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如同微弱的火种,在苍云堡每个人心中摇曳,但现实的严寒依旧刺骨。突围搜粮的行动,就在这种希望与压力交织的氛围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明晚,子时。
天空阴沉,无星无月,正是夜袭潜行的绝佳时机。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卷起地上的积雪,打在脸上如同刀割。这恶劣的天气,既为行动提供了掩护,也增添了无尽的艰难。
苍云堡一处隐蔽的侧门悄然开启,三十条黑影如同融入了夜色,悄无声息地鱼贯而出。他们身着与雪地颜色相近的白色伪装服,背负着必要的干粮、武器以及用来装载粮食的空行囊。带队的是张老将军麾下一位以沉稳和山地经验丰富着称的校尉,姓赵。队伍中还有那名熟悉地形的老斥候,他就像黑暗中的指南针,引导着队伍前进的方向。
林晏清站在冰冷的城墙上,目送着这支敢死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寒风卷起她的披风,她却感觉不到冷,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盼。沙盘上的推演、无数的计算,此刻都化为了这三十个鲜活的生命踏出的每一步。成败与否,不仅关乎粮食,更关乎士气,关乎能否坚持到援军到来的信念。
萧煜就站在她身旁,同样沉默地望着远方。他没有说话,但紧绷的下颌线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作为主帅,每一次派出部下执行这种九死一生的任务,都是一种煎熬。
时间在等待中缓慢流逝。城墙上的风更大更冷了,守夜的士兵们蜷缩在垛口后,警惕地注视着城外死寂的黑暗。林晏清和萧煜都没有离开,仿佛这样能离那支小队更近一些,能给他们带去一丝微弱的力量。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远处除了风声,没有任何异动。这种寂静,反而更让人心焦。是按照计划顺利潜行,还是已经遭遇不测?
“王爷,林参军,下去等吧,城上风大。”秦川低声劝道。
萧煜摇了摇头。林晏清也轻声道:“无妨,我再等等。”
就在天色即将破晓,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远方漆黑的夜幕下,突然腾起一道微弱的、一闪而逝的红光!
是信号!约定的安全信号!
“他们成功了!”林晏清几乎要欢呼出声,激动地抓住了身旁萧煜的胳膊。随即意识到失态,连忙松开,脸颊微热。
萧煜似乎并未在意她的举动,他的目光紧紧盯着信号消失的方向,眼中也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光芒。但他很快又恢复了冷静:“只是抵达预定区域发出了信号,真正的危险,现在才开始。”
确实,找到粮食并安全返回,才是最大的挑战。
接下来的等待更加漫长。天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视野变得清晰起来。可以隐约看到远方山峦的轮廓,以及北燕大营升起的缕缕炊烟。那支小队,必须在天亮前找到藏身之处,否则极易暴露。
日上三竿,依旧没有新的消息传回。城内的气氛重新变得压抑起来。成功发出信号的喜悦渐渐被担忧所取代。难道他们在寻找粮食或返回途中出了意外?
林晏清回到值房,却无心处理公务,只是不停地推算着各种可能性,以及接应方案。萧煜则不断派出小股斥候,试图靠近预定区域进行侦查,但都被北燕的巡逻队逼退。
直到傍晚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时,城墙上的哨兵突然发出了警报——有一小队人马,正跌跌撞撞地朝着苍云堡方向跑来!看衣着,正是昨夜出发的搜粮队!
“打开侧门!准备接应!”萧煜立刻下令。
林晏清也跟着冲上了城墙。只见那支小队人数似乎少了一些,人人带伤,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但每个人背上都鼓鼓囊囊地背着东西!是粮食!
他们成功了!
小队艰难地冲进了侧门,城门立刻轰然关闭。早已等候多时的军医和士兵们立刻围了上去。
林晏清和萧煜快步走下城墙。赵校尉身上多处负伤,但眼神依旧明亮,他看到萧煜,挣扎着要行军礼。
“免礼!”萧煜扶住他,“情况如何?”
赵校尉喘着粗气,脸上却带着兴奋:“回王爷!找到了!在一个废弃的地窖里,找到了不少粮食!够咱们撑上七八天了!就是……就是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北燕的巡逻队,折了五个弟兄……”他的声音低沉下去。
萧煜拍了拍他的肩膀:“弟兄们不会白死。你们带回来的,是希望。”他看向那些被小心翼翼卸下的粮食袋子,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林晏清看着那些沾着泥土甚至血迹的粮食,鼻子有些发酸。这些粮食,是用生命换来的。
清点结果很快出来,带回来的粮食虽然不算非常多,但确实是及时雨。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的成功,极大地提振了守军的信心!我们不仅能守得住,还能主动出击,从敌人眼皮底下夺回生存的资源!
是夜,苍云堡内难得地有了一丝轻松的气氛。虽然配给依旧紧张,但每个人都分到了一点用搜回来的粮食熬的热粥,暖意仿佛流遍了全身。
林晏清在值房整理着这次行动的报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的小本本上,记录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夜:
“成功获取资源,士气大幅提升!但代价是五名勇士永远留在了黑暗中。
高兴,又难过,战争就是这么矛盾。
亲眼看到Npc(赵校尉)们背着粮食回来的时候,差点哭出来。他们真是英雄!
王爷当时好像也松了口气,虽然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
这游戏现实设置是不是太高了?赚点经验值和金币也太难了!
希望那五位勇士安息。我们会守住这里,不让他们的血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