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宴席的余韵尚未散去,“味道之星”散逸的白光在环形星云里凝结成无数细小的“味道种子”。这些种子并非实体,而是由光语密码和味道记忆构成的能量体,像蒲公英的绒毛般飘向联盟各文明的星域——每颗种子都带着宴席上融合的味道印记,落地后便能生根发芽,长出属于当地的“新味道”。
“光语者一号”捕捉到一颗飘向地球的种子,经分析发现,它的内核是星尘宴席的融合白光,外层则裹着双星系的橙蓝光斑、恒温星球的水晶光带,还有地球三色冻的蓝金白光语。阿明将种子数据输入实验室的培育系统,屏幕上立刻模拟出它在地球的生长轨迹:落在沙棘林里,会让沙棘果带上星尘的清冽;落在雨林中,能使真菌的荧光添上恒星落在的甜香。
“这是宇宙给地球的调味剂。”张工看着模拟图,想起小时候祖母用不同香料调配卤料的场景,“每种新味道都是旧味道的孩子,带着父母的影子,又长着自己的模样。”他找出林宇团队记录的第一份沙棘果味道数据,与模拟出的“新沙棘味”对比,发现后者的光语波动里,多了几道属于双星系的细微波纹,像给旧味道绣了朵新花。
地球的“味道种子”培育计划迅速展开。在甘肃沙棘林,扎西老人带领牧民们在林中开辟出“试验田”,专门等待飘来的味道种子降落。当第一颗种子融入土壤,沙棘叶的露珠在阳光下竟泛出淡淡的蓝光——那是星尘孢子与恒星花蜜的味道在叶片上的低语。老人摘下一片叶子尝了尝,咂咂嘴说:“有股子远方朋友的味道,清清爽爽的。”
巴西雨林的研究者们则在真菌网络旁安装了“种子捕捉器”,当带着恒温星球水晶味的种子落下,真菌的荧光突然变成了柔和的蓝绿色,发光频率也与水晶生物的光语同步。“它们在学新朋友说话呢。”研究者们笑着记录下这一变化,发现真菌释放的孢子中,多了能传递“清凉”光语的新密码。
联盟其他文明也传来喜讯:双星系的沙棘果酱里,长出了地球冰晶的凛冽;恒温星球的水晶果中,藏进了星尘的温暖;星尘文明的能量光雾里,竟能尝出沙棘果的酸甜与恒星花蜜的醇厚,像一场永不散场的星尘宴席。
光语博物馆的“味道苗圃”展区,陈列着各地培育出的“新味道样本”:带星尘味的沙棘汁、混着水晶凉意的雨林真菌、融合了地球冰雪味的恒星花蜜……每个样本旁都有一块屏幕,播放着味道种子落地时的光语波动,像在讲述一个“味道如何旅行”的故事。
一个来自挪威的小男孩,在“新沙棘汁”样本前驻足良久。他刚在展区体验过味道模拟,此刻正认真地对讲解员说:“这味道里有甘肃的阳光,还有双星系的星星,对不对?”讲解员切换成林宇的声音,温柔地回应:“是啊,就像你吃的三文鱼,带着挪威的海水味,也带着喂养它的小鱼的味道。所有味道,本来就是一家人。”
此时,“光语者一号”正带着地球培育出的“新味道种子”,前往尚未加入联盟的未知星域。探测器的货舱里,除了带星尘味的沙棘汁样本,还有一本用新味道光语写成的“邀请函”,邀请更多文明参与这场“味道的聚会”。
阿明站在控制中心,看着屏幕上不断扩散的味道种子轨迹,忽然明白,味道从来不是静止的。它像光语一样,会流动,会融合,会在不同的土地上长出新的可能。而那些带着宇宙记忆的味道种子,终将在更多星球上生根发芽,让联盟的味道星图越来越丰富,让宇宙的餐桌越来越热闹。
因为最好的相遇,从来不是各吃各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彼此的味道里,找到属于宇宙的共同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