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水,村庄的轮廓在月光下被勾勒得柔和而分明。
沈昭岐推开老屋吱呀作响的木门,屋里弥漫着一股陈旧木料和泥土混合的安心气息。
他没有开灯,只是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坐在了一张长条板凳上。
十五年的浮沉,终点竟是这样一个起点般的地方。
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薄雾,鸡鸣声唤醒了沉睡的村庄。
沈昭岐被手机一阵急促的震动惊醒,他趴在桌上睡了一夜,脖颈有些僵硬。
屏幕上显示着一条来自秦念慈的加密消息,只有一个附件,没有多余的言语。
他点开文件包,解压后是三段被小心标注了日期的视频。
沈昭岐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他戴上耳机,点开了第一段。
画面是偷拍的,镜头晃动得厉害,背景是一家装潢奢华的会所包厢。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年轻了十五岁的秦知语,正冷漠地对面前几个传媒巨头下达指令:“沈昭岐这个人,我不想再在任何渠道看到。动用你们所有的资源,让他彻底消失。”
画面戛然而止,切换到一个昏暗的书房。
老秦,秦念慈和秦知语的父亲,正对着镜头,脸色苍白,眼神里是无法掩饰的痛苦和挣扎。
他身后,是一整面墙的法律典籍。
“知语的指令,我收到了。”他的声音嘶哑,像被砂纸磨过,“这是秦家……不,是资本的规则。我反抗不了。”他停顿了一下,拿起一份文件,镜头拉近,正是当年封杀沈昭岐的“资源冻结指令”原件。
老秦的手在抖,他从怀里摸出一支极细的钢笔,在秦知语龙飞凤舞的签名下方,用尽力气写下了一行几乎看不见的蝇头小字。
视频里,他把文件重新封存,然后对着镜头,像是在对某个未来的人交代遗言:“我这辈子,跪过资本,跪过人情,跪过太多身不由己。可我不能……不能再让一个凭本事吃饭的年轻人,去跪那些冰冷的数据,去跪一个被操控的未来。”
“这份证据,我会藏起来。为了保护它,也为了保护念慈,从明天起,我会‘病’了。一个精神失常的老头子,说的话没人会信,也就没人会来追查这些东西了。”
视频的最后,老秦的脸上闪过一丝决绝的惨笑,他用笔在纸上重重写下一句话,然后将镜头推近——“我跪过资本,不能再让年轻人跪数据。”
沈昭岐摘下耳机,房间里死一般寂静。
窗外鸟鸣清脆,屋内寒意彻骨。
十五年的谜团,十五年的销声匿迹,原来真相是如此残酷又如此悲壮。
一个父亲,用自毁的方式,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保留了一份迟到的公道。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阳光已经晒暖了半边屋子。
然后,他将这段视频,连同那张写着字的特写截图,转发给了秦知语。
只附了六个字:“你该看看这个。”
杭城,平台总部顶层会议室。
气氛压抑得像风暴前夕。
秦知语面无表情地盯着手机屏幕,视频一遍遍地循环播放。
那句“我跪过资本,不能再让年轻人跪数据”,像一把淬了火的尖刀,精准地刺穿了她用十五年时间构筑起来的坚硬外壳。
她没有哭,甚至没有一丝表情变化。
在所有董事惊疑不定的目光中,她站起身,一言不发地走出会议室,径直走向公司最深处的档案室。
管理员想说什么,却被她冰冷的眼神逼退。
在积满灰尘的铁皮柜里,她找到了那个标记着十五年前日期的档案袋。
颤抖着打开,抽出那份早已泛黄的“资源冻结指令”。
在自己熟悉的签名下方,那行用红笔写下的蝇头小字,像一道烙印,灼痛了她的眼睛。
“此命令违心,见证人为我一人。”
这一刻,秦知语终于明白了。
父亲的“疯癫”,不是妥协,而是反抗。
他不是真的支持家族用资本腐蚀她的道德,他只是用一个父亲最笨拙、最惨烈的方式,为她、也为这个时代,埋下了一颗等待翻盘的种子。
她站在档案室里,泪水无声滑落。
当天下午,紧急董事会召开。
秦知语站在台前,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我宣布,即刻成立‘共治监督委员会’。委员会由农户代表、技术专家、法律人士三方构成,对平台所有重大决策拥有一票否决权。同时,我个人,将主动放弃cEo的投票Veto权。”
满座哗然。
放弃cEo的否决权,等于将自己创立的商业帝国,交由人民审判。
而在另一条战线上,战斗早已打响。
林晚在分析“共生模式”崩溃后留下的庞大数据残骸时,敏锐地捕捉到一条异常的数据流。
经过追踪,她震惊地发现,某家背景神秘的境外资本,正在利用国内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的漏洞,大肆低价收购因风波而滞销的农产品品牌。
他们的计划是,将这些品牌简单包装成光鲜亮丽的“乡村振兴Ip”,再高价返销国内市场,套取巨额的政策红利和消费者的爱国情怀。
“他们这是在吸乡村的血!”林晚的拳头砸在桌上。
她立刻拨通了小柯的电话。
“闪电战,敢不敢玩?”
“干他!”小柯的回答只有一个字。
一场名为“品牌溯源闪电战”的行动,在开源社区被瞬间引爆。
全国上百名顶尖的白帽黑客、数据分析师、程序员志愿者响应号召,同步对目标资本的供应链进行信息爬取和交叉验证。
数据如同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入林晚构建的中央数据模型。
仅仅三天,一张盘根错节、触目惊心的资本链条图谱被完整地拼了出来。
每一个被收购的品牌,每一笔被压榨的收购款,每一个虚构的助农故事,都被精准地钉在这张耻辱柱上。
报告发布当晚,农业农村部的官方威博,全文转发了这份民间调查报告,并附言:“技术应当向善,乡村振兴不容投机。报告中提出的算法溯源模型,将作为我国农产品品牌认证的新标准之一。”
风暴从线上刮到了线下。
云南,一个偏远的试点村寨,周执带着他耗费心血写就的《乡村共治促进条例》草案,正在召开一场村民听证会。
“你们这些城里人,坐在办公室里写个条文,就想管我们祖祖辈辈怎么吃饭?”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敲着烟杆,语气里满是质疑。
会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周执没有急于解释法条,而是朝旁边点了点头。
当地合作社的会计走上前来,将一本陈旧的账本连接上投影仪。
一页页账目被投射在幕布上。
“大家看,”周执指着其中一组数字,“这是前年,我们的柑橘大丰收,但中间商过来,说市场上饱和了,价格直接压了三成。我们亏了二十万。”
他又翻了一页:“这是去年,雨水不好,产量下来了,他们又说我们的果子品相差,价格再压两成。我们又亏了十五万。”
他指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亏损明细,声音沉稳而有力:“大伯,不是我们要来管你们。是你们,早就用自己的汗水和亏损,在管着自己的生活。我们今天来,只是想把你们每天都在做、每天都在盼望的事,变成一个谁也夺不走、谁也改不了的规矩。”
全场一片死寂。
片刻之后,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婆颤巍巍地站起来,用力地鼓起了掌。
紧接着,掌声如雷,响彻整个山谷。
而在代码的世界里,最后的革命也已完成。
小柯带领他的技术团队,将“昭品”系统的底层架构,彻底进行了去中心化改造。
系统的核心模块被毫无保留地开源,上传至一个名为“清洁代码库”的全球开源社区。
为了防止任何商业巨头利用开源代码进行二次垄-断,他们设计了一套绝无仅有的“农户数字指纹绑定机制”。
今后,从“昭品”系统上生成的每一份订单,都会生成一个独一无二、可追溯的身份密钥。
任何企业或平台想要接入这个系统,都必须经过产地农户合作社的集体投票授权。
权力,真正回到了农民自己手中。
系统上线首日,全国超过八千个村级合作社完成了在线注册。
有科技媒体用颤抖的笔触写下评论:“这一天,中国农业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初秋的夜晚,凉风习习。
沈昭岐坐在村小的晒谷场上,被一群孩子围着,教他们如何用一部旧手机,剪辑出吸引人的助农短视频。
突然,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起来,是村长有些激动的声音:“……‘昭品’系统已完成最终升级,实现完全去中心化。根据系统协议,创始人权限已于今日十八时自动注销……”
孩子们欢呼起来,沈昭岐却只是笑了笑,平静地合上了面前的笔记本电脑。
他不再是那个手握流量密码的沈老师,也不是那个掌控着巨大商业帝国后台的创始人。
他只是沈昭岐。
远处,村口的老槐树下,秦知语静静地站着。
她没有走近,手里却拿着一份厚厚的信,上面密密麻麻按满了鲜红的手印——那是一封来自全国上百个村庄的联名信,恳请他出任即将成立的“共富学院”荣誉院长。
她只是远远地望着,看着那个被孩子们簇拥在星光下的身影。
沈昭岐仿佛感受到了她的目光,抬头望向夜空。
繁星如织,璀璨无垠,像极了当年直播间里那永不落幕的弹幕。
但他知道,那个需要一场重生才能开口说话的时代,那个需要一个超级英雄来拯救的剧本,都已经彻底过去了。
他收回目光,视线越过欢笑的孩子们,落在了村口那个孤单而坚定的身影上。
一封信,一个职位,一个全新的开始。
这似乎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请求,一个顺理成章的结局。
然而,在他的心里,一个更大胆、也更疯狂的计划,正在悄然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