背后意图。谁在推?为什么推?对我们是利是弊?”
马亮沉声应下。
陆轩环视众人:“我们不能再被动应对。规则在变,我们就得更快地适应,甚至引领。宣传不是粉饰,是争夺定义权。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市场。”
张涛补充:“我们可以突出技术方案的灵活性,展示如何根据不同地区法规进行适配,让合规成为我们的差异化优势。”
会议结束,众人迅速散去。赵宇立即拨通海外联络人电话,张涛拉着技术组开始剪辑视频素材,李刚召集安保骨干布置任务。
陆轩独自留在会议室,重新调出马亮刚传来的政策简报。东南亚某国昨日发布新规:所有外资新能源项目,须提交“本地就业贡献报告”,并接受季度审查。
他盯着屏幕,片刻后拿起笔,在笔记本写下:“宣传核心——我们不只是建电站,更是建机会。每一块混凝土,都承载当地工人的饭碗;每一根钢梁,都支撑起本地产业链的未来。”
他合上本子,走向指挥车。车门打开时,空调滴水声依旧。那本《标准化手册》还在副驾驶座上,水渍已干,留下一圈淡淡的印痕。
林娜快步追来:“陆轩,徐静回信了,她愿意等,但希望我们提供一些非敏感的现场画面,先做一期预热报道。”
陆轩站在车旁,抬眼望向工地。塔吊正在缓缓旋转,吊臂下,一群新工人正围在李建国身边,听他讲解焊接要领。阳光洒在安全帽上,反光如星。
“告诉她,”他说,“三天后,我们在b区举办第一场技术说明会。她可以来拍。”
林娜点头记下。
陆轩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他没有立刻发动,而是将笔记本摊开,翻到最新一页。上面写着三行字:
速度——我们比响应力。
合规——我们提前布局。
叙事——我们掌握定义权。
他拿起笔,在三者下方重重写下一行:
让世界听见我们的标准。
笔尖还未抬起,对讲机响起。
“陆轩,马亮急报——菲律宾能源部刚刚发布草案,要求所有外资项目提交技术转移计划,否则不予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