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片区的整改成效,渐渐传到了全国各个角落,陆云牵头的这次民生资金核查,不仅清了基层蛀虫,更让老百姓重新看到了政府的担当,街头巷尾都是农户们的叫好声。
某偏远山村的公示栏前,每天都挤满了人,大家对着“涉案干部处置名单”“资金追回与补发明细”指指点点,语气里满是痛快:“终于把贪钱的干部查了!以前总觉得补贴被吞了没人管,现在才知道,有人为我们做主!”
村里的老会计拿着账本,跟农户们逐一核对:“张大爷家补发低保1.2万元,李婶家追回被冒领的危房补贴8000元,咱们村32户人家,没一户落下的!”话音刚落,人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样的场景,在西南片区的每个村庄都在上演。以前提到“基层干部”,不少农户会忍不住叹气,觉得“官官相护”“没人办实事”,政府公信力在一次次的补贴截留、虚假帮扶中,慢慢被消磨。
有农户坦言:“前几年申请贫困户,明明条件够,却被村干部的亲戚顶了名额;领补贴时,总被各种理由扣钱,找上去还被敷衍,时间久了,就觉得政策再好,到了基层也变味。”
可这次核查不一样。陆云不仅让审计、反贪部门动真格,还把处置结果、资金流向全公开,连农户的应领金额、补发时间都写得明明白白,没半点含糊,彻底打破了“暗箱操作”的猜疑。
西南片区某县,之前有12名乡镇干部因挪用补贴被立案,其中8人被移交司法机关,追回的3600万元资金,全部用来补发农户和建设村卫生室。村民们看着新建的卫生室,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看病,心里满是感激。
“以前觉得政府说话不算数,这次是真的说到做到了!”村民们说,“清了贪钱的干部,补了该给的钱,还建了卫生室,这样的政府,我们愿意信!”
随着整改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反响也越来越大。不少其他地区的农户,主动给核查组打电话,反映当地的补贴问题,还有人说:“希望陆委员也能来我们这查查,让我们也能拿到该得的补贴。”
陆云在全国整改推进会上说:“政府的公信力,不是靠说出来的,是靠一件事一件事做出来的。之前基层的贪腐问题,伤了老百姓的心,这次我们清蛀虫、补资金,就是要把失去的信任,一点点找回来。”
审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查处基层民生资金问题干部5.8万人,追回资金42亿元,补发农户补贴15.6亿元,清理虚假贫困户、冒领关系户18.3万户,整改完成率达92%。
这些数字背后,是老百姓态度的转变:以前见了干部躲着走,现在主动拉着干部聊家常;以前对政策多有猜疑,现在积极参与村里的产业建设;不少年轻人还主动报名当村干部,说“想跟着好好干,为村里做点实事”。
某乡镇党委书记在汇报中说:“以前开展工作特别难,农户不配合、不相信,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说要建合作社,农户们主动出土地、出资金,短短半个月就报名了200多户,这就是公信力回归的力量。”
陆云看着这些变化,心里很清楚:一次核查整改只是开始,要想让政府公信力长久扎根在老百姓心里,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让民生资金监管常态化、透明化,让基层干部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
如今,全国统一的“基层资金流向监管平台”已全面上线,农户扫码就能查资金明细,举报渠道也更加畅通。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开始把“为老百姓办事”放在首位,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仅少了蛀虫的阻碍,更多了民心的支撑。
陆云终于难得有了喘息的空隙。这天清晨,他坐在办公桌前,提笔写下请假报告,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人的亏欠。
报告里,陆云说明想带林倩倩和孩子去全国走走,看看各地的青山绿水,也好好弥补一下这段时间缺席的家庭时光。写完后,他亲自送到最高层办公室,心里还想着会不会因工作忙被驳回。
没想到最高层看完报告,当即笑着批复:“你这阵子太拼了,也该好好歇一歇。家庭和工作同样重要,批你半个月假,好好陪家人,回来才能更有精力干实事。”
拿到批复的那一刻,陆云心里满是暖意。回到家,他把好消息告诉林倩倩和孩子,女儿立刻扑进他怀里,兴奋地喊:“爸爸终于能陪我出去玩啦!我想去看海边!”
林倩倩也笑着说:“早就想带你去走走了,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各地的变化,也让你放松放松。”
出发前一天,陆云特意交代助理和司机,此次出行不搞特殊,不通知各地部门,就像普通家庭旅游一样,安安静静享受时光。助理和司机当即点头,提前做好了行程规划。
出发当天,天刚亮,一家人就收拾好行李。陆云穿着休闲的外套,没有了往日工作时的严肃,多了几分柔和。女儿拉着他的手,叽叽喳喳地说着想去的地方,林倩倩则在一旁笑着叮嘱。
车子缓缓驶出机关大院,陆云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办公楼,心里暂时放下了工作的牵挂,满脑子都是接下来的家庭时光。司机按照规划,第一站先往南方的海边开,想圆女儿看海的心愿。
路上,女儿靠在陆云怀里,拿着绘本给他讲里面的故事;林倩倩则从包里拿出水果,分给大家,偶尔和陆云聊起各地的风土人情,车厢里满是温馨的笑声。
助理坐在副驾驶,悄悄记录着行程中的注意事项,也时刻留意着工作群里的重要消息,确保有紧急情况能及时汇报,不耽误陆云的假期,也不影响工作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