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海面,将粼粼波光洒在南海龙宫的琉璃瓦上。敖曌一夜未眠,案头那首《青玉案》早已被泪水晕染,墨迹在宣纸上洇开,宛如她纷乱的心绪。但她深知,儿女情长暂且能放,天河喜鹊大桥一案却关乎多少人的命运,不容有失。
她换下素色罗裙,披上象征天理院威严的玄色官袍,发间的玉簪泛着冷光。踏入龙宫时,守门的虾兵欲阻拦,却在看到她腰间的天理院令牌后,恭敬地让开了道路。穿过九曲回廊,往日熟悉的景致此刻却显得格外压抑,珊瑚墙上的雕花仿佛都凝固着父王的固执。
敖钦正在水晶殿内品茶,见女儿到来,脸上竟绽开一抹笑意,全然不见昨日的冷硬。
“曌儿来了,快坐下,尝尝这新得的云雾茶。”他的语气亲切如常,好似前一日那场争执从未发生。
“谢过父王,我……”
“别急,别急,”老龙王摆手说道,“我想问你一事?”
见父王满面笑容,敖曌悬着的心往下放了放,问道:“父王,可是问我工作方面的事?”
“我想问你的是你的堂兄在天庭学院可好?这次天河喜鹊大桥崩塌没有影响到他?”敖钦不无关心地问。
一向对天河喜鹊讳莫如深的父王能突然问这个问题,让敖曌始料不及。
敖曌却没有坐下,而是郑重地行了一礼,声音坚定:“父王,昨日女儿所求之事,还望您能重新考虑。天河喜鹊大桥崩塌,死伤无数,天庭上下都在彻查真相。南海龙宫为工程提供珊瑚石柱,若有任何隐情,都应如实相告。”
敖钦的笑容僵在脸上,他放下茶盏,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曌儿,你是我的女儿,何必为难我?龙宫事务牵扯众多,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得那般简单。”
“父王!”敖曌向前一步,眼中满是焦急,“如今包拯大人主审此案,铁面无私。若您执意隐瞒,他日真相大白,恐难脱干系。您难道忘了天庭律法?拒绝作证、妨碍公务,轻则削去仙籍,重则……”
“够了!”敖钦猛地起身,龙袍下摆扫落了案上的茶盏,“你是来审你的父王,还是来尽孝心的?我苦心经营南海龙宫多年,岂会因你几句话就动摇!咱就不能在一起聊聊家常,聊聊你和堂兄摩昂的关系,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俩不要再拖下去,据说,王勃那小子忘恩负义,现在和广寒宫打的火热……”
殿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敖曌望着父王因愤怒而涨红的脸,心中一阵刺痛。她想起幼时,父王常将她抱在膝上,教她识海中星辰,给她讲龙宫的古老传说。那时的父王,眼里满是慈爱,可如今,却因立场不同,与她针锋相对。
“父王,女儿并非想与您作对。”敖曌强压下心头的酸涩,“女儿身为天理院副院长,肩负着维护天庭律法、查明真相的重任。若连自己的父亲都无法说服,又如何服众?您若真的疼爱女儿,就请不要让女儿为难。”
敖钦背过身去,沉默良久。殿外传来阵阵浪涛声,仿佛在诉说着这对父女间难以言说的矛盾。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
“你当真要如此执着?”
“是!”敖曌毫不犹豫,“女儿愿意以任何代价换取真相。哪怕……哪怕父王因此怪罪,女儿也绝不后悔。”
敖钦转过身,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突然发现,那个曾经依偎在他身边的小女孩,早已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原则的人。他叹了口气,语气终于松动。
“罢了罢了,看来今日不答应你,你是不会罢休。不过,此事牵扯甚广,容我再想想,如何向天庭交代。”
敖曌心中一喜,再次行礼。
“多谢父王!女儿相信,您定会做出正确的抉择。若有任何难处,女儿愿与您一同承担。”
离开龙宫时,阳光正盛,海面波光粼粼。敖曌望着广阔的大海,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虽然父王尚未完全松口,但至少有了转机。她知道,前方或许还有更多艰难险阻,但为了真相,为了天庭的公正,她绝不会退缩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