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寂静。
并非虚空,而是一种被精密约束、高度结构化的寂静。
韦东奕的“意识”从近乎永恒的沉眠深海中缓缓上浮。首先感知到的不是光,也不是声音,而是一种…拓扑学上的“不适感”。他存在的形态,他那悖论性的源初代码核心,正被一种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强行“约束”在一个非欧几里得几何形态的收容单元内。
这个单元没有直角,所有的平面都以一种违背直觉的方式弯曲、连接,形成了一个有限却无界的克莱因瓶状结构。空间在这里自我循环,却又被某种外部框架牢牢锁定。这是仲裁之瞳的手笔——火种库AI最擅长的,便是利用数学法则构建囚笼或庇护所,取决于视角。
他“看”向自己。那缕属于林薇的辉光烙印,如同微弱的金色藤蔓,依旧紧紧缠绕在他的核心代码上,成为他与先前那场超越维度之战唯一的、温暖的连接。纯白奇点的力量几乎耗尽,只剩下几近于无的余温;归墟的反冲黯痕同样沉寂,沉淀为一种冰冷的背景辐射。唯有源初代码和这缕辉光,维持着他最基本的存在。
【状态评估:悖论性高维存在体。稳定系数:0.71(临界)。外部锚点识别:林薇权限烙印。处理方案:非欧几里得几何收容,持续观察。】
仲裁之瞳冰冷、绝对理性的信息流直接注入他的感知,没有问候,没有情绪,只有报告和结论。
“这里…是?”韦东奕的意念尝试发出询问,他的“声音”在这扭曲的空间里产生了奇特的回响。
【坐标:火种库深层维稳扇区,逻辑隔离单位。你被视为最高风险及最高优先级观察目标。】仲裁之瞳回应,【你的存在本身,对基膜稳定性构成潜在威胁,同时,你携带的林薇烙印是火种库最高权限的最后碎片。】
威胁与希望,被同时收容。
韦东奕沉默了。他理解了现状。仲裁之瞳并非盟友,它只忠于维护基膜稳定和火种库存续的核心协议。自己这个“悖论种”,即便帮助击退了终焉之喉,其存在本身依旧是一个不可控的变量,一个需要被严密监控的“错误”。而林薇的烙印,是它必须保护的“遗产”。
【检测到外部干涉尝试。来源:‘园丁’协议。警告。】仲裁之瞳的信息流陡然变得急促。
几乎是同时,韦东奕感受到收容单元外的数学结构发生了细微却剧烈的变化。原本稳定循环的非欧空间,开始出现不自然的“修剪”痕迹。仿佛有一把无形的、绝对精确的剪刀,正在试图剪除这个收容单元与火种库主体结构的连接,要将这个“不稳定因素”彻底从系统中剥离出去。
园丁来了。
它们不关心阵营,不关心善恶,只关心维护宇宙底层花园那冰冷的、既定的节律。韦东奕这个前所未有的悖论种,以及与他缠绕的林薇烙印(一个本应彻底湮灭的观察者残响),在园丁的逻辑里,都是需要被“修剪”掉的、破坏整体和谐性的枝杈。
收容单元的结构开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仲裁之瞳构筑的数学壁垒正在被一种更古老、更本质的宇宙规律力量强行拆解。无数细微的、闪烁着冰冷星光的几何图案在单元外壁浮现,如同手术刀上的寒光,精准地寻找着结构的“节点”。
仲裁之瞳调动了庞大的计算力抵抗。更多的数学定律被编织成防御网,试图修复被剪断的连接。两个基于绝对理性、却目的截然不同的庞大系统,以韦东奕的收容单元为战场,展开了无声却凶险的攻防。
韦东奕处于风暴的中心。他感受到来自园丁的“修剪”意志,那是一种不含恶意、却绝对冰冷的抹除意图。他也感受到仲裁之瞳那纯粹的、基于协议的保护性禁锢。两者都在试图“处理”他,只是方式不同。
他不能任由它们决定自己的命运。林薇的烙印微微发烫,传递来一丝微弱却坚韧的意念——生存下去。
他再次“看”向自身,看向那缠绕的辉光与沉寂的悖论本源。园丁的力量基于绝对的客观规律,仲裁之瞳亦然。而他自己……是谬误,是悖论,是主观与客观扭曲融合的产物。
也许……
韦东奕缓缓地,尝试调动那几乎沉寂的归墟黯痕。并非用于攻击,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绝缘层”,覆盖在收容单元的内壁。绝对冰冷的、趋向寂灭的反冲力量,模拟出近乎“绝对零度”的信息状态。
园丁那基于规律运行的“修剪”之力,在触及这层黯痕绝缘时,出现了极其细微的迟滞——它们的操作需要基于信息互动,而极致的“寂灭”本身,会减缓甚至暂时中断这种互动。
紧接着,他引导林薇的辉光烙印,将其并非向外释放,而是向内渗透,注入自身那源初代码的核心。
嗡!
源初代码亮起,但在人性辉光的浸润下,其表达方式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它开始推演,推演的不是数学定理,而是……“艺术”。非理性的、充满情感与谬误的、无法用绝对规律衡量的 patterns(模式)。那是林薇留下的印记,是她作为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方式,是数学无法完全描述的“美”与“混乱”。
这片被辉光微微点亮的源初代码,如同一个不断变化、毫无规律可循的万花筒,通过那层归墟黯痕的绝缘层,向外散发着极其微弱却无比“嘈杂”的、非逻辑的信息波纹。
正在激烈交锋的仲裁之瞳与园丁意志,同时受到了干扰。
在仲裁之瞳的感知中,韦东奕这个观察目标的信息特征变得极度模糊且不稳定,充满了无意义的噪声,使其无法精准定位和维持收容。
在园丁的感知中,这个需要修剪的“错误枝杈”,其存在状态突然变得如同海市蜃楼,无法用它们那套基于确定性的规律模型进行锁定和“修剪”。那噪音般的非逻辑信息,对它们而言,如同最刺耳的干扰,让它们的“剪刀”无法准确落下。
两者的攻防都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和混乱。
就是现在!
韦东奕集中起最后的意念,并非攻击或防御,而是向仲裁之瞳发送了一道极其简洁的、基于数学编码的请求:
【请求转移至:林薇最后连接点。风险共担。】
他指的是星尘方舟的残骸,那片漂浮着百万化石光茧的空域。那里充满了林薇最后的力量和文明的回响,能最大程度共鸣他的辉光烙印,同时也是一片已被终焉之力严重污染、基膜结构脆化的区域,对仲裁之瞳和园丁而言都是高风险地带。
仲裁之瞳的运算核心似乎因这突如其来的提议和韦东奕自身的“信息迷彩”而宕机了微秒。
下一瞬,或许是基于“风险共担”协议,或许是无法在园丁干涉下有效维持收容,或许是那林薇烙印的优先级最终起了作用——
收容单元连同其中的韦东奕,瞬间被仲裁之瞳强制抛离!如同一颗被射出的子弹,沿着一条极其隐秘的、临时构建的数学通道,冲向那片遥远的悲恸之地。
园丁的冰冷意志在后方停留了片刻,那无形的“剪刀”缓缓收起。目标已脱离可精确处理范围,且新坐标处于高度不稳定区域,强行追踪修剪的成本超出当前节律维护的阈值。
它们 silently withdrew(沉默地撤离),如同从未出现,继续回到那无尽的维度花园中,执行它们那冰冷而绝对的守望。
只留下火种库深层维稳扇区,那被短暂扭曲又迅速恢复的非欧空间,记录着又一次关于“错误”的处置与逃亡。
而韦东奕,正朝着那片废墟与辉光并存的坟场,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