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和深加工车间刚走上正轨没俩月,就出了岔子。这天一早,阿澈刚到办公室,手机就响个不停,是合作的旅行社打来的,开口就急:“阿澈,你们农家乐咋回事?上周订的二十人采摘团,今早游客到了,大棚里的番茄全蔫了,这让人家咋摘?”
阿澈心里咯噔一下,赶紧问:“哪个大棚?是不是没浇水?”旅行社经理说:“就是靠近门口那两个棚,游客都抱怨说白跑一趟,有几个人还说要退钱,你赶紧处理下!”挂了电话,阿澈抓起外套就往大棚跑,赵勇正好迎面过来,见他急慌慌的,忙问:“咋了这是?”
“旅行社的团来了,番茄棚出问题了,你赶紧跟我去看看!”俩人跑到大棚,一掀开棚膜,果然看见一排排番茄苗蔫头耷脑,叶子都卷起来了,挂着的青番茄也没了精神。老栓叔正蹲在地里叹气,见阿澈来了,站起来说:“昨晚还好好的,今早一来看就这样了,我查了水管,没漏水啊,温控器也显示正常。”
阿澈蹲下去摸了摸土壤,干得都结块了:“这土都干透了,咋会没浇水?”他顺着水管往棚外走,走到蓄水池边,才发现蓄水池的水泵坏了,水管里根本没水。“肯定是水泵半夜坏了,没人发现,这俩棚一晚上没浇水,才变成这样。”阿澈皱着眉说。
赵勇赶紧掏出手机:“我这就联系修水泵的,让他们赶紧来!”阿澈却摆了摆手:“修水泵得等时间,现在游客还在农家乐等着呢,先想办法安抚游客。你去农家乐跟游客道歉,说这次采摘免费,中午的农家菜也给他们加两个菜,再送每人一袋蔬菜干当补偿,我去别的棚看看,能不能凑出能采摘的区域。”
赵勇点点头,转身往农家乐跑。阿澈则挨着大棚检查,终于在最里面的两个棚里找到长势好的黄瓜和小番茄。他赶紧叫上两个工人,把这两个棚的通道清理干净,又在门口挂上牌,写着“采摘区”。忙活完这些,他才往农家乐赶。
到了农家乐,赵勇正陪着游客说话,游客们脸上的怒气已经消了不少。阿澈走过去,再次道歉:“实在对不住大家,是我们没检查好设备,让大家受委屈了。后面两个棚的黄瓜和小番茄能摘,摘多少都算我们送的,中午的菜也给大家加量,保证让大家吃好。”
有个游客笑着说:“没事没事,谁还没个出错的时候,只要能摘到新鲜菜就行。”阿澈松了口气,赶紧安排工人带游客去采摘。等游客走了,他才坐下来跟赵勇、老栓叔商量:“水泵得尽快修好,还得安排人晚上值班,定期检查设备,不能再出这种事。”
老栓叔说:“我看行,以后我每晚过来转一圈,检查水管、温控器这些,有问题及时处理。”赵勇也说:“我再买两个备用水泵,万一再坏了,能立马换上。”阿澈点点头,这事才算暂时解决。
可没等阿澈缓过劲,深加工车间又出了问题。这天下午,负责车间生产的王婶急急忙忙跑来找阿澈:“阿澈,不好了!刚生产的两批蔬菜罐头,打开尝了尝,味道不对,有点酸,好像坏了!”
阿澈心里一沉,赶紧跟着王婶去车间。他打开一罐罐头,闻了闻,果然有股酸味。“这批罐头做了多少?”他问。王婶说:“一共做了五十罐,都装盒了,准备明天发给超市。”阿澈皱着眉:“肯定是杀菌没做好,或者密封出了问题。小李,你赶紧联系超市,说这批罐头要延迟发货,别耽误人家销售。”
小李赶紧去打电话,阿澈则让工人把五十罐罐头都拆开,逐个检查。检查下来,有三十五罐都有酸味,只能扔掉。阿澈看着堆在一边的废罐头,心疼得不行:“这都是钱啊,不能就这么浪费了。得查清楚到底是啥原因,是设备的问题,还是操作的问题。”
他找来车间的技术员,一起检查杀菌设备和密封机。技术员检查了半天,说:“杀菌机的温度没达到标准,正常得一百二十度,刚才测了,只有一百一十度,温度不够,杀菌不彻底,才会变质。”阿澈问:“为啥温度会不够?”技术员说:“可能是加热管老化了,得换根新的。”
阿澈立马说:“你现在就列个清单,需要啥零件,我让人去买,今天必须把设备修好。另外,以后生产前,都要先检查设备温度,没问题了再开工,每批产品都要抽样品尝,合格了才能包装。”技术员点点头,赶紧去列清单。
小李打完电话回来,说:“超市那边同意延迟发货,让咱们尽快补上。”阿澈说:“那咱们今晚就加班,重新生产一批罐头,争取明天一早发给超市。”王婶说:“没问题,我跟工人们说,今晚加个班,把货赶出来。”
晚上,车间里灯火通明,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罐头。阿澈也在车间里帮忙,盯着每一道工序,生怕再出问题。直到凌晨两点,五十罐合格的罐头终于生产出来,阿澈让人打包好,放在仓库里,才松了口气。
接连出了两档子事,阿澈心里也犯了愁。第二天一早,他又把大家召集到办公室,说:“这两次出事,都是因为咱们管理不到位,设备检查不及时,生产流程也有漏洞。得制定个规章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不能再这么马虎了。”
赵勇说:“我觉得应该分岗位定责任,大棚这边,老栓叔负责设备检查和日常管理;车间那边,王婶负责生产流程和质量把控;小李负责对接客户,及时沟通问题;我负责后勤,采购备用设备和零件。”
小李补充道:“还得做个台账,每天记录设备检查情况、生产数量、产品质量,这样出了问题,能及时找到原因。”老栓叔和王婶也都同意。阿澈点点头:“就按这个来,今天咱们就把规章制度和台账表格做出来,明天开始执行。”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按新制定的规章制度做事。老栓叔每天早晚检查大棚设备,记录在台账上;王婶在车间里盯着生产,每批产品都抽样检查;赵勇买了备用设备和零件,放在仓库里;小李跟客户保持沟通,及时反馈信息。
慢慢的,村里的蔬菜产业又恢复了正常。农家乐的游客越来越多,深加工产品也卖得越来越好。有天晚上,阿澈跟赵勇、小李、老栓叔坐在农家乐里,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阿澈笑着说:“之前出了那么多事,还好咱们一起扛过来了。以后不管再遇到啥问题,只要咱们齐心,肯定都能解决。”
赵勇喝了口酒,说:“可不是嘛,经历过这两次事,咱们的管理也更完善了,以后肯定能做得更好。”老栓叔也笑着说:“是啊,看着村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这心里也高兴。”小李拿起手机,说:“我刚看了网店的销量,这个月又涨了不少,咱们的品牌越来越有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