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县的天空清澈明朗,但沈青云深知,这宁静之下潜藏的暗流并未完全平息。“老爷子”的阴影依旧笼罩,德江实业案的告破只是斩断了其一条触手,远未伤及根本
中央党校的培训通知,既是荣誉与机遇,也是一重新的考验。这意味着他将暂时离开清源这个主战场,给潜在的对手留下了活动的空间。
临行前夜,沈青云将李卫国和王大山叫到办公室。
“卫国,我走之后,县局的担子你要扛起来。”沈青云神色严肃,“两件事,第一,对德江实业在清源遗留的所有关系网,保持持续压力,深挖细查。第二,那个与境外联系的号码,监控不能停,有任何异常,直接向我和市局孙局长汇报。”
“明白,沈书记。”李卫国重重点头,“您放心,清源的公安队伍,绝不会掉链子。”
沈青云又看向王大山:“大山,灾后重建和生态产业园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推进,任何试图更改土地用途、插手工程项目的,不管是谁,一律顶回去。遇到解决不了的阻力,随时给我打电话。”
“书记,我晓得利害。”王大山拍着胸脯,“有我在,乱不了。”
安排好这一切,沈青云才稍稍安心。他知道,这次的党校学习,既是充电,也是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宁静
省委组织部派车将沈青云送至位于省城的党校。青砖绿瓦的校园庄严肃穆,处处透着沉淀的力量。
报到,领取材料,入住宿舍。他的舍友是一位来自东部沿海某经济大市的市长,名叫陈海洋,年纪略长几岁,眼神锐利,谈吐不凡。两人一番交谈,便知彼此都是实干派,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开班仪式上,沈青云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同窗,有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市长,有部委里的司局长,还有大型国企的负责人。真是群英荟萃,卧虎藏龙。他甚至还看到了几位在新闻里才能见到的人物子弟,但他们行事低调,并无张扬。
第一堂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与反腐败斗争》,授课的老教授白发苍苍,但目光如炬,声音洪亮:“……权力是柄双刃剑,为民则利,为己则害!在座的各位,都是组织精心培养的栋梁,更要时刻牢记,你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不可有丝毫松懈!”
教授的话像重锤敲在沈青云心上,他想起清源未尽的“老爷子”案,笔尖在笔记本上重重划下。
周末,沈青云应大学同学之邀,参加一个小范围的聚会。地点在一家私密性很好的会所。
席间,一位不请自来的客人推门而入,满面春风:“听说今晚这里有几位青年才俊,唐突过来敬杯酒,各位不介意吧?”
沈青云抬头一看,心中猛地一凛——来人竟是高磊背后的那位省领导秘书,刘志远!
刘志远仿佛完全不认识沈青云,热情地与众人握手交换名片。轮到沈青云时,他故作惊讶:“这位就是清源县的沈青云书记吧?年轻有为,久仰久仰!你在清源搞得风生水起,连领导都夸赞过呢。”
“刘秘书过奖了,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沈青云不动声色,与他虚握了一下手。
刘志远凑近半步,声音压低,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压迫感:“沈书记,德江实业的事情,过去就过去了。高磊那是罪有应得。不过嘛,有些事情,牵扯太广,水太深,适可而止对大家都好。你还年轻,前途无量,要学会向前看。”
说完,他拍拍沈青云的肩膀,哈哈笑着去敬下一个人了。
这番看似随意的话,却让沈青云后背生寒。这绝不仅仅是威胁,更是一种试探,甚至是一种“招安”的信号。他们并未因德江实业的倒下而收敛,反而将触角伸到了自己身边
聚会结束后,沈青云立刻联系了省纪委的张明远,将遇到刘志远的情况详细告知。
张明远沉默片刻,沉声道:“青云,你的判断没错。我们监控到,‘老爷子’的势力最近活动频繁,似乎在酝酿新的计划。刘志远接触你,绝非偶然。”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严肃:“根据组织决定,现在交给你一项特殊任务。利用在党校学习的机会,暗中观察刘志远以及与他往来密切的人,注意收集信息,但切记不要主动接触,更不要打草惊蛇。你在明,他们在暗,你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放下电话,沈青云心潮起伏。原来,这次党校学习,本身就是一场战役的延伸。课堂是战场,同学关系是掩护,他要在这看似平静的校园里,与最狡猾的敌人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沈青云更加专注。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其扎实的基层经验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赢得了不少同学的尊重。同时,他也在暗中留意着刘志远的动向,发现他与班上几位来自能源、交通等实权部门的干部走得颇近,时常私下聚会。
一次关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研讨中,沈青云结合清源实践,犀利地指出了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中梗阻”和“利益藩篱”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打破藩篱、畅通政令的建议。他的发言逻辑清晰,直指要害,引发了热烈讨论。
课后,一位平时很少交谈、来自中央某政策研究部门的同学主动找到他:“沈青云同志,你的观点很有见地,资料也很详实。如果不介意,希望能跟你深入交流一下,我们研究室最近正好在做一个相关课题。”
沈青云心中一动,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意外收获,一个可能通向更高层、获取更多支持的渠道。
---
六、风起于青萍之末
两个月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毕业典礼上,沈青云作为优秀学员代表上台发言。他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人群,看到了面带微笑的陈海洋,看到了神情莫测的刘志远,也看到了那位来自政策研究部门的同学鼓励的眼神。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理论是为了指导行动。”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作为党的干部,我们必须具备‘草摇叶响知鹿过’的见微知着能力,更要拥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必将所学所思,运用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掌声雷动。但沈青云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刘志远和其背后“老爷子”的阴影,已经与他的前路紧紧纠缠。结业返回清源,等待他的不会是风平浪静,而是一场规格更高、对手更狡猾、也更凶险的较量。
他的问鼎之路,在党校砺剑之后,将指向更深的迷局与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