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星图上的坐标依旧在“沉寂星涡”的边缘孤独地闪烁,如同一个无声的质问。物理距离的鸿沟冰冷而现实,但这并未让苏晓和娜娜巫陷入绝望。当一条路被堵死,智慧的生命会寻找另一条小径,尤其是对于曾跨越过更不可思议界限的他们而言。
“既然我们无法过去,”苏晓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沉稳,目光从星图移向娜娜巫和樱,“那么,就让我们的‘回应’过去。”
“回应?”樱好奇地歪了歪头,光芒闪烁,“像……像在山上大声喊,然后听回声那样吗?”
“类似,但更复杂,也更精确。”苏晓解释道,“我们需要发送的,不是简单的声音或能量冲击。那毫无意义,甚至可能被星涡的乱流扭曲、湮灭。”他看向娜娜巫,“根据诗篇和樱的感知,对方能理解并寻求的,是‘共鸣之音’,是情感的连接。我们需要发送一种……他们能‘听懂’的东西。”
娜娜巫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眼中亮起光彩:“一种融合了我们情感与记忆的能量信息?就像……把我们的‘感觉’,打包成一个‘漂流瓶’,送回去?”
“正是。”苏晓点头,“这需要极高的精度。能量结构必须足够稳定,以抵御长途旅行和星涡干扰;编码方式必须基于心灵共鸣,而非冰冷逻辑;内容……必须是能传递希望与连接的‘温暖’之物。”
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家中与自然和情感共鸣最为紧密的成员身上。
“樱,”娜娜巫蹲下身,平视着樱的光晕,“还记得你是怎么感受到那份‘孤独’的吗?用你的心去感受。现在,轮到我们,把我们的‘温暖’送过去了。”
樱似懂非懂,但那份帮助他人的本能渴望在她心中涌动。她用力地点了点头:“我该怎么做?”
苏晓开始构建基础的发送框架。他走到庭院中,以共鸣阵为基础,指尖引动秩序法则,在樱花树的上方,勾勒出一个极其复杂、由纯粹光纹构成的微型“信标”。这个信标不具备攻击性或防御性,它的唯一作用,就是锁定“沉寂星涡”的坐标,并作为信息的发射天线。
“现在,樱,”苏晓的声音透过法阵传来,平稳而充满引导性,“成为信标与庭院的中枢。将你在这里感受到的一切——阳光的温暖、花开的喜悦、朋友笑声的快乐、点心香甜的满足——所有你认为美好的、幸福的记忆,凝聚起来,不要用逻辑,就用你的‘心’去回想,去感受,然后将这份‘感觉’,注入信标。”
娜娜巫也走到樱的身边,将手轻轻放在她的光晕上,柔声道:“妈妈也会帮你,把我做点心时,希望吃到的人能开心的那份心情,也加进去。”
樱闭上了眼睛。她不再去思考复杂的法则或遥远的星空,而是完全沉入了自己的记忆之海。
她想起了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花瓣露珠上的璀璨;想起了娜娜巫刚出炉点心那让人幸福的香气;想起了小虎和丫丫在草坪上追逐打闹的畅快笑声;想起了苏晓教导她时,那沉稳声音带来的安心;想起了周年庆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光芒交织的温暖……
这些记忆,这些感觉,如同涓涓细流,从她心灵的各个角落涌出,汇聚成一条温暖而明亮的河流。她引导着这条由幸福记忆构成的河流,流向头顶那由苏晓构建的、冰冷的信标框架。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当樱那纯粹而温暖的情感能量注入信标时,那原本只是由法则光纹构成的、略显抽象的框架,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光芒变得柔和而充满生气,结构也变得更加稳定,甚至开始自主地微微脉动,如同一颗跳动的心脏。
娜娜巫感受到那份纯粹的喜悦与温暖,也将自己那份创造的爱心注入其中。
苏晓维持着信标的稳定与坐标的锁定,他能清晰地“看”到,那由冰冷秩序构成的框架,正在被温暖的情感能量填充、转化,变成了一种全新的、他从未见过的、稳定而充满生机的信息载体。
“就是现在。”苏晓低喝一声,指尖最后一道法则之光打入信标核心。
嗡——!
信标发出一声低沉的、悦耳的鸣响,不再是能量的震颤,更像是一声满足的叹息。下一刻,一道凝练无比、几乎不可见,却蕴含着惊人情感浓度的温暖光流,如同挣脱了弓弦的箭矢,瞬间脱离了信标,没入了头顶的虚空之中。它沿着苏晓预设的、连接着遥远星座坐标的法则轨迹,以超越物质速度的形态,悄无声息地射向那片死寂的星涡。
发送完成后,信标的光芒迅速黯淡,最终消散。庭院中的共鸣阵也暂时平静下来。
樱因为消耗了大量心神,光芒显得有些疲惫,但她的小脸上(光晕的形态上)却充满了期待。她仰望着星空,仿佛能用自己的心,追随着那道刚刚出发的、温暖的“回声”。
他们没有摧毁星辰的力量,也无法跨越物理的天堑。但他们选择了一种更温柔、也更困难的方式——将自己的心灵碎片,化作跨越星海的祝福,投向那片未知的孤独。
接下来,便是等待。等待一个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