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有说有笑,和孩子们的开心不同的是大人们都提着一颗心,生怕在回去的路上又出现什么意外。
虽然他们身边有皇上派给公主的高手保护,还有天冬他们四人,但还是不免担心起来。
只是让他们意外的是,这一路都风平浪静的,连个杀手的影子都没看到。
应家这些人没看到,可是太冬他们清楚的知道,这一路上有两拨人过来刺杀,但都被公主的暗卫直接拦截绞杀。
直到到了镇上,他们提着的心才放下来。
他们回到村已经是傍晚,村里人看见驶来的几辆马车,激动的站起来。
“一定是成业他们回来了。”
“咱们村第一个状元啊。”
“可惜咱们没能看到状元打马游街。”
“听说老三成了状元之后就被公主看上了,现在已经是驸马了。”
……
村里人议论之时应家人的马车已经来到了众人面前。
应家人纷纷和村里人打招呼,村长和族长也从马车里钻出来。
看到村长和族长穿着崭新的衣衫,而且这布料一看就不是在他们这个小地方有的,心里都说不出的酸。
但一想到应家人走之前说回来之后要大摆三天流水席,众人又高兴起来。
应家的伙食在他们村里是最好的,吃一次就让人忘不掉的那种。
大家都很是期待。
回到家,白芷和云苓还有应家女眷们以及公主的丫鬟开始打扫房间,村里人听说应家人回来了,也纷纷过来帮忙。
男人们则是砍柴,挑水打扫院子,跟来的侍卫们也一起跟着忙活,
沉寂的小院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晚上,大家躺在床上,才感觉到踏实,安心睡去。
一夜无梦。
应瑾瑜睡不着,进了空间,她空间里的果树已经结满了果子,和他们家后山上的果树一样。
一走近就有股果子的清香弥漫开来。
当然,除了这些清香的果子之外,还有在另外一边散发着臭臭味道的果树。
走近了看,树很高,她只能仰头看去,树上已经结满了果子,一个个都如成年人脑袋那么大。
只是还不到摘的时候。
现在大家虽然接受了烤饼,但这种本身就臭的东西,恐怕他们没那么容易接受,还是过段时间再说。
她又走到另一处树相对矮些的,果子已经有一米长,目测有她双手环抱那么粗,只是这么大的家伙,她要怎么解释从哪里来的。
不好说,而且她们家的山上果树好像没种啊。
她想吃,也想让家人也尝尝。
决定明天先去山上看看再说,要是没有种,那她就种上。
山上的果子大部分都可以摘了。
正好可以带公主去山上看看。
吃过早饭,应瑾瑜就提议要去山上看看,这时村长和族长一块过来,今日就准备祭祖。
应家人带着公主一起去了祠堂。
村人们昨日没看到公主,今日看到和应家人一起出现的漂亮姑娘,还有姑娘身上散发出的气质,都无一不说明,女子身份不俗,恐怕就是那位。
在祠堂这一猜测得到验证。
众人跪下,族长带着应成杰和公主进了祠堂。
说了一堆告慰祖宗的话,并说了应成杰已经是驸马的事,将应成杰的名字在族谱中单开一页,还将公主的名字写在了族谱上。
虽然他们还没成婚,但也快了,现在加上去,也不用他们成婚之后再来跑一趟。
他们祭拜完之后,应成业也进来给爹娘还有祖宗们上香,并感念一番祖宗庇佑。
接下来就是安排流水席,肉菜他们家都有,下午就开始宰杀,请厨子。
都是大人的事,应瑾瑜他们这些小孩子可以尽情玩耍。
于是,应瑾瑜就带着长公主去了山上的看果树。
应开霁几个男娃也跟着一起。
看到山上成片的果树林,有她认识的果子,还有她不认识的果子,结的都很多,还很大。
应瑾瑜一边走,一边让应开霁给长公主介绍果树。
苹果树,梨树,桃树,荔枝,桂圆,李子,板栗,橘子,橙子,只要是能想到的,这山上都有,他们几乎把山上果树林逛了个遍,走走,停停,有果子的也摘了不少。
应瑾瑜转了一圈,也大概知道有哪些地方可以让她种榴莲和菠萝蜜。
回到家,除了应瑾瑜和长公主之外,几个男娃,每个人手里都拿了不少的果子,都用衣服包着。
他们家的果树已经卖了一些,从过完年开始种果树时,村子里有不少人也都帮忙去种树,看到他们准备的果树,大家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因为他们说的树苗,实际上和长成的果树差不多,对此,应成业的解释是,他们花了大价钱买过来的。
不少人都说应家人糊涂,应成业都是一笑置之。
实际上是应瑾瑜每天给培育的果树苗浇灵泉水,后面她嫌麻烦,就设置了自动浇水功能,结果自己却忘了,等到要种果树的前几天,才想起来,等再进去时,已经看到密密麻麻的粗壮果树,要是再在空间里长下去,恐怕都要开花结果了。
赶忙在山上找了个地方,将果树苗都放好,费了不少功夫。
种的时候,不止在村里找了人,还在其他村子也找了不少人过来种树。
起初大家还担心这么大的树种下去,会不会活,应成业摆摆手,不必担心。
大家在种树,应瑾瑜和侄子们在山上疯跑,只要是种下去的树,浇了水,她就会疯跑过时洒上灵泉水。
几十个人愣是在山上忙活了大半个月才将果树全部种下去。
原本光秃秃的山,立刻充满了生机。
现在想起来,应瑾瑜觉得幸好自己忘了,才让果苗直接长成了果树,要不然,只是种上小树苗,都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吃上自家的果子。
长公主拿着洗好的苹果,直接咬了一口,清脆爽口,果肉香甜,比她在宫里吃到的还好吃不知道多少倍。
见她喜欢吃,应瑾瑜道:“小婶婶喜欢吃,走的时候多带点回去。”
长公主喜滋滋的应下:“好啊,小鱼儿真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