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踪者突然放弃驻守,响应某个遥远召唤而离去的消息,并未让K-23基地感到丝毫轻松,反而像一块更沉重的巨石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它去了哪里?谁在召唤它?下一个目标又会是什么?
这种未知带来的焦虑,甚至比直接的威胁更让人煎熬。基地获得的喘息期依然在继续,但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庆幸,而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
所有人都在与时间赛跑。
李静雅团队几乎不眠不休,全力将“多层异构规则护盾”从理论模型转化为实际装备。首先装备“帷幕号”,然后是基地的关键区域。每一次成功的局部测试都伴随着短暂的欢呼,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能源消耗和计算力需求的担忧——这种护盾一旦全面开启,对基地的负荷是巨大的。
陈筱雨和艾斯特拉则沉浸在数据的海洋里。“废弃调试节点”的数据、艾莉西亚的呓语、追踪者的能量特征、“遗落之民”的古老知识……无数碎片被输入“诺亚”核心,试图拼凑出“归源协议”的全貌和“架构”的真正运行逻辑。
进展缓慢而艰难,直到他们尝试将“芽”的能量波动特征作为一个特殊的“密钥”输入分析模型。
奇迹发生了。
“芽”那纯净而独特的、源自“守望者”造物本源的能源签名,仿佛一把万能钥匙,竟然能与“架构”的早期底层代码产生某种程度的“共鸣”或“解密”效果!大量之前无法解读的加密数据区块被成功解锁!
海量的、关于“架构”起源时代的信息汹涌而出!
他们看到了!“归源协议”并非简单的毁灭,而是一个极其冷酷、高度程序化的“宇宙资源回收与再分配”系统!它将不符合其“最优进化蓝图”的文明视为冗余的“熵增”,需要被分解成原始物质和能量,用于“滋养”那些被判定为更有“潜力”的星域,或者用于构建新的“架构”设施!
而“永夜墓穴”,确实是存放早期“实验品”和“危险原型”的地方。但那些所谓的“失败品”,其中一些并非因为弱小,而是因为其发展路径超出了“架构”的预设逻辑,变成了无法控制的“变量”,才被强制“归档”!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发现“架构”的核心指令深处,隐藏着一个最高优先级的、指向银河系中心区域的坐标!这个坐标被标记为——“归源之眼”。
所有的“清理单元”、“回收单位”,其最终指令库中都包含一条:在失去本地目标或接到特殊指令时,前往“归源之眼”集结待命。
那里,似乎是“架构”在整个银河系的控制中枢和最终仲裁之地!
追踪者突然离去,极有可能是接收到了前往“归源之眼”的集结指令!或许是因为“信标”静默,或许是因为“永夜墓眼”的异常苏醒,或许只是周期性的集结——但无论如何,这意味着,“架构”可能正在银河系层面,酝酿着一次更大规模的行动!
这个消息让所有知情者感到窒息。一个单元7371就能毁灭一个文明,一个追踪者就让他们险象环生,而在那“归源之眼”,这样的存在可能数以百计甚至更多?那是何等绝望的力量对比?
“我们必须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林洛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帷幕号’还需要多久能完成最终升级?”
“最多还有48小时!”李静雅回答。
“好。48小时后,‘帷幕号’再次出发。目标:尽可能靠近‘归源之眼’区域进行侦察。任务等级:最高危险。绝对禁止暴露,获取情报后立即返回。”
这一次,没有人反对。尽管知道这几乎是九死一生,但他们必须知道敌人究竟想干什么。
就在“帷幕号”进行最后准备的关头,医疗中心传来了好消息:在苏婉清和“芽”的共同努力下,艾莉西亚不仅完全苏醒,而且精神状态稳定了许多,记忆也恢复了大部分。
她被告知了最新的发现,尤其是关于“归源之眼”的猜测。
艾莉西亚沉默了很久,碧色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最终,她轻轻开口,说出了一个更加古老的、只在“遗落之民”最高长老间口耳相传的秘辛:
“传说……‘归源之眼’……并非‘架构’的创造物……而是它发现并占据的……” “那里……据说是宇宙的一个……‘奇点’……或者‘漏洞’……蕴含着难以想象的力量和知识……” “最初的‘契约’,据说就是在‘归源之眼’附近签订的……守望者先祖们……在那里牺牲了无数人……才换来了‘光面’的生存权……” “而‘零号避难所’……那个传说中的后门……据说其入口……就藏在‘归源之眼’的……某种运行规则漏洞之中……”
她的目光扫过林洛、艾斯特拉和所有人,声音带着一丝决然:“如果‘架构’真的在‘归源之眼’大规模集结,那一定是有惊天动地的事情要发生。或许……是新的‘大筛选’即将开始?或许……是‘永夜墓穴’的苏醒迫使它不得不调动力量?无论如何,那里既是绝地,也可能蕴含着……终结这一切的最终答案。”
绝地,与最终答案。
这两个词,为“帷幕号”即将到来的远征,赋予了更加沉重而复杂的意义。
48小时后,焕然一新的“帷幕号”,搭载着以秦雪、艾斯特拉为核心的精锐侦察小队,再次悄然驶离基地。
这一次,他们没有明确的敌人可以对抗,他们的目标是潜入深渊的最深处,去窥视那足以决定银河系无数文明命运的核心之地。
孤舰的航向,指向了银河的心脏,也指向了所有谜团的终点——或许,也是起点。
(第一百四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