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李贵的身影消失,贾璋略整衣袍,也离开了自己的小书房,径直前往贾政的外书房“梦坡斋”。
梦坡斋坐落于宁国府中路,距离贾璋的书房并不远。
刚一靠近,便见院墙青砖上浮雕着梅兰竹菊,精美雅致,彰显着“傲幽坚淡”的君子气度。
院内,几株白玉兰枝干遒劲,南天竹青翠欲滴,寒梅未绽却已显风骨,数丛秋菊点缀其间凌霜绽放,清幽雅致中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守门的两个小厮见宝二爷突然造访,满脸错愕——这位爷平日连老爷书房的门槛都不愿跨,今日怎地主动前来?
虽然满腹疑惑,两个小厮还是主动迎了上来,“二爷,您怎么来了?”
贾璋步履未停,淡淡道:“来书房,当然是看书咯。”
两个小厮面面相觑,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宝二爷来看书?
今儿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但他们也不敢阻拦,只能惴惴不安地将贾璋引了进去。
贾璋推门而入,只见里面的装潢典雅大气,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青铜器皿、金银玉器、古玩字画等,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尊贵和品味。
最引人注目的,是书案后那一整排的紫檀书架,藏书卷帙浩繁,按照经史子集分类摆放,甚至连古籍珍本都有不少。
贾璋大体看了一下,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乃至于武经七书,农政典籍都应有尽有。
贾政的藏书还挺广泛,竟然连兵书都有,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贾璋走到书架最左边,随手拿起一本《尚书》翻了几页。
这拗口的古文,若是要让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背下来,还真不太容易。
不过,他有挂啊!
贾璋心念一动,默念“使用过目不忘体验卡。”
刹那间,灵台一片空明澄澈,思维异常敏捷,他感觉大脑变成了一台超级计算机,眼睛如同扫描仪,扫过的内容自动储存在大脑中,连标点符号都分毫不差。
他不再迟疑,“哗哗”地翻书,翻得有多快,记得就有多快,不到三五分钟,便翻完了手上的《尚书》。
他合上书卷,闭上眼睛,整部《尚书》的字句便在脑海中清晰浮现,一字不差。
这过目不忘的能力,用来背书还真是有奇效。
他随手将看过的书放在桌上,又从书架上拿起另一本。
就这样,贾璋在梦坡斋一本接一本地翻书,《大学》、《论语》、《中庸》......
正翻得兴起,一名小厮端着茶进来,看到满桌狼藉的书籍,吓得差点把茶盘掉在地上。
“二……二爷!”小厮声音发颤,“您、您这是做什么?老爷……老爷这些珍藏,可经不起这般乱翻啊!”
贾璋头也不抬,只说出两个字:“出去。”
“可是二爷,这些书都是老爷的心头肉,您这样......”
“出去!”贾璋的声音陡然严厉,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
小厮噤若寒蝉,慌忙放下茶盘,悻悻退了出去。
他心中叫苦不迭,这位小祖宗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来糟蹋老爷的命根子!
可问题是,老爷回来发现书房被祸害,挨骂挨罚的还是他们这些下人。
没了外人打扰,贾璋继续专心翻书。
翻过的书越多,桌上的书也就越乱,他索性就直接扔在地上了。
不知不觉,已过去两三个时辰,书架上的书也快“看”完了。
正当他拿起最后几本书时,贾政推门而入。
看到满目狼藉的书房,珍本古籍如同废纸般被随意扔在地上,贾政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额角青筋暴起。
“孽障!你在做什么?!”贾政怒喝,“这些书都是珍本,岂容你这般作践!!”
贾璋闻声抬头,看了一眼暴怒的贾政,下意识还真有点心虚,他在心中默念:“系统,本次过目不忘用了多长时间?”
【差二十分钟到三个时辰,视作三个时辰。】
贾璋暗道,二十分钟可不能浪费了。
他看向贾政,讪讪道:“老爷,别急,您再等我一刻钟。”
“再等你一刻钟?等你把我的书都祸祸完吗?”贾政气得吹胡子瞪眼,胡须都翘起来了。
“儿子真的在看书,再等一刻钟就好!”
“您不信我,也要信先祖啊!”
贾璋说完,也不管脸色变成猪肝色的贾政,飞快翻看起书架上为数不多的书。
贾政见贾璋当着他的面继续糟蹋藏书,气得浑身发抖,恨不得立刻抄起戒尺,将这孽障打个半死!
但一听到“先祖”,想到先祖托梦赐福一事,他硬生生将满腔怒火压了下去,只是铁青着脸,如石像般杵在一旁,看贾璋翻书。
看着看着,贾政只觉心肝脾肺肾都在抽搐——这哪里是在看书?分明就是在糟蹋书!
他终是忍无可忍,猛地一甩衣袖,转身大步离去,免得自己忍不住动手,打死这个孽障。
一刻钟?好!他就等这一刻钟!
他倒要看看,一刻钟后,这个不肖子能给他一个什么解释。
贾璋看完书架上最后一本书,距离三个时辰还剩三分钟,他当即默念:“停止使用过目不忘体验卡。”
系统提示音响起:【您本次共使用过目不忘三个时辰,剩余九个时辰!】
贾璋抬起头,正对上贾政那择人而噬的目光,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了。
贾政目光如刀,厉声道:“既然你说你是在看书,那我便考考你。”
“你要是答不上来,今天就算是老太太来了,也救不了你!”
贾政随口问出《孟子》中的一句,“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贾璋没有丝毫停滞就答道:“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贾政又问了几个,贾璋全都对答如流。
问完《孟子》,贾政又问《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结果还是一样,贾璋立马回答:“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贾政又问其意,贾璋便把各个大儒注释的小字也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问完四书,贾政问起五经......
到最后,贾政已经不再随口问了,不得不翻书出来核对。
他随手抽出一卷《资治通鉴·唐纪》,随意翻到某页:“说说安禄山于何时何地反叛,玄宗如何调兵?”
贾璋脱口而出:“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禄山发所部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凡十五万众,号二十万,反于范阳。”
“壬申,以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常清即日乘驿诣东京募兵,旬日得六万人,乃断河阳桥为守御之备......”
贾璋甚至连守将的籍贯,兵力部署,及进军路线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说的分毫不差。
贾政喉头滚动,咽了咽唾沫,拿书的手微微颤抖,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难不成……这孽障真将这一屋子的书……全都背下了?!
他不敢相信,真的有人能背下一个书房的书,简直匪夷所思。
更骇人的是,他竟只用了一个下午!
他踉跄一步跌坐回太师椅,下意识狠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嘶——!”居然会痛,这竟然不是梦。
贾璋看出他的惊讶,解释道:“这是先祖赐福的功效。”
贾政没好气地哼道:“废话!难不成凭你自己还能背得下来?”
只是他心里酸溜溜的,先祖要赐福,为什么不赐给他?非要赐给这个孽障?!
他既开心又伤心,开心的是儿子有出息了,伤心的是,他读了半辈子的书,简直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他无力地挥挥手,声音透着疲惫:“行了……滚吧!”
“叮——”
【今日任务一:潜心向学,通过贾政的考验——已完成!】
【任务奖励:淬体丹一枚已发放至系统空间,请宿主查收!】
贾璋躬身告退,临走前还不忘吩咐门外的小厮:“进去收拾好。”
小厮们战战兢兢地进去,却见老爷瘫坐在太师椅上,对着满地狼藉的书籍发呆。
那张向来严肃的脸上,交织着遗憾、震惊、茫然、痛苦、欣慰等复杂表情,嘴角却又不自觉地牵起一丝极淡的笑意,间或夹杂着几声长吁短叹。
两小厮面面相觑,心中充满疑惑和好奇:今儿这爷俩,可真是邪了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