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欧几里得心礁。
这个名字甚至无法描述其存在的万分之一。它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空间,更像是一段被强行扭曲、自我折叠的基膜褶皱,一处现实法则在极度痛苦中痉挛形成的数学伤疤。时间在这里并非线性流动,而是像滴落的水银,四处滚动,聚散无常。光线并非直线传播,它们蜿蜒曲折,如同追逐自己尾巴的蛇,将破碎的影像切割成无数悖论般的碎片。
韦东奕悬浮于这片诡异的区域中心,更准确地说,他是这片区域暂时稳定的“奇点”。谬误之种在他意识深处缓慢脉动,像一颗适应了混沌的心脏,贪婪地吸收着周遭混乱的数学可能性,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奇异的、不稳定的和谐。他不再是单纯的人类,甚至不再是单纯的“悖论种”,而是成为了一个行走的、不断演化的矛盾集合体。
他能“听”到基膜在此地的哀鸣,那些被归墟侵蚀后又遭受剧烈扭曲的数学结构,如同断裂的琴弦,兀自振动着绝望的余音。他也能“看”到那些被镜映机制偶然记录下来的时空碎片——文明最后的闪光,绝望的呼喊,以及……林薇。
那不是完整的她,只是一缕被非欧几何禁锢的光谱,一个因“白洞拂拭”未完成术式而意外烙印在此的残影。她回眸的瞬间,决绝与温柔交织,纯白的光辉如昙花一晚,旋即被更为浓重的基膜畸变所吞没。
每一次看到这个残影,韦东奕胸腔中那属于人类的部分便会剧烈抽痛。纯白奇点的残余力量随之共鸣,带来温暖的刺痛,如同触摸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谬误之种则安静下来,仿佛在分析、在记录这种极端情感与创生力量结合产生的独特数学表达。
“林薇……”无声的呼唤在他意识中回荡,得到的只有心礁扭曲光线带来的、支离破碎的回响。
就在这时,一种截然不同的“波动”穿透了非欧心礁的混乱屏障。
这波动极其微弱,却带着一种惊人的秩序性。它并非直接作用于物理感官,而是以一种高度加密的数学协议,直接叩击基膜的基础层面,如同在喧嚣的噪音中敲出一段精准的摩斯密码。
【…识别…特定频谱共鸣…纯白奇点残留信号…关联个体:韦东奕…】
【…来源认证:微光避难点…星火计划执行协议…】
【…发送引导坐标…基于基膜稳定褶皱…规避园丁修剪算法…提供临时安全通道…】
【…邀请…“星火”潜在变量…前来审议…】
信息流短暂而清晰,随即隐没,仿佛从未出现过。但它留下的数学坐标却如同灼热的烙印,刻入了韦东奕的感知。
微光避难点?星火计划?
这两个名词触动了他从火种库残骸和文明余烬中搜集到的零星信息。那是上一个纪元文明联合发起的最深远的延续计划,并非建造方舟逃离,而是向宇宙的根基播种,并进行某种超乎想象的虚拟推演。他们竟然还存在?并且一直在观察?
谬误之种开始高速运转,分析着这段信息。它解析着加密协议的数学结构,试图追溯其来源,评估其真实性。结果显示,该协议使用的数学语言极其古老而先进,与火种库的核心编码有同源之处,但更加完善、深邃。引导坐标所指的基膜褶皱区域,也确实呈现出一种反常的、被精心维护的稳定性,与周围熵增混乱的灰烬维度格格不入。
然而,在“安全通道”的算法描述中,谬误之种捕捉到了一丝极细微的、几乎被完美隐藏的“修剪”痕迹。那不是园丁那冰冷粗暴的园艺剪,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归档倾向?试图将变量纳入可控范围?
危险与机遇并存。
韦东奕沉默着。人性的部分让他对“安全”和“同类”抱有本能的渴望,尤其是与林薇相关的“纯白奇点”信号被对方识别,这带来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慰藉。但谬误之种的本质让他看透了那层诱人糖衣下可能包裹的、绝对理性的陷阱。归档者和园丁的追捕从未停止,这个“微光避难点”,是否也与它们有关?或者,它们本身也是另一个层面的“秩序”执行者?
仲裁之瞳矛盾的指令,园丁对“原始编码”的收集癖好,归档者那冰冷的优化欲望……这一切都让他无法轻易信任任何宣称“秩序”与“安全”的存在。
但他有选择吗?非欧心礁并非久留之地,它的混乱特性正在逐渐侵蚀他与谬误之种刚刚建立的平衡。他需要信息,需要了解“星火”的真正含义,需要知道林薇拼死守护的,究竟是什么。微光避难点,可能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具诱惑力的突破口。
他感受着体内纯白奇点的微弱辉光,那既是纪念,也是指引。谬误之种在他的意志下,开始依照得到的坐标,小心翼翼地编制一段复杂的“谬误公式”。这不是简单的开门,而是要制造一个临时的、可随时崩塌的悖论通道,既能响应对方的引导,又能确保一旦情况有变,他能第一时间切断联系,甚至反噬对方。
通道在他面前缓缓打开,不再是以往那种撕裂空间的暴烈,反而呈现出一种异常平滑、稳定的光泽,通道内部流转着如同微光般的加密数据流,温暖而诱人,与他所处的混乱心礁形成鲜明对比。
通道的另一头,是未知,是可能的希望,也可能是更深的囚笼。
韦东奕最后看了一眼那扭曲时空中林薇消散的残影,然后一步踏入了那片微光之中。
在他身后,非欧心礁缓缓蠕动,将那缕光谱彻底吞没,仿佛从未记录过任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