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治的一番深谈,驱散了兄长心中部分关于“墨羽”的阴霾,但青鸾心头那份对武媚处境的关切却并未减轻。她深知宫廷倾轧的酷烈,迟一刻援手,那株幽兰或许便会多一分凋零的危险。离开显德殿后,她并未直接返回自己的宫苑,而是脚步一转,看似随意地向着芷兰轩的方向行去。
她没有大张旗鼓,只带着一名沉默寡言、眼神锐利的贴身侍女(实为“墨刃”成员)。沿途遇到的东宫宫人内侍,虽未必都认识这位久不在宫中、身份特殊的“晋阳公主”(或知其化名青鸾),但见她气度不凡,步履从容,周身仿佛萦绕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了皇室贵气与江湖飒爽的独特气场,皆不敢怠慢,纷纷避让行礼。
青鸾的目标明确,正是那位于东宫角落、传闻中已被遗忘的芷兰轩。
越往深处走,环境愈发显得清冷。春日的光辉似乎也吝于眷顾此地,庭院的草木缺乏打理,显得有些杂乱荒芜。当那座略显破败的宫苑映入眼帘时,连青鸾身后那名见惯风浪的“墨刃”侍女,眉头都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恰在此时,两名端着空食盒、显然是刚送完份例的宫女从小径另一头走来,低声交谈着:
“……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这点东西,喂鸟都不够……”
“嘘!小声点!让正殿那边的人听见,有你好看!武才人也是可怜……”
“唉,谁说不是呢,这初春的天,屋里连点热乎气都没有……”
两人的话语虽轻,却清晰地飘入了青鸾耳中。她脚步未停,目光却骤然转冷。
那两名宫女抬头看见青鸾,虽不识其身份,却被她清冷的目光和通身的气派所慑,顿时噤声,慌忙垂首退到路边,大气也不敢出。
青鸾并未理会她们,径直走到了芷兰轩那扇略显斑驳的院门前。院门虚掩着,院内寂静无声,仿佛无人居住。她正要抬手推门,身后却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和带着几分惊疑的呼唤。
“前方可是……青鸾姑娘?”
青鸾回首,只见太子妃王氏在一众宫女嬷嬷的簇拥下,正快步走来。王氏脸上堆着略显僵硬的笑容,眼神中却充满了惊愕、审视,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忌惮。她显然收到了青鸾进入东宫并往这个方向来的消息,匆忙赶来。
“太子妃安好。”青鸾微微颔首,语气平淡无波,既不失礼,也毫无热络。
王氏的目光在青鸾和芷兰轩破败的院门之间快速扫过,心中已是惊涛骇浪。这位神秘莫测、深得陛下宠爱(她虽不知青鸾真实身份,却知其在帝心中分量极重)且与江湖势力关系匪浅的“青鸾姑娘”,为何会来到这被自己刻意遗忘的角落?是为了武媚那个贱人?
“青鸾姑娘何时回京的?怎的到了这偏僻之处?可是走错了路?”王氏强笑着,试图试探。
青鸾目光平静地看着她,并未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抬手指了指芷兰轩,声音清越,足以让周围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我偶然听闻,故人武才人居于此轩。想起昔日曾有一面之缘,其性聪慧,颇通文墨。如今北伐大捷,四海升平,正是宫中上下同沐恩泽之时。却不知为何,此轩竟如此……清寂?连份例用度,似乎也颇为拮据?”
她的话语不带丝毫烟火气,仿佛只是随口一问,但每一个字都像无形的针,刺在王氏的心上。尤其是那句“北伐大捷,四海升平,正是宫中上下同沐恩泽之时”,更是将她打压武媚的行为,隐隐置于了不顾大局、苛待宫人的境地。
王氏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她身后的心腹嬷嬷更是冷汗涔涔。
“姑娘说笑了,”王氏勉强维持着笑容,急忙解释道,“定是下面的人办事不力,疏忽了!我这便严查!定不会短了武才人的用度!”她转向身后,厉声道:“还不快去!将芷兰轩这个月的份例,不,连同上月短缺的,一并立刻补足!炭火、饮食、一应所需,皆按才人份例最高标准供给!若有再敢怠慢者,严惩不贷!”
“是,是!奴婢这就去办!”那嬷嬷如蒙大赦,连忙带着几人匆匆离去。
青鸾这才淡淡一笑,那笑容清浅,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太子妃执掌内务,辛苦了。望能秉持公正,使上下和睦,方不负殿下信重,亦不负陛下期望。”她的话语,既是肯定,也是提醒,更是一种无形的警告。
王氏只觉得一股压力扑面而来,连声道:“姑娘提醒的是,本宫定当尽心竭力,公正处事。”
青鸾不再多言,目光再次投向芷兰轩那扇虚掩的门,仿佛能穿透门板,看到里面那个坚韧的灵魂。她没有进去,此刻进去,反会为武媚招来更多瞩目与潜在的麻烦。她今日前来,目的已然达到。
“如此,便不打扰太子妃了。”青鸾微微欠身,随即带着侍女,转身离去,衣袂飘然,仿佛只是偶然路过。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王氏脸上的笑容瞬间垮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青白交错。她死死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心中又惊又怒,却更多的是无可奈何。她可以打压失宠的才人,却绝不敢得罪这位连陛下都另眼相看、背后似乎站着庞大势力的“青鸾姑娘”。
“传令下去,”王氏咬着牙,对身边剩下的人低声道,“从今日起,恢复芷兰轩一切供给,不得再有丝毫克扣!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再去招惹武才人!”她需要时间,需要重新评估形势,至少在摸清青鸾对武媚的态度之前,她必须收敛。
而芷兰轩内,或许武媚并不清楚门外这场短暂却足以改变她命运的交锋,但她很快就会发现,那如同绵绵阴雨般无孔不入的打压,骤然停止了。久违的炭火被送了进来,热腾腾的饭菜取代了冷粥,甚至连破损的窗棂也有人前来修缮。
绝境之中,甘霖忽降。这一切,都源于那道偶然掠过此地的鸾影,和她那看似随意、实则重逾千钧的几句话。东宫的风向,因青鸾的归来,开始发生了微妙而坚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