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警系统提示科研中心升级完成的声音在夏宇脑海中骤然响起时,他正立于红锚造船厂的制高点,目光紧锁着远处海面上试航归来的“潜龙一号”。他赶紧在脑海打开系统光幕,只见制造界面里,“卫星制造发射技术”与“核武器”的图标亮得刺眼——这标志着“遮天之手”已具备撬动世界格局的潜力,但夏宇心中清楚,此刻绝非亮出底牌的时机。
“研究中心已突破卫星与核弹技术,可这是最后的威慑,绝不能轻易暴露。”他转头对身旁的白飞飞与娜塔莎说道,视线仍未离开脑海中光幕上的技术参数,“就像猎人不会在猎物进入射程前举起猎枪,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先搭好自己的猎场。”
夏宇选定的“猎场”,是卡隆国。
这个位于非洲西海岸的小国,政府控制力薄弱、部落林立,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深水良港——红锚造船厂所在的港口虽地处偏僻,经“遮天之手”改造后,也已成了一处优质港。更关键的是,卡隆国如今经济混乱、总统平庸、根基松动,正急需外部力量扶持,这恰好给了夏宇可乘之机。
“控制卡隆国,不能来硬的。”夏宇在地图上圈出卡隆国首都与几处战略要地,“直接武装占领只会引来联合国与大国干涉,我们现在还扛不住。要像藤蔓那样,慢慢缠上去,让他们离不开我们,最终彻底依附。”
经众人商议,计划分三步走:
1. 经济渗透:“遮天之手”旗下公司以“投资”名义进入,在卡隆国修建公路、医院与学校,尤其在部落聚居区,用基础设施换取酋长支持;同时垄断粮食、电力、金融等领域,将其经济命脉攥在手中。
2. 军事扶持:为总统的政府军提供先进武器与军事顾问,助其打压反政府武装,但核心装备的维护权牢牢握在“遮天之手”手中;同时在部落招募青壮年组建“保安队”,明面上守护矿区与公路,实则培养忠于自己的武装。
3. 政治绑定:借经济援助与军事支持,安插亲信进入卡隆国政府要害部门,逐步架空总统权力;再利用部落矛盾让各方势力相互制衡,最终使其只能依赖“遮天之手”维持平衡。
计划落地后,行动迅速铺开。卡隆国偏远部落中出现了“遮天之手”成员的身影,他们与当地酋长协商,承诺援建各类基础设施,只提了些“小要求”。起初酋长们仍有犹豫,可当崭新的太阳能发电站立起、主干道铺上沥青,无数当地人找到工作后,“来自东方的投资者”很快成了部落里的夸赞对象。
总统府内,卡隆国总统捧着夏宇派来的军事顾问提交的训练计划,看着仓库里比邻国先进一代的装甲车,笑得合不拢嘴。他以为自己找到了最可靠的盟友,却没察觉政府大楼的通讯系统早已被红警基地的技术人员悄悄换了芯——他与部落酋长的每一次密谈,都一字不落地传到了夏宇耳中。
红锚造船厂的扩建也在暗中推进。原本的船坞旁,新的地下设施正悄然挖掘,这里未来将成为卫星发射井的伪装;厂区深处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依照红警系统的技术资料,开始研发适用的小型核反应堆——虽非武器,却能为整个基地供能,也为未来的核武器储备筑牢技术基础。
张强偶尔会去卡隆国部落访问。他穿着当地传统白袍,坐在篝火旁听酋长讲古老传说,看孩子们围着新修的学校奔跑。没人知道这个年轻“投资者”心里的盘算,大家只记得,是他带来了电、带来了粮食,也带来了久违的和平。
“这样的日子,能持续多久?”白飞飞望着远处部落的灯火,轻声问道。
“只要我们足够强,就能一直持续下去。”夏宇的目光望向夜空,仿佛能穿透云层看见未来,“等卡隆国彻底成了我们的地盘,卫星能在这发射,核弹能在这储备,到时候谁想动我们,都得好好掂量掂量。”
卡隆国的控制进度与“遮天之手”的发展同步攀升。夏宇明白这个过程或许漫长,但他有的是耐心。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想真正立足,光有先进武器远远不够——必须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土地,一个能让“遮天之手”安然成长的“巢穴”。而卡隆国,正是他为自己、为这个组织精心挑选的地方。
夜色渐深,红锚造船厂的灯光与卡隆国部落的篝火遥遥相望,仿佛在无声预示:一个属于“遮天之手”的新时代,正在这片古老的非洲土地上,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