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娘娘一脸怒容,如同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她大步流星地走到二郎真君府的大院门口,二话不说,举起拳头就朝那扇坚固的房门狠狠地砸去。
每一拳都像是一道惊雷在空中炸响,震得周围的空气都嗡嗡作响,那房门在女娲娘娘的猛击下发出“咚咚”的巨响,仿佛是被激怒的巨兽在咆哮。
数千年来,在这片广袤的天空中央,还没有哪位神仙,哪怕是那些声名赫赫的大神,胆敢如此放肆地砸二郎真君的院大门。女娲娘娘这一举动,无疑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没过多久,大院里传来一声怒喝:“哪个不知死活的家伙,竟敢如此狂妄地砸二郎真君的院大门!”这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院子里回荡。
话音未落,二郎真君的院大门“嘎吱”一声被缓缓推开,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定睛一看,原来是二郎真君杨戬的爱犬哮天犬。
哮天犬原本一脸的乌云密布,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砸门行为十分恼怒。然而,当他看清来人是女娲娘娘时,那满脸的怒容瞬间如同被阳光驱散的乌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谄媚的笑容。
“哎呀呀,原来是女娲娘娘大驾光临啊!”哮天犬赶忙躬身施礼,满脸堆笑地说道。
然而,女娲娘娘却丝毫不领情。她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扬起手来,“啪”的一声,狠狠地给了哮天犬一记响亮的耳光。
“你这不知死活的狗奴才,竟敢对本娘娘出言不逊!”女娲娘娘怒斥道,声音中充满了威严和愤怒。
这就是女娲娘娘才敢扇哮天犬耳光,若他神扇了哮天犬的耳光天都会塌下来。
哮天犬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捂着自己的脸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引起女娲娘娘的注意。
就在这时,女娲娘娘气势汹汹地走进了大院,她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宛如每一步都能在地上踩出一个深坑。
然而此时,杨戬正在大院里专心致志地习练武功,他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刚猛有力,每一招每一式都透露出他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艺。
然而,当杨戬看到女娲娘娘走过来时,他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知道女娲娘娘的突然到来肯定不是偶然,她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找他。
杨戬看着女娲娘娘,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警觉。他直截了当地问道:“女娲娘娘如此气势汹汹地前来,想必是来兴师问罪的吧?”
女娲娘娘的脸色十分难看,她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杨戬,咬牙切齿地问道:“杨戬,你为何要偷学我的补天绝世神功?”
杨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笑容。他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女娲娘娘,我可没有偷学您的补天绝世神功啊。”
女娲娘娘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她瞪大了眼睛怒不可遏地吼道:“我最痛恨那些偷学我绝世神功的人,更痛恨那些偷学了我的绝世神功还死不承认的人!”
杨戬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毫不退缩地直视着女娲娘娘的眼睛,郑重地说道:“女娲娘娘,我再次声明,我绝对没有偷学您的补天绝世神功。”
女娲娘娘听闻此言,心中的怒火愈发熊熊燃烧,她怒不可遏地吼道:“天宫中央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神仙们竟然都在传言,说杨戬大神也有能力补天!这补天之事,明明就是我女娲娘娘的独门绝技,何时变成了他人也可为之的事情?”
杨戬一脸严肃,连忙解释道:“这完全是巧合啊,巧合而已!我杨戬根本就不会补天这门技艺。”
然而,女娲娘娘的怒火并未因此而平息,反而愈发汹涌,她怒发冲冠,气急败坏地喊道:“狡辩!你这分明就是狡辩!还敢说什么巧合,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面对女娲娘娘的指责,杨戬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挺直了身子郑重地说道:“既然女娲娘娘如此不相信我,那我也不想再多做解释了,您既然一口咬定我偷学了您的绝世神功,那就算是我偷学了吧。”
女娲娘娘闻听更是怒不可遏,她的声音震耳欲聋:“好啊,你竟然如此狂妄!偷学我女娲娘娘的绝世神功者,必将受到我严厉的惩罚!”
杨戬毫不畏惧紧盯着女娲娘娘,厉声道:“那么,女娲娘娘打算如何严惩我呢?”
女娲娘娘怒目圆睁,恶狠狠地说道:“对于偷学我绝世神功的人,我最轻的惩罚便是废除他的武功,让他从此成为一个废人!而最重的惩罚,便是取他性命,以泄我心头之恨!”
数千年来,竟然没有一个神仙胆敢对杨戬说出废除他武功这样的话,而女娲娘娘却成为了这第一人!
杨戬对于女娲娘娘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他内心对她的尊重程度,如果他对女娲娘娘心怀敬意,便会尊称她一声“娘娘”;可是若是他对女娲娘娘心存不满,恐怕就会毫不客气地称她为“泼妇”了。
然而,无论杨戬如何看待女娲娘娘,在这个“泼妇”面前,他绝对不会示弱,这是因为他要坚决维护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更要扞卫二郎真君的荣耀与威严。
更何况,杨戬向来依仗着自己是玉帝外甥的身份,在天宫中央肆意妄为、刁钻刻薄,横行霸道惯了,根本就不把天宫中央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神仙们放在眼里。
所以,当女娲娘娘提出要废除他的武功时,杨戬立刻展现出了他威武霸气的一面,毫不畏惧地回应道:“你想要废掉我的武功?哪有那么容易!我可不是什么豆腐渣工程,随随便便就能被你废掉的!”
面对杨戬如此强硬的态度,女娲娘娘只是冷冷地笑了一声,然后说道:“我自然知道你是有些本事的,否则你也不配拥有二郎真君这个称号。不过,你可别太嚣张了,我要废掉你的武功,那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