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标一听就笑了: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昨天刚到了几匹好马,你过来瞧瞧!”
三人跟着黄标,来到院子东南角。一排木桩上,拴着三匹高头大马。
肩宽背阔四肢修长,皮毛亮泽流光溢彩,目光炯炯神骏至极。
这样的好马,就算在军营中也不多见,起码要千总级的军官才玩的起。
李四白表情惊疑不定:
“黄叔,这些莫不是军马?我买了不会有麻烦吧?”
“四白好眼力!一眼就看出是军马来!”
黄标竖起大拇指,一脸得意的解释道:
“不过你放心,这几匹是军马不假,却连军营都没进过,更没有军马的烙印!”
大花和小海一头雾水,李四白却听懂了。无非是些偷梁换柱的把戏。
广宁某些军官,在马市蒙古人那里购买军马后,直接和黄标换了劣马赚取差价。
军营里头的军马一匹不少,谁买了这马都不会有麻烦!
想通因果,李四白瞬间心动。这种合法买到战马的机会太难得了。
“黄叔,这马多少钱一匹?”
黄标笑着竖起三根手指:
“三十两一匹随便挑!”
“这么贵?”
大花和小海低呼出声。要知道广宁毗邻朵颜三卫。一贯缺牛不缺马,普通驽马价格都在二十两左右。
只不过马虽便宜,不吃粮食根本干不动活。老百姓买来也养不起。
黄标不屑看向二人:
“这可是战马,你们问问四白,我多要一分钱了么?”
两人还想争辩。李四白连忙一把拉住,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黄叔,我要两匹!”
黄标大吃一惊,心说卖酒这么赚钱么?这才几个月,买马都要买两匹?
大花也一脸懵逼,明明在家商量好的,怎么到这突然又多买一匹?
三匹马不相上下,李四白挑了一匹棕黄马,一匹大青马。黄标喊来牙人当场立约。
加上牙费,一共61两八钱。直接把李四白的积蓄掏空大半。
交易完毕,三人牵着两匹大马,刚出了黄家院子,大花就忍不住好奇:
“四白,咋突然多买了一匹?”
李四白得意一笑:
“大姐,我说过几年,辽东马会涨到一百两你信不信?”
“一百两?”
大花和小海惊的合不拢嘴。她俩都是李四白的铁杆,下意识的就信以为真。
事实上这确实不假。等到女真起事,辽东的战马超过百两是一定的!而且有价无市,不是有钱就能买的到。
要不是实在养不起,他是想三匹一起买的!
李四白正给两人解释,忽听身后有人叫喊:
“小兄弟,留步!”
李四白惊讶回头,一个瘦杆汉子快步赶了上来:
“小兄弟,我出八十两,把这两匹马让给我如何?”
大花和小海目瞪口呆。前脚刚说涨价,后脚这就涨了二十两?未免太快了点!
李四白也吃了一惊,仔细打量眼前之人,越看越觉得眼熟。忽然心中一动,这不是那个要十两银子买牛的王把总么?
铁公鸡拔毛,其中必有猫腻,李四白可不想掺合:
“对不起,小弟买马有大用,恕我不能转卖!”
王把总面色一变,凶狠之色一闪而过,忽又换上和蔼笑容:
“小兄弟,别急着拒绝嘛”
“这马也不是我要,而是替广宁穆千总买的,小兄弟何不给个面子?”
李四白面色一变,一拉缰绳转身就走。
王把总顿时急了:
“欸?你别走啊!我出一百两…”
任凭王把总怎么加价,李四白充耳不闻。一言不发闷头往前走。大花和小海低着头紧随其后。
王把总急的青筋暴跳,几次摸向腰刀。可是一看到那袭青衫,眼神瞬间就变得清澈了。
拦又拦不住,打又不敢打,只能眼睁睁看着三人扬长而去。
终于甩开了王把总,小海忍不住好奇:
“四白哥,那人都出到一百两了,你怎么不卖啊?”
李四白摆摆手:
“你不懂,这不是钱的事…”
这显然是广宁军的内斗。王把总背后的人,在抓黄标后台倒卖战马的证据!
李四白才不想掺和进去,干脆装聋作哑。有秀才的牌子护身,量那些武官也不敢动他。
说话间,三人牵马进了卫学,直奔教谕厅。
秦教授和张王二训导,如今按月从李家拿银子。事实上把廪生宿舍租给他当仓库。
听说这个财神爷要办游学,秦教授二话不说就给他做了备案。
为了促进文化交流,朝廷是鼓励士子游学的。登记备案之后,李四白只要不错过岁试科试,连月考都不必参加了!
办完游学手续,剩下就是打理行装了。三人到家之后,李四白立刻让老爹请来爷爷和大伯。请他们帮忙打造一架马车!
之所以不买现成车架,因为李四白想要定制一套带减震的锻铁车轴。
看完李四白的图纸,李老黑面露难色:
“四白,你这套东西,都不是啥新鲜玩意。不过材料要求太高,做起来很费工夫!必须去军器局才能做出来!”
李二黑也点头附和:
“靠我和你爷爷,半个月也才做不出来!”
李四白松了口气:
“那简单,咱们花点钱,再请几个人帮忙!”
李老黑李二黑对视一眼,表情都有几分无奈。这孙子派头一天比一天足,指挥爷爷老子越来越顺手了。
咋办?人家是秀才,只能宠着呗!李老黑磕绊都没打,立刻就答应下来:
“行,我和你爹调个班,明天就去广宁!”
老爹和爷爷搞车轴悬挂,大伯则负责制作车轮车架。娘亲和各位姐妹也没闲着,全体出动腌制闲腊肉。
李四白和小海则趁着等马车的空档,每天到村外练习骑马。
十日之后,李老黑李二黑带着车轴,乘着李长远的牛车到家时。李大黑的车架也做好了。
一群爷们聚在院里,兴致勃勃的开始组装。
车轮、车轴、车架都十分沉重,李家二代三代男丁一起动手,忙了一刻钟才把车体组装到一起。
这台马车长一丈宽五尺带顶棚。除了精美一些,从外面看和市面的马车没啥不同。
不过李四白敢打包票,在辽东甚至整个大明,这大概是唯一一架带有板簧悬挂和钢制轴瓦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