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赵立明立刻带着技术人员回纪委,成立“平台建设专班”,24小时轮班赶工。省检察院和反贪局也迅速抽调骨干,制定核查流程,确保线索分配、核实、反馈无缝衔接。
小陈则跟着陆云去了京州的一个社区调研。在社区服务中心,陆云问正在办事的张大妈:“要是有个网上举报平台,您不会用手机,怎么办?”张大妈笑着说:“要是有人帮我弄,我肯定举报!上次我反映楼道灯坏了,物业推给居委会,居委会又推回来,到现在还没修。”
陆云转头对身后的社区主任说:“平台上线后,你们这里就是代办点,要安排专人帮老人、残疾人举报,不能让他们的声音被忽略。”社区主任连忙点头:“您放心,我们一定做好,到时候还会贴海报,告诉大家怎么找代办员。”
15天后,“汉东省线上匿名举报平台”如期上线。上线当天,“汉东发布”推送了平台入口和使用指南,社区、村的代办点也同步挂牌。不到一小时,平台就收到了27条举报线索,其中12条涉及“不作为”,8条涉及“乱作为”,7条涉及疑似腐败。
联合核查组立刻行动起来。针对“云山县某办事处推诿居民社保办理”的举报,检察院核查人员当天就驱车赶往云山县,调取办事记录,跟办事人员、居民谈话。结果发现,该办事处的社保专员因私事请假,没人接手工作,导致居民跑了三趟都没办成。
核查人员当场要求办事处主任道歉,并安排临时专员处理积压的社保业务;同时,向县纪委建议对该专员进行问责。3天后,举报人通过编码查询到结果,在反馈栏里写道:“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谢谢政府!”
针对“岩台市某科长收受企业礼品”的举报,反贪局核查人员悄悄调取了该科长的通话记录、银行流水,还找到举报企业核实情况。最终查实,该科长多次收受企业礼品,甚至暗示企业送现金。反贪局立刻对其立案侦查,一周后,该科长被依法逮捕。
平台上线半个月,共收到举报线索423条,其中有效线索287条,已核查完毕193条,处理干部37人,解决百姓诉求156件。在公布的典型案例中,“京州市某社区居委会推诿垃圾分类整改”的案例,让不少百姓拍手称快——居委会主任被约谈,3天内就完成了垃圾分类设施的安装。
陆云每天都会看平台的核查报告。当看到“85%的举报人对处理结果满意”的统计数据时,他对赵立明说:“这说明平台建对了,百姓愿意相信我们了。但不能放松,还要继续优化平台功能,比如增加语音举报,方便不会写字的老人。”
赵立明点头:“我们已经在开发语音举报功能了,下周就能上线。另外,我们还收到了百姓的建议,想在平台上增加‘政策咨询’板块,帮他们解答社保、补贴这些问题,我们正在研究怎么整合资源。”
在云山县的一个山村,代办员王大姐帮村民李大爷举报了“村卫生室药品短缺”的问题。3天后,县卫健委就派人送来药品,还对村医进行了培训。李大爷拉着王大姐的手说:“以前有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好了,举报了就能解决,这平台真是咱们老百姓的‘贴心人’!”
而在京州的一家民营企业,老板赵总通过平台举报了“某部门乱收费”的问题。反贪局核查后,不仅追回了企业被收的2万元“服务费”,还对涉事干部进行了处分。赵总在反馈中写道:“现在敢跟政府提意见了,也敢举报了,汉东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
平台上线一个月后,陆云在省委班子会议上总结:“线上匿名举报平台不是‘面子工程’,是连接政府和百姓的‘桥梁’。它让我们看到了基层的真实问题,也让百姓看到了我们解决问题的决心。接下来,要把这个平台打造成‘长效机制’,让每一个举报都有回音,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让汉东的干部不敢不作为、不敢乱作为、不敢搞腐败!”
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窗外,深秋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汉东省线上匿名举报平台”的宣传海报上,海报上的“匿名举报、实名核查、件件有回音”12个大字,格外醒目——这不仅是平台的承诺,更是汉东省委对全省百姓的承诺。
汉东线上匿名举报平台上线满一个月时,陆云的办公桌上摊着一份《虚假举报情况汇总》。赵立明站在一旁,语气凝重:“423条线索里,67条是虚假举报,其中58条来自公职人员,大多是干部晋升关键期的恶意报复,老百姓举报的虚假线索只有9条,还多是因为信息误判。”
陆云翻到“京州某区干部王某被同事举报收受贿赂”的案例,指尖在纸上停住。他想起父亲——早年在乡镇工作时,就被竞争对手反复举报“滥用职权”,查了三次都无实据,却耽误了晋升,最后带着遗憾退休。“不能让平台变成公职人员内斗的工具。”陆云抬头,语气坚定,“整改要分对象:公职人员恶意举报必须追责,老百姓举报就算错了,也不能追究,顶多做个解释。”
赵立明立刻明白:“您是担心老百姓因为怕追责,不敢说真话?确实,之前有个老农举报村支书‘贪补贴’,后来发现是他算错了补贴金额,要是追责,以后没人敢反映问题了。”陆云点头:“老百姓的出发点大多是维权,就算信息不准,也是无心之失;但公职人员不一样,他们熟悉规则,恶意举报就是利用平台搞打击,必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