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的阳光透过书房雕花木窗,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江奕辰手持鸡毛掸子,轻轻拂去书架上的尘埃,动作看似专注,心神却全在内室方向。
在他的感知中,内室入口处的禁制力量确实减弱了,如同潮水退去,露出沙滩上隐藏的贝壳。这一刻,他距离真武宫最核心的秘籍仅一步之遥。
“只需一刻钟...”江奕辰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赵长老的小憩时间,是他千载难逢的机会。以他现在的身手,完全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潜入内室,找到所需的功法。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书架上的一本《基础剑气诀》,脑海中却已闪过数十种突破禁制的方法。那些从各派武学中领悟的技巧,加上自创的医道秘术,或许真能创造奇迹。
“辰小子,这边的书需要重新分类。”洪晓梅的声音从书架另一端传来,带着几分刻意的高昂。
江奕辰猛然惊醒,意识到自己刚才险些被贪念冲昏头脑。他深吸一口气,将内心的波澜强压下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来了,二师姐。”他应声道,声音如常,听不出任何异常。
走向洪晓梅时,江奕辰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书房一角。那里坐着一位看似打盹的老者——正是轮值看守内室的李长老。虽然闭着眼睛,但江奕辰敏锐地感知到,老者周身气息浑然一体,随时可以爆发出雷霆一击。
“凝气境后期,甚至可能是巅峰...”江奕辰心中凛然。这样的高手,即使在小憩时也保持着警惕,任何风吹草动都难逃其感知。
更让他心惊的是,内室禁制虽然暂时减弱,但仍有一道极其隐晦的能量波动环绕在入口处。这道波动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若非他感知能力大幅提升,根本发现不了。
“是陷阱。”江奕辰瞬间明白过来。这道隐晦的禁制显然是故意设置的,专门用来捕捉那些自以为能趁虚而入的人。
想到此处,他后背不禁渗出冷汗。若非洪晓梅及时出声,若非自己感知能力提升,恐怕此刻已经触动了禁制,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洪晓梅关切地问,声音压得极低。
江奕辰轻轻摇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内室有诈,赵长老的小憩可能是个诱饵。”
洪晓梅瞳孔微缩,随即恢复自然,假装整理书籍,低声道:“你是说...他们在试探各宗弟子?”
“不止如此。”江奕辰目光深邃,“可能是在排查内奸,或者...在寻找什么人。”
二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都想到了江奕辰身上的秘密。一个痴傻弟子突然恢复正常,还展现出过人天赋,难免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接下来的时间,江奕辰彻底放下了潜入内室的念头,专心投入到整理工作中。他仔细分类每一本书,修复破损的书页,态度认真得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然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过目不忘的能力让他能够同时阅读多本书籍,医武阵法、天文地理、奇闻异事...海量知识如江河入海般涌入他的脑海。
更妙的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发现自己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医理与武学相互印证,阵法与药理亦有共通之处。这种跨领域的领悟,让他对修炼之道有了全新的认识。
“原来如此...”当翻到一本名为《经脉与星辰对应说》的残卷时,江奕辰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
书中提出,人体经脉与天上星辰存在微妙对应关系,修炼者可借星辰之力温养经脉。这一理论正好解释了他那日打通隐脉时的异常感受——仿佛有某种神秘力量从天而降,助他一臂之力。
“若能将星辰之力引入修炼...”江奕辰心中涌起一阵激动,但很快又平静下来。这种高深法门需要相应的功法配合,不是他现在能够触及的。
午后时分,书房内忽然响起一阵骚动。一位玄尘宗弟子在整理书籍时,“不小心”触动了某个隐蔽的机关,书架缓缓移开,露出后面暗格中的几本秘籍。
“《幻影步法》、《玄冰掌》...这些都是中阶功法啊!”有弟子惊呼道。
那玄尘宗弟子面露得色,正要取出秘籍,却被突然出现的赵长老制止。
“放下!”赵长老面色阴沉,“书房内一草一木皆有其主,岂是你能随意拿取的?”
玄尘宗弟子辩解道:“弟子是无意中发现...”
“无意?”赵长老冷笑一声,“这处机关极其隐蔽,若非刻意寻找,绝无可能‘无意’触发。说,是谁指使你的?”
那弟子顿时面色惨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最终,他被赵长老带走,想必不会有好下场。
这一幕让所有弟子噤若寒蝉,同时也证实了江奕辰的猜测——书房内确实布满了陷阱,专钓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洪晓梅后怕地拍了拍胸口,低声道:“幸好你及时醒悟,不然现在被带走的可能就是咱们了。”
江奕辰目光深邃:“真武宫水深,我们还需更加小心。”
经此一事,他更加坚定了蛰伏的决心。现在的自己,就像刚刚破土的嫩芽,虽然潜力无限,但经不起风雨摧残。唯有深深扎根,默默积累,才能在未来长成参天大树。
接下来的两天,江奕辰彻底放下了所有杂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外室的藏书知识。他不再想着如何潜入内室,而是专注于眼前触手可及的财富。
令他惊喜的是,外室藏书虽然品阶不高,但数量庞大,其中不乏一些冷门偏门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大宗门眼中可能不值一提,但对江奕辰来说,却是构建自己医武体系的重要基石。
特别是在医药方面,他发现了许多民间偏方和失传的制药手法。这些知识往往被正统医者视为旁门左道,但江奕辰却从中看到了无限可能。
“以毒攻毒,以偏治偏...原来医道还可以这样理解。”阅读一本《奇毒新编》时,江奕辰若有所悟。
书中记载了许多以毒物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虽然风险极大,但效果显着。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幼年所中之毒,或许也能从毒理的角度找到解法。
第三日傍晚,书房整理工作接近尾声。江奕辰统计了一下,三日来他总共阅读了四百余本书籍,内容涵盖数十个领域。这些知识已经深深印入脑海,只待日后慢慢消化。
“这次收获,远比预期要大。”江奕辰心中满意。虽然没有得到高阶功法,但知识的积累为他未来的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临行前,赵长老对众弟子训话:“三日来,尔等表现尚可。记住,真武宫赏罚分明,恪守本分者,自有其机缘;心怀不轨者,必受严惩。”
说话间,他的目光在几个弟子身上扫过,其中也包括江奕辰。但与看其他人时的凌厉不同,看向江奕辰时,赵长老的目光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深意。
回无极宗的路上,洪晓梅兴奋地说:“辰小子,你注意到没有?赵长老最后看你的眼神不太一样,是不是看出什么了?”
江奕辰沉吟道:“或许吧。但我觉得他没有恶意,更像是一种...期待。”
“期待?”洪晓梅不解。
江奕辰望向逐渐远去的真武宫主峰,轻声道:“真武宫需要人才,但不需要急于求成的蠢材。我选择蛰伏,或许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洪晓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那天说的星辰之力,我后来也查了一些资料。据说上古时期有‘观星阁’一脉,专修星辰之力,但早已失传了。”
江奕辰眼中闪过异彩:“失传不代表消失。或许有一天,我们能重现这些失传的绝学。”
夜色中,二人沿着山路返回无极宗。江奕辰回头望去,真武宫主峰在月光下巍然耸立,如同一位沉睡的巨人。
他知道,自己与这座山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现在的蛰伏,是为了将来的一飞冲天。而那些今日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终将在不懈努力下变为现实。
回到小屋,江奕辰点亮油灯,开始整理三日来的收获。他在笔记上详细记录下重要的领悟和未来的修炼方向,特别是关于星辰之力和医毒结合的设想。
“武道如医道,都需要循序渐进。”江奕辰在笔记最后一页写道,“蛰伏不是退缩,而是积蓄;隐藏不是懦弱,而是智慧。待我医武大成之日,便是真相大白之时。”
写完这段话,他吹熄油灯,在黑暗中盘膝而坐。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平静而坚定的面庞上。
蛰伏之志,已然深种。只待春雷一震,必将破土而出,震惊天下。
而在遥远的真武宫主峰,葛耀光站在书房内室,手中把玩着一枚古朴的玉佩。玉佩上刻着北斗七星的图案,在月光下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观星阁的传承,终于要重现于世了吗?”他轻声自语,目光仿佛穿透重重阻碍,落在了无极宗方向那个不起眼的小屋上。
夜色渐深,真武宫上下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然而有心人都能感觉到,在这宁静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涌动。而这一切的中心,正是那个被众人视为痴傻的少年。
蛰龙已惊眠,一啸动千山。只是时机未到,仍需潜藏爪牙,静待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