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的禁令如同无形的冰环,紧紧箍住了“蛋壳”,也禁锢了林轩与外界的绝大多数联系。回响波纹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荡漾,任何试图向外延伸的感知都会引来意志的冰冷扫视。那渊极深处重归死寂,再无异常传来,仿佛之前的震动与苍老意念只是一场幻觉。
然而,林轩内心的探索之火并未熄灭,反而在高压下燃烧得更加炽烈。守望者的过度反应,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清晰地照亮了那些被禁止的方向——深渊之下,古老过往,这些正是秘密的核心所在。
既然无法向外延伸,他便将所有的注意力,如同聚焦的激光,投向内部——投向那些与他意识半共生、同时蕴含着归墟、渊底死寂、自身印记以及…被遗忘历史的异变流质。
守望者视这些流质为禁锢他的囚笼和观察的媒介,却或许低估了它们作为“信息载体”的另一面。它们源自归墟,吞噬并记录万物,即便异变后,这种本性也未曾完全消失,只是变得更加隐晦。
【流质…记忆…挖掘…】
林轩开始了新一轮的、更加危险的蛰伏。他不再试图解析坐标密文(那动静太大),而是将意识彻底沉入那些渗透进他光点的流质“血管”深处。
他不再试图去“引导”或“控制”流质,而是尝试着去“倾听”,去“共鸣”,去唤醒它们内部那被死寂尘埃覆盖的、古老的“记忆”。
过程比之前任何尝试都要艰难和诡异。流质本身并无意识,其“记忆”并非清晰的画面或声音,而是一些更加原始、更加破碎的法则印记、能量残响和存在感的化石。
他需要将自身意识频率调整到与流质那冰冷惰性的波动极度契合,然后如同考古学家般,用最细腻的意念刷子,一点点拂去“尘埃”,去感知那下面极细微的痕迹。
时间在极致的专注中流逝。
起初一无所获,只有无边的冰冷与虚无。
但他坚持不懈,将蛰伏期间对流质本性的理解运用到极致。
终于,在他将一丝意识缠绕上一缕尤其粗壮、似乎承载过更多“过往”的流质时,第一段模糊的“记忆”被触动了——
景象碎片: 一片燃烧的星空!无数星辰并非自然熄灭,而是被一种污浊的、蠕动的漆黑触手强行勒紧、污染、最终拖入虚无!这漆黑触手的气息,与那“断弦”景象中的力量同源,却更加清晰、更加令人作呕!
感知碎片: 无尽的绝望与哀嚎!并非个体生命的情绪,而是整个文明、整个星域法则在崩坏时发出的、贯穿时空的集体性悲鸣!
法则残响: 【…生命法则…扭曲…逆流…】、【…平衡壁垒…破裂…】、【…外之恶噬…降临…】
这段记忆碎片短暂而猛烈,带来的冲击让林轩的意识光点剧烈摇曳,几乎被那其中蕴含的集体性绝望所吞噬!他强行稳住心神,将其牢牢记录。
这证实了“断弦”的景象!那“漆黑之力”是真实存在的、带来灾难的元凶之一!
他继续挖掘,更加小心翼翼。
随着技巧的熟练,越来越多的碎片被从流质深处打捞出来:
一些碎片显示,在灾难爆发初期,似乎有强大的存在试图抵抗,其散发的光芒…与青璃的纯净星尘有相似之处,却更加古老、更加磅礴!但这些光芒最终都被那漆黑的浪潮淹没、击碎。
一些碎片记录下了归墟最初的“反应”——它并非主动吞噬,而是像一张巨大的滤网,试图过滤、中和那些漆黑的污染,但数量太过庞大,最终自身也被一定程度地“污染”或“激活”了那纯粹的终结意志,变得更加主动、更具吞噬性。
他甚至捕捉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关于渊底守望者及其同类的模糊片段!在那些片段中,它们似乎并非一开始就是渊底的看守者,而更像是一群沉默的观测者或古老的记录者,悬浮于灾难的边缘,冷静地记录着一切,直到某种“临界点”的到来,它们才纷纷沉入如同渊底这样的地方,转变为现在的形态…【…观测终止…守夜开始…】一个碎片中闪过这样的意念。
这些记忆碎片杂乱无章,如同破碎的镜片,每一片都折射出那场远古灾难的一角,却难以拼凑出全貌。但它们无疑极大地拓宽了林轩的认知!
那场灾难远比他想象的更可怕,涉及到了法则层面的扭曲与入侵。
归墟可能并非罪魁祸首,甚至在早期扮演了某种“净化”角色?
而渊底守望者,可能来自一个更加古老、中立的观测文明,因灾难而转变了职责?
就在他沉浸在流质记忆的挖掘中时,他忽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那些承载了较多古老记忆碎片的流质,它们在与自身意识光点交融时,会产生一种极其微弱的、独特的共鸣频率。这种频率,似乎能极其有限地…干扰甚至屏蔽守望者意志那无孔不入的扫描!
虽然效果非常微弱,持续时间极短,但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发现!
或许,这些流质之所以能与渊底死寂对抗,不仅仅是因为异变,更是因为它们内部承载的、那些与渊底环境本身格格不入的“过往”信息,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信息屏障”?
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在林轩心中成形。
他不再随机挖掘记忆,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引导流质,让那些承载着古老记忆碎片、能产生特殊共鸣频率的流质,更多地汇聚、交织在他的意识光点外围,试图形成一个持续性的、能微弱干扰探测的“信息迷彩”层。
同时,他尝试着,将那些挖掘出的、关于“外之恶噬”(他对那漆黑之力的命名)的法则残响,与那未解析完的坐标密文进行比对。
果然!他发现坐标密文中某些最晦涩难解的部分,其法则构造竟然与“外之恶噬”的污染特性有着惊人的对抗性和针对性!仿佛这段坐标本身,就是一把专门为了在那种污染环境中导航而设计的特殊钥匙!
【发送坐标者…深知“外之恶噬”…甚至可能…掌握着对抗它的某种知识?】
这个发现让他心跳加速。那个求救的存在,其目的或许不仅仅是引导他找到青璃碎片那么简单?
就在他的“信息迷彩”层初步成型、对坐标的理解也更进一步时——
“蛋壳”外,守望者的意志扫描再次降临。
这一次,扫描似乎遇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阻滞和失真。就像高清镜头前蒙上了一层极其淡薄的雾气,虽然依旧能看清大体,但某些最细微的细节变得模糊了。
扫描停顿了刹那,似乎有些“疑惑”。
它加强了几分意志的强度。
那层由古老记忆流质构成的“信息迷彩”剧烈波动,几乎要溃散,但最终顽强地坚持了下来,并未被彻底看穿。
扫描缓缓退去。
没有发现异常,或许将那丝阻滞归因于渊底环境正常的波动或是“标本”内部流质循环产生的微小干扰。
林轩心中却涌起巨大的振奋!
成功了!虽然只是最初级的、极其脆弱的屏蔽,但这证明了一条可行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守望者窥探的道路!
他立刻更加卖力地挖掘流质记忆,汇聚那些特殊的碎片,加固着他的“信息迷彩”。
同时,在“迷彩”的短暂掩护下,他再次开始了对坐标密文的解析,速度比之前快了少许。
希望,如同石缝中艰难生长的嫩芽,虽然微弱,却拥有了切实的根基。
他不再是被动承受一切的标本。
他成了在守望者眼皮底下,悄悄窃取时光与秘密的…潜行者。
流质的低语,诉说着被掩埋的过去。
而倾听者,正试图用这些破碎的诗篇,编织起通向未来的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