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办公室的红木门被推开时,吴佳怡能清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曹天明阴沉的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办公桌上摊着厚厚一摞文件,最上方是元老们联名签署的《关于暂缓职工大学项目的意见书》,红色印章刺眼夺目。
“坐。” 曹天明的声音比窗外的秋风更冷,他将保温杯重重墩在桌面,褐色茶渍顺着杯底蔓延,“你知道外面现在怎么说?‘吴佳怡要掏空曹氏家底,办自己的私校’‘曹总被小姑娘灌了迷魂汤,不顾老伙计死活’。”
吴佳怡没有落座,径直走到办公桌前,将平板电脑放在曹天明面前:“曹总,在讨论流言之前,先看一组数据。” 屏幕亮起,显示着机械制造行业近五年的人才流失率曲线,红色线条陡峭得令人心惊,“咱们集团核心技术岗的平均年龄是 48 岁,去年退休 17 人,能接手的年轻技术员只有 3 个。曹天星副总手里的精密模具项目,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已经停滞了两个月。”
曹天明的手指在文件上敲击着,目光却没有落在屏幕上:“这些我知道,但现在不是时候。陈叔他们说了,先集中资金拿下华东的智能生产线订单,等现金流缓过来再谈人才培养。”
“等不起!” 吴佳怡提高声音,指尖划过屏幕切换页面,“华东那条生产线需要懂工业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现在市场上能招到的,要么开价高到离谱,要么根本不适应咱们的生产体系。职工大学就是要定向培养,三个月就能输送第一批学员,成本比外聘低 60%。至于现金流,我算了笔账,项目首年启动资金 800 万,而如果技术断层导致订单延误,光是违约金就要赔 1200 万。”
曹天明终于抬眼看向她,眼神里充满了挣扎:“可元老们不同意,尤其是陈叔,昨天在董事会上拍了桌子,说这是拿着老董事长的心血打水漂。”
这句话像钥匙般打开了吴佳怡早已准备好的情感防线。她放缓语气,从包里拿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曹总,这是老董事长 2010 年的工作日记,您看看这一页。”
笔记本被小心翼翼地翻开,上面是老董事长苍劲的字迹:“今日见车间学徒因没文化看不懂图纸,痛惜。他日曹氏若有余力,必办一所学校,让工人子弟都能学技术、有出路,这才是产业报国的根本。” 墨迹虽淡,字里行间的恳切却力透纸背。
曹天明的手指轻轻拂过纸页,眼眶微微泛红。他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在车间,总能看见父亲给年轻工人讲课,手里的扳手和粉笔一样熟练。那些场景与眼前的文件形成尖锐的对比,让他紧绷的嘴角不自觉地松弛下来。
“老董事长的遗愿,不能只挂在嘴上。” 吴佳怡趁热打铁,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现在元老们拿老董事长当挡箭牌,可他们真正怕的是什么?是新人才起来了,动摇他们的位置。职工大学不仅是培养工人,更是为您培养真正忠于曹氏、懂新技术的班底。等这批人成长起来,您才能彻底摆脱元老掣肘,真正说了算。”
这句话精准地戳中了曹天明的心事。自从接手集团,他始终活在父亲的光环和元老们的阴影下,看似手握大权,实则处处受制。华东的订单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核心团队,就算拿下订单,未来还是要看别人脸色。
他沉默着点燃一支烟,烟雾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吴佳怡没有催促,她知道此刻曹天明内心正在进行激烈的博弈。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像敲在紧绷的弦上。
“你要多少启动资金?” 曹天明突然开口,烟蒂在烟灰缸里摁灭,留下一圈焦黑的印记。
“800 万,分两批到账。第一批 400 万用于场地改造和师资聘请,三个月后学员入学,再拨付剩余款项。” 吴佳怡立刻报出数字,屏幕上弹出详细的预算表,“我已经联系好了‘未来基石公司’作为合作方,他们有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快速落地课程。”
曹天明的目光在预算表上扫过,手指在 “合作方” 三个字上停顿了一下:“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元老们肯定会闹翻天。而且一旦失败,不仅钱打了水漂,我的威信也会彻底扫地。”
“没有风险的事,轮不到我们来做。” 吴佳怡往前一步,眼神坚定如铁,“现在不投钱培养人才,两年后技术断层,订单丢光,集团只会死得更难看。曹总,这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您要是信我,就给我授权;要是不信,我现在就提交辞呈,另请高明。”
曹天明看着她决绝的神情,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佳怡这孩子,有我年轻时的狠劲,曹氏的未来,或许要靠她破局。” 他深吸一口气,从抽屉里拿出钢笔,在预算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字迹力透纸背。
“钱我批了,但丑话说在前面。” 曹天明将文件推到吴佳怡面前,脸上没有丝毫喜色,反而布满了凝重,“从现在起,职工大学项目由你全权负责,所有责任都在你身上。要是搞砸了,别说元老们不饶你,我第一个让你走人。”
吴佳怡拿起文件,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坚定地回答:“我明白。请曹总放心,一年后,我一定给您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她转身离开时,听见曹天明在身后说道:“等一下。” 吴佳怡回过头,看见他正拿起电话,对着听筒沉声吩咐:“让张助理立刻过来,我有个任务要交代。”
走出总裁办公室,吴佳怡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预算批下来了,这意味着职工大学计划终于能落地,但她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曹天明的话犹在耳边,元老们的怒火、资金的压力、项目的风险,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她的肩上。
而她不知道的是,此刻总裁办公室里,曹天明正对着刚刚进来的张助理低声嘱咐:“你去查一下‘未来基石公司’的背景,创始人、资金来源、合作过的企业,越详细越好。记住,绝对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尤其是吴佳怡。”
张助理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明白,曹总。我这就去办。”
曹天明看着张助理离开的背影,拿起桌上的预算文件,目光落在 “未来基石公司” 几个字上,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相信吴佳怡的能力和决心,但商场如战场,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这笔钱投出去了,他不能不设防。
吴佳怡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将批下来的预算文件放在桌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文件上,却驱不散她心头的沉重。她拿出手机,拨通了 “未来基石公司” 负责人的电话:“李总,资金批下来了,我们明天碰一下具体的落地细节。”
电话那头传来兴奋的应答声,吴佳怡却只是淡淡地回应了几句。她知道,从曹天明签下名字的那一刻起,她就没有退路了。元老们的矛头会全部指向她,集团内部的舆论压力会越来越大,而曹天明的信任,也随时可能因为一点差错而崩塌。
但她没有后悔。看着窗外曹氏集团的厂区,那些老旧的设备和忙碌的工人,她仿佛看到了几年后,一批批年轻的技术员穿着统一的校服走进车间,老旧的生产线被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是老董事长的遗愿,更是她心中对曹氏集团未来的期盼。
吴佳怡握紧拳头,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就算前方布满荆棘,就算要独自面对所有的风雨,她也要把职工大学办起来。这不仅是她的使命,更是曹氏集团破局重生的唯一希望。而她不知道的是,曹天明的秘密调查,已经为这个刚刚启动的项目,埋下了一颗危险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