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以说道:“这丹院炼丹的活太多,把我调回来它也影响修行啊,有没有回来做研修的可能?”
裴正风沉吟片刻,说道:“你之前上交的新祭天法贡献很大,就连师父我也跟着你沾了不少光。不过研修种子的名额,更多看重的是潜力,不是贡献。
你是四属性灵根,这个在先天上劣势比较大,在评价上就吃亏,所以你要在其他维度做得很出色能让研修总会首肯才行。
我现在给你设计的路线,跟你离山之前是差不多的,先在仙艺序列做个二三十年,把炼丹这块的内容摸清摸透,后续承接一些研修任务,渐渐就能转入研修了。”
裴正风给的这条路确实可行,前世张明以就是这么慢慢上去的。但这条老路,进步慢不说,天花板也低,就算靠着这样晋升到研修序列,那也不是主航道。
诚然,任何一个研修序列在仙艺、俗务两个序列眼里,那都是高高在上。但研修序列内部之间的差距,可能比研修序列和俗务序列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那些主航道研修承接的都是金丹真君甚至元婴老祖的研修任务,做的都是仙道大法的开拓工作,不仅获得的资源多,其中成果对研修者的修炼还大有裨益,是日后的金丹真君甚至元婴老祖的预备。
那些边缘航道的研修做的更多是经济建设方面,做的是开拓或者优化门中经济业务,工作做好了就能让门派赚到更多灰钱。其中一些很有价值的项目还好,比如祭天敬鬼的阵法仪轨研究,最难受的是那种投入大量精力也赚不到几个钱的那些项目,就是因为其鸡肋的属性,才能分到这些边缘研修的头上。
张明以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那,我还是继续努力吧。”
。。。。。。
两天后,三草堂中,裴正风和他的三位徒弟齐聚。
裴正风此时难得地穿了一件素雅一点的袍子,不复平日里老农做派,他面前的三位徒弟也都是衣冠楚楚,都是难得的郑重。
裴正风目光从上到下、从左往右扫视着三位徒弟的着装,目检过一遍确实没有问题之后,才微微点头。
他说道:“今天是我们离阳门人难得的一聚,等下我带你们三个一起过去。到时候场上会有很多你们都没有见过的高人前辈,甚至玄瀚真君也会到场,到时候你们切记守好礼数,不能轻佻浮躁。”
“是,师父。”
三人齐齐回应后,师徒四人起身赴约。
今天这次聚会设置在登仙城一个叫做仙华阁的地方,四人不紧不慢往那地方走去,他们预留的时间足,断不会迟到。
这登仙城张明以虽然进进出出不少次,但这里的高档场所,张明以确实没怎么来过。这座城市仙凡各一半,靠近丹鼎门一侧被称作仙半城,另外一侧被称为凡半城。
这两个半城之间并非不允许凡人流通来往,只是在仙半城营商落户需要仙流背景,而凡人即使再有钱,那也是不能在这半边占得一席之地的。
这样的一个城市设计,将晋国最为精华的各个修仙势力荟萃到了一起,共同建起了这座晋国境内最大的仙流集市。
四人现在要去的这座仙华阁所在的位置正是在仙半城之中,还是这仙半城鼎鼎有名的四大食楼。别说今世,就是前世张明以顶峰时候,也很少来这里用餐,这里所有的消费可都是用灰钱结算的。
四人走进仙华阁,穿过层层院落来到一个大殿门前,殿前门匾上是无忧厅三字。
候在无忧厅门前的是两位容貌极美的凡人女子,她们见着师徒四人,投来目光盈盈一笑,说道:“仙师,今天无忧厅需要请帖。”
裴正风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精美红色请帖,递给右手边女子过目。
女子接过请帖,稍一过目,将请帖放好,做出邀请的手势,引四人进场。
五人绕过无忧厅遮掩的屏风,才看到这厅堂里面的布置装潢,这里的装修雕饰极尽讲究,每一处能着眼的地方,都是匠心独运之处。张明以也算有些见识,不然都不能看出这里面的巧思。
再一个厅内的灯光,厅里各支柱上布置的檀香烛灯更多起到装饰的功能,最主要的照明之物是悬在天花上巨大琉璃灯盏。
张明以抬头看那灯盏,那琉璃盏发出来的光芒把炽烈与柔和这两个矛盾体统一,在普照整个厅堂之时做到了不会让宾客感到刺眼。显然,这就是一件极为考究的法器。
可能是为了方便聚会之人走动交流,这个无忧厅大厅里并没有设置座位,只有中间一张长桌上布置了流水席,需要的宾客可以自取。
大厅周围又分布了一个个小型包间,给需要私密谈话的宾客更多私人空间。
师徒四人来的时候,大厅里该来的人已经来了不少了,张明以察觉到自己两位师哥的呼吸都好像拘谨了起来。
裴正风低声说道:“我先带你们见一见离阳的门人长辈,等下差不多,你们自己找个位置吃点东西吧,这里的东西都不错的。”
说完裴正风带着徒弟三人走向一个个谈话的小圈子,跟众人热情招呼,顺带还介绍一下自己的三位徒弟。
有好几圈人在看到张明以的时候,还特意地关注了一下,说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赞扬之语。
走完这一圈,张明以三人的第一个环节基本上就完了,裴正风遇到多年未见的老友,直接摆脱几个徒弟,让三人自由活动。
三人也不认识什么人,只能抱团一块。
张明以说道:“师哥,咱们先去吃点?”
史福全应道:“我听说这个聚会,一整天什么也没吃,就喝了点水,现在真是饿着了。”
杨龙说道:“别急啊,现在场上还没有人动筷子呢,你们两个就想先动?在这里失了礼数,回去看师父怎么收拾你们。”
张明以砸吧嘴说道:“还好我中午垫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