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约:我的道术能进化
第102章 推演溯源术,寻找女娲踪迹
流沙荒漠的夜风卷起细沙,掠过祭坛上残留的黑色汁液,留下一道道蜿蜒的痕迹,如同这场未完结战斗的伤疤。沈砚三人掌心的三色光芒渐渐隐去,可那股交融的力量余温,却如同烙印般刻在经脉之中,提醒着他们方才与女娲的相遇,并非幻梦。
“先离开这里吧,血月虽已暗淡,但祭坛残留的邪力会吸引更多妖物。”马小玲收起伏魔鞭,目光扫过四周被邪力腐蚀的土地,金色的命运血脉在眼底流转,“而且珍珍和未来还在,这里不安全。”
况天佑点头,抬手将王珍珍护在身后——经历了方才的凶险,王珍珍的脸色依旧苍白,却还是强撑着问道:“阿佑,盘古族真的那么可怕吗?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清洗人间?”
“因为在他们眼中,秩序高于一切。”沈砚一边走一边解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玄清道令,紫金道力在掌心微弱地跳动,“就像园丁修剪枯枝,他们认为混乱的人间是‘病枝’,只有彻底剪除,才能让世界回归他们认定的‘正轨’。”
山本未来沉默片刻,突然开口:“我曾在山本家族的古籍中看到过关于盘古族的记载,说他们是‘天地的缔造者’,从不插手凡间琐事,可这次为什么……”
“因为女娲。”沈砚停下脚步,转头望向祭坛底层闭合的缝隙,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女娲体内的灭世之力是他们的心病,而我们唤醒了女娲,让他们觉得必须亲自出手控制局面。”
五人沿着荒漠中的小路前行,夜色渐深,远处的城市灯光如同散落的星辰,在黑暗中勾勒出人间的轮廓。走到路口时,沈砚突然停下,抬手按住玄清道令——方才女娲注入体内的温暖力量,此刻竟与道令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道令表面浮现出一道道金色的纹路,如同上古的符咒。
“怎么了?”马小玲察觉到他的异样,立刻警惕地环顾四周。
“玄清道令有反应。”沈砚闭上眼睛,凝神感受着道令传递的信息,紫金道力顺着道令的纹路流转,脑海中突然闪过一段模糊的感悟,“女娲的力量在引导我的道术……我好像能推演她的踪迹!”
“推演踪迹?”马小玲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是说,你的道术能进化出‘溯源’的能力?”
沈砚睁开眼,眼底的紫金光芒愈发明亮:“是‘推演溯源术’,能通过残留的力量气息,追溯目标的位置与过往。之前我的道术只擅长攻击与防御,可刚才女娲的力量融入后,道令似乎解锁了新的能力——这是融合了‘守护’与‘感知’的道。”
况天佑立刻道:“那现在能试试吗?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女娲的封印之地,帮她压制灭世之力。”
沈砚点头,走到路边一块空旷的沙地前,将玄清道令按在地面。紫金道力顺着道令注入沙地,瞬间在沙地上勾勒出一道复杂的阵法——阵法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光纹,四周环绕着三道分别代表“道”“命运”“守护”的图腾,正是三人力量交融的象征。
“需要我们帮忙吗?”马小玲问道,金色命运血脉开始在周身流转,随时准备注入力量。
“需要三力合一。”沈砚道,“推演溯源术消耗极大,而且女娲的气息被她自己的封印掩盖,只有我们三人的力量联手,才能突破屏障。”
况天佑与马小玲立刻站到阵法两侧,三人的手掌再次叠在一起。紫金、金、金银三色光芒顺着掌心流入阵法,沙地上的光纹瞬间亮起,如同活过来的星图,在夜色中熠熠生辉。
“推演溯源,寻踪女娲——”
沈砚低喝一声,玄清道令突然腾空而起,爆发出耀眼的紫金光芒,光芒中投射出一道半透明的虚影:那是一片云雾缭绕的山谷,山谷中央有一座巨大的石像,石像身着白衣,面容模糊,正是女娲的模样。石像下方,一道白色的光罩笼罩着一块巨大的青石,青石上刻满了上古符咒,正是封印女娲的核心之地。
“这是……昆仑山谷!”马小玲失声喊道,“我爷爷的笔记里提到过,昆仑山谷是上古诸神的遗迹,常年被云雾封锁,普通人根本找不到入口!”
可就在这时,虚影突然扭曲,画面中原本平静的山谷突然掀起狂风,石像的眼中闪过一丝黑色的光芒,青石上的符咒开始褪色,白色光罩也变得忽明忽暗。
“不好!女娲的封印在松动!”沈砚脸色大变,道力输出骤然加大,“灭世之力在冲击封印,她压制不住了!”
虚影中的画面愈发混乱,隐约能看到黑色的雾气从青石中渗出,缠绕着石像的身躯,石像的手指微微颤动,仿佛随时会睁开眼睛。突然,画面中闪过一道金色的身影,速度快如闪电,瞬间消失在山谷的云雾中。
“那是什么?”况天佑猛地握紧拳头,金银血脉暴涨,“是盘古族的使者?”
沈砚摇头,强行维持着推演,额头上渗出冷汗:“看不清,但气息很陌生,不是将臣,也不是玄幽……更像是……人类?”
话音刚落,玄清道令突然剧烈震动,紫金光芒瞬间暗淡,虚影“砰”地一声破碎,道令掉落在沙地上,沈砚踉跄着后退半步,嘴角溢出一丝鲜血。
“沈砚!”马小玲立刻扶住他,眼中满是担忧,“怎么样?”
“力量消耗太大,而且女娲的封印有很强的屏蔽之力,只能推演到这里。”沈砚喘着气,捡起玄清道令,道令上的金色纹路已经消失,只剩下原本的紫金光泽,“但可以确定两点:第一,女娲的封印之地在昆仑山谷;第二,那里已经出现了不明身份的人,很可能是盘古族的使者,或者……幽冥宗的人。”
王珍珍连忙递过一瓶水,轻声道:“沈砚,你先休息一下,我们再想办法。”
沈砚接过水,喝了一口,目光却依旧坚定:“不能等。封印松动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快,一旦灭世之力冲破封印,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立刻出发去昆仑山谷。”
“可昆仑山谷的入口在哪里?”山本未来问道,“就算知道位置,也找不到路啊。”
马小玲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那是马丹娜留给她的遗物,里面记录了许多上古遗迹的信息。她快速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地图说:“爷爷的笔记里画了昆仑山谷的入口线索,说入口在‘云雾锁山,七星连珠’之地,需要用命运血脉才能打开。”
“七星连珠?”沈砚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今晚的夜空,七星正好连成一线!”
几人立刻抬头望向天空,果然,夜空中的北斗七星如同一条银色的锁链,紧紧相连,星光在黑暗中闪烁,仿佛在指引方向。
“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出发!”况天佑当机立断,转身拦了一辆出租车,“先回嘉嘉大厦收拾东西,半小时后出发去昆仑山脉。”
回到嘉嘉大厦时,已是深夜。嘉嘉大厦的灯光依旧亮着,嘉嘉婶婶已经睡下,客厅里只留下一盏小灯。几人轻手轻脚地收拾行李,马小玲将伏魔鞭、符纸等法器一一装入背包,况天佑则检查着自己的武器,王珍珍和山本未来则在一旁准备食物和水。
沈砚独自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夜空,玄清道令在掌心轻轻转动。他能感觉到,体内的紫金道力比之前更加精纯,推演溯源术虽然消耗巨大,却让他对“道”有了新的理解——原来道术不止是降妖除魔的武器,更是守护人间的工具,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在想什么?”马小玲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块巧克力,“补充点能量,接下来的路不好走。”
沈砚接过巧克力,微微一笑:“在想女娲的话,她说‘守护人间的不是力量,而是信念’。以前我总觉得,只要道术足够强,就能打败所有敌人,可现在才明白,若没有守护的信念,再强的道术也只是空壳。”
马小玲看着他眼底的坚定,突然笑了:“没想到你也会有这么感性的时候。不过你说得对,当年我姑婆马丹娜,还有我爷爷,他们的道术未必是最强的,可他们守护人间的信念,却从来没有动摇过。”
就在这时,客厅的电话突然响起,尖锐的铃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突兀。况天佑立刻接起电话,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怎么了?”王珍珍紧张地问道。
况天佑挂了电话,沉声道:“是警局的同事打来的,说市区突然出现了多起‘活人变干尸’的案件,死者身上没有任何伤口,只是灵魂被抽走了。”
“灵魂被抽走?”沈砚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是玄幽!它虽然被击退,却没受伤太重,现在开始在人间猎食灵魂,增强力量!”
马小玲立刻拿起背包:“看来我们得兵分两路。”
“不行,太危险了。”况天佑立刻反对,“玄幽的力量很强,而且盘古族的使者还在暗处,分开行动容易被各个击破。”
沈砚沉思片刻,突然道:“我有办法。我留下推演玄幽的踪迹,你们先去昆仑山谷寻找女娲的封印之地。玄清道令能与你们的力量产生共鸣,只要你们靠近昆仑山谷,我就能通过道令传递信息,到时候我再赶过去汇合。”
“可是你一个人……”王珍珍担忧地说。
“放心,我的推演溯源术现在能感知到玄幽的怨念气息,而且它刚被我们重创,不敢轻易靠近我。”沈砚说着,将玄清道令递给马小玲,“道令你们带着,它能帮你们找到入口,也能保护你们。”
马小玲接过道令,指尖传来熟悉的紫金温度,她看着沈砚,眼中满是信任:“小心点,一旦有危险,立刻用道令联系我们。”
“嗯。”沈砚点头,目光扫过三人,“记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放弃信念——那是我们最强大的力量。”
况天佑、马小玲带着王珍珍和山本未来,很快消失在夜色中。客厅里只剩下沈砚一人,他走到沙发前坐下,闭上眼睛,玄清道令留下的气息在体内流转,推演溯源术再次展开。
紫金光芒从他周身散发出来,笼罩着整个客厅,空气中的怨念气息如同蛛丝般被捕捉,顺着道力的牵引,指向市区的方向。沈砚的脑海中浮现出玄幽的踪迹:它正躲在市区的一座废弃工厂里,无数黑色的触手缠绕着几具干尸,贪婪地吸收着残留的灵魂碎片,周身的怨念比之前更加强盛。
“果然在那里。”沈砚睁开眼,眼底闪过一丝冷冽,“不过你以为这样就能增强力量吗?这一次,我不会再给你机会。”
他站起身,拿起桌上的符纸和桃木剑,准备出发。可就在这时,玄清道令留在体内的共鸣突然变得剧烈起来——马小玲他们已经靠近昆仑山谷,可道令传递的信息中,却带着一丝危险的信号:昆仑山谷的云雾中,除了那道金色的身影,还出现了另一股熟悉的气息。
那是将臣的气息。
沈砚的脸色瞬间凝重——将臣竟然也在寻找女娲!他到底想做什么?是想帮助女娲压制灭世之力,还是想趁机唤醒她体内的毁灭欲望?
夜色中的城市依旧繁华,废弃工厂的方向传来隐约的嘶吼,昆仑山谷的云雾中暗流涌动。沈砚握紧桃木剑,紫金道力在周身暴涨,他知道,一场新的较量已经开始。而他的推演溯源术,不仅要追踪玄幽,更要揭开将臣的阴谋,找到女娲,守护住这人间最后的希望。
他推开门,夜色如同潮水般涌来,可他的脚步却异常坚定。因为他知道,远方有他的同伴,有需要守护的人,而他的道途,就在这溯源与守护的路上,不断延伸……
接下来可以围绕“沈砚追踪玄幽”与“马小玲等人探秘昆仑山谷”两条线并行展开,一边是沈砚利用推演溯源术与玄幽的正面交锋,一边是马小玲等人在山谷中遭遇将臣与盘古族使者的双重夹击。需要我基于这个双线叙事的方向,细化第103章的开篇情节,或者调整玄幽与将臣的行动动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