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台从虫洞归来,胤禛那颗曾被冰霜包裹的心,便彻底化作了绕指柔。往日里府中上下敬畏的“冷面王爷”,如今成了英台身边最贴心的守护者——晨起时必亲手为她递上温好的茶水,处理公务时总将英台的软榻设在书房近旁,连晚膳时都要盯着她多添半碗饭,那份毫不掩饰的偏爱,如春日暖阳般洒满四爷府的每个角落,却也悄悄灼痛了府中一位侧妃的眼。
这位侧妃苏氏,出身江南书香门第,初入府时因一手娟秀的簪花小楷、一口软糯的吴侬软语,曾得胤禛几分薄待。那时的胤禛虽不热络,却也会在她奉上亲手抄写的佛经时,温言赞一句“有心了”;逢年过节,该有的赏赐也从不少她半分。可自英台入府,这一切都变了——胤禛的目光再未在她身上多做停留,府中大小事宜皆以英台的意见为准,连宗室宴席上,康熙都屡次当众称赞英台的才智,将她视作大清的贤内助。苏氏看着英台如日中天的声望,再想想自己如今在府中如同“透明人”的处境,心中的妒火便如藤蔓般疯长,日夜啃噬着她的理智。
这日傍晚,苏氏路过书房,见窗内烛火通明,英台正埋首于一叠厚厚的账本中,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滑动,时而蹙眉思索,时而提笔标注——她早已打听清楚,英台这是在为京西夜市新增商户名单做最后的核对,连晚饭都只让侍女送了些点心垫肚子。看着英台专注的模样,苏氏眼底闪过一丝阴翳,一个歹毒的念头悄然成型。
她悄悄退至僻静处,唤来自己的心腹侍女,又从袖中取出一小包白色粉末,压低声音叮嘱:“这是从宫外药房寻来的安神药,你想办法混进英台福晋的参汤里。记住,剂量要少,莫要被人察觉。”那侍女虽有犹豫,却架不住苏氏的威逼利诱,最终还是颤抖着接过了药粉。苏氏看着侍女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药虽无剧毒,却能让人日渐精神萎靡,长期服用更是会损伤气血。她要让英台慢慢失去往日的神采,要让胤禛看到一个“日渐憔悴”的英台,届时她再在旁稍加挑拨,说不定就能重新夺回胤禛的关注。
入夜后,侍女端着一盏温热的参汤走进书房,轻声道:“福晋,夜深了,您快趁热喝了参汤暖暖身子吧。”英台正为一笔商户租金的核算皱眉,闻言只抬了抬头,接过参汤便一饮而尽,丝毫未察觉异样——她从未想过,府中竟有人会对自己下此毒手。
夜半时分,英台突然被一阵剧烈的头晕惊醒,浑身酸软无力,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眼前的帐幔更是旋转个不停。她想唤人,喉咙却像是被堵住一般,只能发出微弱的呻吟。恰在此时,胤禛处理完政务回房,见英台脸色苍白如纸,呼吸也有些急促,顿时慌了神,一把将她搂进怀里,声音都带着颤抖:“英台!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见英台说不出话,他当即厉声吩咐暗卫:“快!传太医!立刻!”
太医连夜赶来,为英台诊脉时脸色愈发凝重,片刻后才起身对着胤禛躬身道:“四爷,福晋体内有安神药的残留痕迹。此药剂量虽轻,却已伤及脾胃气血,若再晚些察觉,后果不堪设想。如今需即刻用药调理,且务必静养,切不可再误用此药。”
“安神药?”胤禛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中的担忧瞬间被怒火取代,“府中饮食向来严谨,怎会出现安神药?给我查!彻查!”暗卫们不敢耽搁,连夜对府中上下进行排查,不过两个时辰,便将那名投药的侍女带到了胤禛面前。侍女哪里见过这般阵仗,一见到胤禛冰冷的眼神,当即吓得瘫倒在地,哭着将苏氏指使自己投药的事情全盘托出。
“好,好得很!”胤禛听完,怒极反笑,手中的茶杯被他重重摔在地上,碎片四溅,“传我命令,将苏氏禁足于西郊偏院,即日起不许任何人探视,府中供给只按最低份例发放!”一旁的管家虽想求情,却被胤禛眼中的杀意吓得不敢出声——他从未见过四爷如此震怒,那眼神,仿佛要将苏氏生吞活剥一般。
次日清晨,英台醒来时,见胤禛正坐在床边,眼中布满红血丝,下巴上也冒出了青色的胡茬,显然是一夜未眠。她伸出手,轻轻抚上胤禛的脸颊,轻声劝道:“此事也怪我太过大意,未曾提防府中人。苏氏许是一时糊涂,禁足几日让她反省便好,不必太过苛责。”
胤禛却紧紧握住她的手,将她的手贴在自己的脸颊上,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糊涂?她这是想害你性命!英台,你知不知道,昨夜看到你那般虚弱的模样,我有多害怕?我再也承受不起失去你的滋味了。”他顿了顿,眼中满是疼惜,“往后府中所有饮食,必先让太医查验无误才能送到你面前;你出行时,我会派双倍的暗卫护送;就连苏氏禁足的偏院,我也会派专人看守,绝不让她再有任何机会伤害你。谁敢伤你分毫,我定让他付出血的代价!”
此事很快便传到了康熙耳中,内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禀报完毕后,康熙只是放下手中的奏折,淡淡对身旁的总管太监道:“四爷府中的内务,让胤禛自己处置便好,不必插手。”话虽如此,当日午后,内务府便送来了一大批滋补药材,从长白山的野山参到深海的珍珠粉,皆是罕见的珍品——康熙虽时常打趣胤禛如今成了“妻奴”,却也明白,这份近乎偏执的护妻执念,正是英台能安心留在大清、留在胤禛身边的最大底气。
自那以后,胤禛对英台的呵护更是到了极致。英台在书房核对账目,他便坐在一旁处理公务,时不时为她添一杯热茶;英台想去夜市查看,他便亲自陪同,全程将她护在身侧,不让任何人靠近;就连夜里睡觉,他都要将英台紧紧搂在怀里,仿佛一松手,她就会再次消失在时空裂缝中。府中上下都看在眼里,私下里虽会悄悄议论几句“四爷如今真是变了性子”,却也打心底里羡慕英台能得此深情。
昔日那个冷面冷心、连对亲生子女都少有温情的胤禛,彻底成了英台的“专属守护者”。有人问他:“四爷,您如今这般看重福晋,难道不怕旁人说您‘宠妻灭妾’吗?”胤禛却只是淡淡瞥了那人一眼,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英台是我的妻子,是我此生唯一的牵挂。别说只是‘宠妻灭妾’,便是要我为她放弃这王爷之位,我也心甘情愿。在我心中,她比江山更重。”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病榻前,胤禛正小心翼翼地为英台掖好被角,指尖划过英台的脸颊时,满是疼惜;窗外,暗卫们正沿着院墙严密巡查,脚步轻得如同猫鼬,却将整个四爷府守护得如同铜墙铁壁。玉佩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晕,像是在为这份“护妻如命、情根深种”的深情,送上无声的祝福。
虫洞的痕迹早已在时光中消散,只留下四爷府中的温情与安稳。苏氏的嫉妒,不过是人性阴暗面的一段小小插曲,却让胤禛与英台的感情在经历考验后愈发牢固。从昔日的相敬如宾,到如今的生死相依;从朝堂上的同心谋政,到府中的朝夕相守,这份跨越了时空的爱情,早已成为大清盛世中最动人的一抹亮色,而胤禛那句“她比江山更重”的誓言,也在岁月中沉淀为最深情的告白,让皇室的温情多了几分烟火气的真实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