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老宅的木窗,在铺着绒毯的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英台坐在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相册,指尖轻轻拂过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年轻男女穿着婚纱礼服,眉眼间的笑意与她和胤禛如今的模样渐渐重叠。
“又在看这张照片?”胤禛端着两杯热茶走过来,将其中一杯递给英台,掌心的温度透过瓷杯传过来,暖了英台微凉的指尖。他在旁边的藤椅上坐下,目光落在相册上,眼底满是温柔,“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它时,你说像极了我们上一世的模样。”
英台抿了口热茶,笑着点头:“是啊,现在看还是觉得像。说不定我们上一世,就是这样在一个小镇上,安安稳稳过了一辈子。”她翻到下一页,照片里是他们刚结婚时的模样,胤禛穿着西装,她穿着白色婚纱,站在西湖断桥边,背景里的柳枝还带着新绿。“你看这张,那时你还说,要每年都带我来断桥,看看不同季节的风景。”
胤禛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后来我们确实来了,春天看柳,夏天看荷,秋天看桂,冬天看雪。只是现在腿脚不如从前,也走不动那么远的路了。”他伸手握住英台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她手背上的细纹——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却也见证了他们相守的时光。
英台摇摇头,反握住他的手:“没关系,现在这样也很好。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看看老照片,聊聊以前的事,比什么都好。”她想起在清朝时的日子,那时总是提心吊胆,生怕一场宫廷斗争就会让他们分离,哪像现在,只有岁月的安稳和彼此的陪伴。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胤禛起身去开门,回来时身后跟着一个年轻女孩——是他们的孙女,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爷爷奶奶,我来看你们啦!”女孩笑着走进来,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这是我亲手做的桂花糕,你们尝尝,看有没有奶奶当年做的味道。”
英台看着食盒里金黄的桂花糕,眼睛亮了起来:“好孩子,有心了。”她拿起一块,轻轻咬了一口,甜而不腻的香气在口中散开,与记忆里四阿哥府的味道渐渐重叠。“味道很好,和我当年做的很像。”
女孩坐在英台身边,挽着她的胳膊,好奇地问:“奶奶,您以前总说,您和爷爷有一段很特别的缘分,到底是什么呀?”
英台看向胤禛,两人相视一笑。胤禛伸手摸了摸女孩的头,缓缓开口:“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爷爷还是清朝的一个阿哥,奶奶是……”他将他们在清朝的经历,像讲故事一样慢慢道来,从木兰围场的初遇,到四阿哥府的相守,再到断桥边的生死对决,最后回到现代的重逢。
女孩听得入了迷,眼睛里满是惊讶:“哇,爷爷奶奶的故事也太神奇了吧!就像电视剧一样!”她看着英台脖子上的双鱼玉佩,“那这个玉佩,就是当年见证你们缘分的信物吗?”
英台点点头,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是啊,就是它。当年在清朝,它保护了我们,现在跟着我们到了现代,也一直陪着我们。”她将玉佩摘下来,轻轻放在女孩手里,“你摸摸,它还是和以前一样温润。”
女孩小心翼翼地捧着玉佩,眼神里满是珍视:“真好看,也很有意义。爷爷奶奶,你们一定要好好保管它,以后还要讲更多你们的故事给我听。”
夕阳西下时,女孩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英台和胤禛坐在院子里,看着天边的晚霞,久久没有说话。院子里的桂花树开得正盛,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与记忆里四阿哥府的桂花香渐渐融合。
“时间过得真快啊,”英台轻声感叹,“转眼我们都老了,孩子们也都长大了。”
胤禛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不管时间过得多快,我都会一直陪着你。从清朝到现代,从年轻到年老,我都不会放开你的手。”他抬头看向天边的晚霞,仿佛看到了当年在清朝时,他们一起在四阿哥府看晚霞的模样,“还记得吗?那时候你说,希望我们能像这样,一直看下去,看遍所有的晚霞。”
英台点点头,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记得,我一直都记得。现在我们做到了,我们一起看了这么多年的晚霞,以后还会一起看下去。”
暮色渐浓,胤禛扶着英台起身,慢慢走进屋里。客厅里的灯亮着,暖黄的光线照亮了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照片里的一家人笑得格外开心。英台看着照片,心里满是满足——这一世,她不仅找到了跨越七世的爱人,还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夜深了,英台躺在床上,胤禛轻轻为她掖好被角。她看着胤禛的眼睛,轻声说:“山伯,谢谢你。谢谢你跨越七世找到我,谢谢你陪我走过这么多日子。”
胤禛低头在她额头上轻吻了一下,语气温柔:“傻瓜,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真正的相守。以后的日子,我们还要一起走下去,直到岁月的尽头。”
英台闭上眼,嘴角带着笑意。她知道,不管未来还有多少岁月,胤禛都会一直陪着她,就像那枚双鱼玉佩一样,永远守护着他们的缘分,永远见证着他们的幸福。而这段跨越七世的爱情故事,也会在时光的长河里,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