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带着她那未能满足的好奇心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挫败感离开了。但林眠知道,人力资源部的“关怀”不会就此停止。果然,几天后,一封来自hR部门的邮件悄然抵达他的邮箱,措辞依旧官方而礼貌,主题是“关于员工健康管理与工作效率平衡的补充调研”,附件里是一份更加详细的问卷,其中不乏涉及个人作息习惯、压力来源、甚至家族健康史等敏感问题。
这一次,林眠没有选择沉默或委婉应对。
他直接带着一份文件,走进了人力资源部总监办公室。李敏看到他,有些意外,但很快恢复了职业化的笑容:“林总监,您怎么亲自过来了?是有什么需要吗?”
林眠没有坐下,而是站在她的办公桌前,将手中那份文件轻轻放在桌面上。那是一份装订整齐的体检报告,封面上清晰地印着林眠的名字,以及最近一次的体检日期。
“李总监,”林眠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是我今年的体检报告。各项指标均在优秀范围,没有任何您可能担心的‘健康问题’。”
李敏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她看着那份体检报告,像是被烫到一样,眼神有些躲闪。“林总监,您这是……我们并不是怀疑您的健康……”
林眠没有理会她的辩解,继续用他那平稳的语调说道,目光却锐利地看向李敏:“我的睡眠时间充足,精神状态良好,工作效率,如您所见,也符合甚至超出公司预期。我很好奇,人力资源部在如此‘关怀’我的个人习惯的同时,”
他微微停顿,语气加重了几分,带着一丝冰冷的质疑:“是否也同样统计过,公司那些长期加班、熬夜通宵的员工,他们的体检报告数据如何?他们的离职率、病假率、以及因疲劳导致的工作失误率,又是怎样的?”
“这……”李敏一时语塞,脸上的笑容彻底挂不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慌乱和尴尬。她显然没有准备这方面的数据,或者说,这些数据从来不是hR部门“关怀”的重点。
林眠没有给她组织语言的机会,继续说道,每一个字都像敲在鼓点上:“您关心我是否因为‘健康问题’才需要休息,却似乎忽略了,正是这种‘不健康’的、普遍存在的加班文化,可能正在系统地损害着大多数员工的健康,进而影响公司的长期生产力和人才稳定性。”
他将那份代表着“优等生”健康的体检报告往李敏面前又推了近一寸,仿佛那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hR部门选择性“关怀”背后的荒谬。
“我的工作方式,是基于科学和效率的考量,并且用团队的成绩证明了其有效性。如果人力资源部真正关心员工健康与工作效率的平衡,或许应该将目光从个别人的‘特殊习惯’上移开,去看看那些更普遍、也更严峻的问题。”
说完,林眠不再多看脸色青红交错的李敏一眼,微微颔首,转身离开了人力资源部总监办公室。
他身后,李敏呆坐在椅子上,看着桌上那份刺眼的体检报告,脸上火辣辣的。林眠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剖开了她之前所有看似冠冕堂皇的“关怀”借口。她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不仅能力出众,思维缜密,反击起来更是精准而犀利。他直接将问题的矛头从自己身上,转向了公司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本身,并且用无可辩驳的个人健康数据和团队绩效,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和逻辑的主动权。
这一次,人力资源部踢到了一块真正的铁板。
消息不胫而走。
“听说了吗?林总监直接把体检报告拍hR李总监桌上了!”
“真的假的?为什么啊?”
“好像是因为hR总打听他为什么准时下班,是不是身体有问题,林总监就反问hR关不关心加班的人身体好不好……”
“卧槽!牛逼!直接怼脸啊!”
“说得太对了!天天逼我们加班,谁管我们死活啊!”
林眠这番举动,以及他那句“我每年的体检报告都是优等生”和犀利的反问,迅速在公司内部私下流传开来。这不仅仅是一次个人对hR部门过度探询的反击,更被许多深受加班之苦的员工视为了一次酣畅淋漓的代言。
他在无形中,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反内卷”符号。人们谈论他时,不再仅仅是羡慕他团队的效率和轻松,更带上了一种解气的敬佩。
而人力资源部,经过这次事件,短时间内似乎安静了许多。至少,他们不再试图以“健康关怀”的名义,来旁敲侧击林眠那套工作方法的“特殊性”了。
林眠用一份体检报告和几句直指核心的反问,成功地为自己和团队建立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他知道,这场关于工作方式、效率与健康的博弈还远未结束,但他已经明确地划下了底线——他的方法,经得起任何基于事实和数据的检验,而那些试图用潜规则和模糊关怀来施压的手段,在他这里,行不通。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窗外阳光正好。他看了一眼角落里的懒人沙发,觉得今天或许可以奖励自己一个二十分钟的优质午休。毕竟,保持“优等生”的健康状态,也是需要持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