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恍然大悟:“对呀!还有湖边的芦苇,能编手工艺品;湖底的淤泥,能做成有机肥料……”“关键是要有科学规划和政策支持。”陆云拿出手机,给田国富发了条信息,“千湖市的问题,本质是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光让地方守着资源,却不给发展出路,迟早会出问题。”
此刻的汉东省委,赵立春正在听取千湖市的调研汇报。当听到“陆云要求三天内拿出生态产业方案”时,他笑了:“这小子,倒是敢想。”随即对秘书说:“告诉发改委,给千湖市特批一笔生态产业引导基金,但要跟陆云的方案挂钩。看看他能不能蹚出一条新路来。”
而在高育良的书房里,祁同伟正在汇报:“老师,千湖市是赵公子当年想搞度假村的地方,被省里否了。现在陆云插手……”高育良摆摆手:“水源地开发是块烫手山芋,让他去折腾。但你记住,凡是陆云支持的项目,我们都要‘格外关注’。”
陆云结束千湖市的调研后,乘坐的车缓缓驶离。司机赵刚专注地握着方向盘,凭借着老练的车技穿梭在道路上。陆云坐在后座,面色凝重,脑海中还不断回想着在千湖市调研的种种情况。
车行驶在从千湖市去往其他地方的路上,窗外的景象愈发让陆云眉头紧锁。他清楚地意识到,汉东省与南粤省在经济层面的差距触目惊心。
就拿交通状况来说,在南粤省,交通网络如同一张紧密的大网,将城市与乡村紧密相连,村村通路早已实现,为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可在汉东省,许多镇通往县里的道路状况糟糕,路面坑洼不平,车辆行驶其上颠簸不已。有些路段甚至狭窄得仅容一辆车通过,错车时险象环生。更别提实现村村通路了,这在一些偏远地区似乎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基础建设方面的差距更是令人痛心。当路过一些乡镇和村庄时,陆云看到不少小学的建筑,大多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教学楼外观陈旧,墙体斑驳,有的甚至出现了裂缝,俨然已是危房。教室里,课桌椅破旧不堪,教学设备简陋落后。与南粤省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学校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更关乎汉东省未来的人才培养与发展。
陆云深知,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但却如燃眉之急,亟待改善。他一边看着窗外,一边不断地向秘书口述着问题要点,秘书则快速地记录下来。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承载着汉东省发展的重任和无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车继续前行,陆云望着远方,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改变汉东省如今的局面,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让汉东省的百姓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各位读者,不妨回想一下 2012 年那个时候,我国地域广袤,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地方确实还没有达到村村通路的条件。就拿我所了解的家乡来说,在 2012 年,村里的路状况糟糕透顶。
从镇上到县里的路,本应是连接乡村与外界的重要纽带,可实际上却崎岖难行。路面坑洼遍布,好似麻子脸一般,车辆行驶在上面,犹如风浪中的小船,颠簸得让人五脏六腑都跟着翻腾。这些路狭窄得可怜,仅容一辆车勉强通过,要是两车相遇,非得小心翼翼地找宽敞点的地方才能艰难错开,稍不注意就可能刮擦碰撞。
至于村村通路,更是一种奢望。村子与村子之间,要么是泥泞不堪的小道,每逢雨天,便成了一片沼泽,行人一脚下去,鞋子都可能被深深陷住;要么就是被杂草荆棘掩盖的老路,走在上面,不仅得时刻提防扭伤脚踝,还得小心被划伤。
这种交通状况,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农产品运不出去,只能眼睁睁看着烂在地里;外面的物资难以顺畅进来,村民们想买点像样的生活用品都困难重重。孩子们上学,每天都要在这样难走的路上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遇上恶劣天气,甚至还得停课。
如今再看,交通状况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 2012 年那些路带来的不便,依旧深深印刻在记忆之中,时刻提醒着发展的不易与重要性)
在接下来紧锣密鼓的三天调研行程中,陆云的脚步匆匆穿梭于汉东的各个城市与乡镇。每到一处,映入他眼帘的景象都如出一辙,让人心情沉重。
所到之地,无一不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境,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字——“钱”。地方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基础设施建设缺钱,产业发展缺钱,改善民生缺钱,仿佛一个恶性循环,死死地困住了这些地区的发展脚步。
一天的调研结束后,陆云坐在临时办公的桌前,对着灯光,仔细梳理着这几天的所见所闻。目前来看,整个汉东省真正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城市,寥寥无几,仅有省会城市京州,以及吕州、岩台这三座城市。荆州作为省会,凭借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资源,发展得相对较好;吕州在过去几年里抓住了一些政策机遇,培育了几个支柱产业,经济得以快速增长;岩台则在陆云之前的帮助下,取得了显着的进步,成功跻身经济发展前列。
然而,当将汉东省的城市与南粤省的众多城市放在一起比较时,差距便一目了然。南粤省的城市,无论是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还是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方面,都远远领先于汉东省的大部分城市。这一对比,让陆云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禁深思,这种差距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调研过程中,他看到一些地方虽然表面上有一些政绩工程,但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些所谓的成果不过是徒有其表,并没有真正惠及广大民众,也未能从根本上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明显,上面的部分领导在工作中存在短视行为,主抓几个重点城市,期望以点带面,实现全省经济的突破。然而,现实却残酷地证明,仅仅依靠这几个城市的发展,远远无法带动整个汉东省的经济实现质的飞跃。这种片面追求局部发展的策略,忽略了全省的均衡发展,导致地区间差距越来越大,资源分配严重不均。
陆云深知,汉东省的经济发展之路,犹如一场艰难的马拉松,要想改变现状,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长计议,制定全面、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但此刻,他已然下定决心,要为汉东省的经济发展撕开一道突破口,哪怕前方困难重重,也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