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门合拢,隔绝了外界的窥探与喧嚣。李明达独立于殿宇中央,先前那副顺从平静的伪装如冰雪消融,眼底燃起的是近乎灼热的决意。这空旷的殿堂,不再是禁锢她的金丝笼,而是她磨砺锋芒、积蓄力量的隐秘道场。
她无需再从基础的凝神静气开始。数月前的冒险与持续的苦修,早已让《素心莲华诀》的内息在她体内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此刻,她心念微动,丹田内那股已然颇为浑厚精纯的真气便如江河解冻,沛然涌动,自行依照玄奥路径在经脉中奔流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然而,她追求的并非仅仅是量的积累,而是质的飞跃,是迈向那传说中的“大成”之境。她所求的“真气化形”,绝非仅仅掌心一缕微弱气旋,而是如功法总纲所隐约揭示的——念动间,真气可随心意凝聚,或为护体华光,或为破敌利刃,圆转如意,变幻由心。
修炼变得愈发艰难。她需以绝强的意志,驱使着奔腾的内息去冲击那些更为隐秘、坚韧的关窍,试图将散布四肢百骸的真气锤炼得更加凝练、更具灵性。每一次尝试,都如同在体内掀起一场风暴,经脉传来撕裂般的胀痛,脏腑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汗水很快浸透了她单薄的练功服,秀眉紧蹙,唇瓣被咬得发白,但她始终未曾哼出一声。
窗外寒来暑往,殿内光影流转。她几乎摒弃了一切娱乐与闲暇,将所有心神倾注于此。清晨,她对着微熹的晨光导引初升的紫气;正午,她顶着无形的压力锤炼至阳内息;深夜,她则在月光下沉心凝神,体会真气至阴至柔的一面。那份对自由的渴望,对宫外天地的向往,以及对那抹青色身影难以言喻的牵挂,都化作了最炽烈的燃料,支撑着她度过这枯燥而痛苦的漫长时光。
她的气质也在悄然改变。曾经的娇憨被沉静取代,灵动眼眸深处,多了一份洞彻与坚韧。周身气息时而缥缈出尘,时而沉凝如山,那是内力日益精纯、渐趋圆融的外在体现。
突破,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午后悄然来临。
当时,她正全力运转心法,试图将一股高度凝聚的真气逼出指尖。体内真气狂涌,冲击着最后的壁垒,剧烈的痛楚几乎让她心神失守。就在她即将力竭放弃的刹那,脑海中莫名浮现出那日宫外,纵跃宫墙时俯瞰长安的刹那开阔,以及心中默念“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时的无限向往。
心潮澎湃间,瓶颈轰然破碎!
一股清凉浩瀚的气息瞬间流遍全身,抚平了所有痛楚。她福至心灵,并指如剑,随意向前一点。没有呼啸风声,但指尖前方的空气却明显产生了一丝扭曲的涟漪,一道凝练如实质、长约寸许的淡金色气芒一闪而逝,虽瞬息不见,却在空中留下了一道短暂的、灼热的气息轨迹。
与此同时,她心念再转,体内真气自然外放,于周身尺许范围内,形成一层极其淡薄、肉眼难辨,却真实存在的无形气障,灯烛的火苗在这气障之外,光影都出现了细微的偏折。
李明达缓缓收功,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蕴,湛然若秋水。她摊开双手,感受着体内那奔流不息、如臂指使的雄浑内力,以及与天地气息之间那丝玄之又玄的微妙联系。
她知道,《素心莲华诀》的大成之境,她已真正踏入。真气化形,摘叶飞花,踏水而行,对她而言,已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真实。接下来,该是让这身内力,在《流云十三式》的剑锋之上,绽放出应有的光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