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的手指抠进岩缝,指尖碰到一块硬物。他用力一拽,蓝紫色的石头被扯了出来,表面沾着灰土,但光亮没被盖住。
他把矿石塞进密封袋,随手放进背包。袋子已经鼓了,里面躺着七八块大小不一的石头,每一块都带着那种特别的光泽。
“还挖吗?”苏珊抬头问。
“再找十分钟。”陈浩抹了把脸上的汗,“天快黑了,得往回走。”
娜娜站在旁边,探测仪屏幕闪了一下。“北坡区域信号持续减弱,新矿源可能性低于百分之十。”
“那就收工。”卡尔拄着金属杆站起来,脚踝还在疼,但他没说。
四人原路返回。来的时候是冲着矿去的,走得急;现在包里装满了东西,每一步都沉。路上歇了三次,每次娜娜都会扫一眼他们的体温和心率,确认没问题才继续走。
到基地门口时,天边只剩一道暗红。
门自动开了,识别系统嘀了一声。他们把密封箱放进洁净区,脱掉外层衣服扔进消毒柜。没人说话,动作却很齐,像是练过很多遍。
陈浩靠墙站了一会儿,肩膀塌下来。他摸了摸后背,那块伤已经结痂,碰一下还有点刺。胖的好处是肉多,摔地上不容易骨折,坏处是喘得比别人快。
“我先清点。”娜娜拿起扫描仪,打开密封箱。
其他人围过去。灯光从头顶照下来,矿石的颜色更明显了。最大的一块跟拳头差不多,最小的只有指甲盖大。
娜娜一块块扫。屏幕上跳出数据,纯度、密度、结构完整性,一行行往上跳。
“可精加工三块。”她说,“其余适合试样。”
“不够做枪。”卡尔说。
“也没打算做枪。”陈浩接过话,“先解决吃饭问题。”
“锅早该换了。”苏珊点头,“上次煮面,底差点烧穿。”
“铲子也脆。”卡尔晃了晃手里的工具袋,“上回挖土,柄直接断了。”
娜娜调出数据库,投影在墙上。画面一闪,出现几百种器具模型。她按材料参数筛选,最后留下六个。
“双层饭盒。”她指着第一个,“耐热抗摔,适合日常使用。”
“水壶呢?”陈浩问。
“模块化设计,可拆洗。”她切换画面,“这个能防烫,外壳用矿石粉末涂层。”
“听起来像广告。”卡尔笑了。
“我说的是功能。”娜娜没笑,但语气没变。
“那就先做个饭盒试试。”陈浩拍板,“万一不行,也不亏。”
“还得测试延展性。”娜娜补充,“矿石硬度高,但延展系数低,直接压模可能裂。”
“那你打算怎么弄?”
“先研磨成粉,混合基础金属,做成复合板材。”她说,“需要工坊设备支持。”
“明天就能用。”陈浩看时间,“预约系统还能抢到上午时段。”
“我第一个班。”卡尔举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你脚呢?”
“不影响站俩小时。”他说,“再说,我想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有多结实。”
苏珊翻出记录本,开始列清单。“要登记每块矿石的编号和用途,不然以后乱。”
“你记吧。”陈浩递笔,“我管分工。”
娜娜把方案传到制造终端,进度条跑完,显示“待执行”。她关掉投影,站回原位。
“数据都存好了。”她说,“随时可以开工。”
房间里安静下来。灯是亮的,外面天已经黑透。风吹不到这里,空气里有股淡淡的机油味。
陈浩坐到椅子上,腿有点抖。这一天走了快三万步,大部分时间背着最重的包。他低头看鞋,鞋尖裂了道口子,泥还没擦干净。
“我们真把矿带回来了。”苏珊忽然说。
“嗯。”陈浩应了一声。
“不是全埋了。”
“没埋。”
“也不是白跑一趟。”
“当然不是。”他抬头,“至少饭盒能换新的。”
卡尔靠着桌子,手里捏着空采集袋。他把袋子折成小方块,塞进裤兜。“下次别选那么陡的地方。”
“下次?”陈浩笑,“你还想去?”
“不去谁给你扛包?”
“你可以躺着指挥。”
“那多没劲。”
娜娜走到窗边,看了看外面。“气象数据显示,未来七十二小时无强降雨。”
“意思是不会再塌?”
“概率低于百分之五。”
“听到了吗?”陈浩看向其他人,“我们可以慢慢干。”
“饭盒之后做什么?”苏珊问。
“看情况。”陈浩说,“要是做得顺,做个全套炊具。”
“碗也要抗摔。”卡尔强调,“上次那个一碰地就碎。”
“加厚边缘。”娜娜记录,“建议底部嵌入缓冲层。”
“听着像给碗穿鞋。”苏珊笑。
“实用性优先。”娜娜说,“不是美观。”
“但我们也不想天天吃灰。”陈浩说,“要是饭盒漏了,菜汤流一身。”
“密封测试必须做。”娜娜点头,“第一次成品需进行三项检测:耐热、抗摔、密封性。”
“摔多高?”
“两米。”
“拿我去试?”卡尔问。
“用模拟体。”娜娜回答,“但真人数据也可参考。”
“我还以为我能派上用场。”
“你已经在了。”陈浩站起来,“没有你那一撬,第一块矿都出不来。”
“我是歪打正着。”
“歪打也得有力气。”苏珊合上本子,“你当时可是单手掀开半吨石头。”
“那是斜坡。”
“总之算你的功劳。”陈浩拍他肩,“明天开工,你是监工。”
“监工要有特权。”
“特权就是第一个用新饭盒。”
“行。”卡尔点头,“我要求饭盒能装两份米饭。”
“加大款。”苏珊说,“你当是饭桶?”
“我饭量大。”
“那就做两个型号。”娜娜补充,“标准型与加大型,模具可调节。”
“机器人比人懂人。”卡尔感叹。
“我只是分析需求。”娜娜说,“你们说了这么多,等于自己定了规格。”
陈浩走到门口,看了眼工坊方向。灯还灭着,但预约系统里,时间段已经被锁住,写着“设备调试中”。
“明早八点。”他说,“别迟到。”
“我七点就到。”卡尔说,“我要盯着第一批料进去。”
“你不怕睡过头?”
“怕,但我设五个闹钟。”
苏珊收拾包,把记录仪放进去。“我也早点来,拍下第一件成品。”
“拍照前先检查质量。”娜娜提醒,“不合格品不能记录为成功案例。”
“我知道。”苏珊拉上拉链,“但我还是想拍。”
“理解。”娜娜说,“情绪价值也是价值。”
“哇。”陈浩抬手,“机器人学会讲人话了。”
“陈述事实。”她停顿一秒,“只是用了你们常用的表达方式。”
“凡尔赛得挺自然。”
“我不懂这个词。”
“意思是装低调。”
“我没有装。”娜娜看着他,“我只是说出了计算结果。”
“行行行。”陈浩摆手,“你说啥都对。”
他转身走向生活区。“我先洗澡,明天早起。”
“热水够吗?”苏珊问。
“够。”娜娜回答,“储水系统正常,温度稳定在四十二度。”
“刚好。”卡尔活动脚踝,“我也去冲一下。”
“你慢点。”苏珊提醒,“别又滑倒。”
“这回我扶着墙。”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苏珊回头看了眼娜娜。“你也休息吧。”
“我不需要休息。”娜娜说,“我可以整夜运行。”
“但你可以站着不动。”苏珊笑,“那就当休息了。”
门关上,屋里只剩娜娜一个人。
她走到桌边,重新打开制造终端。进度条静止在“待执行”,但她又调出一遍材料参数,核对第三次。
陈浩洗完澡出来时,看见她还在。
“还没完事?”
“确保无误。”她说,“第一次制作,不能出错。”
“你比我们都紧张。”
“这不是紧张。”她说,“是流程要求。”
“好吧。”他靠在门框上,“那你忙,我睡觉了。”
“晚安。”娜娜说。
他愣了一下。“你还知道说这个?”
“系统内置日常用语库。”她说,“包括‘你好’‘谢谢’‘对不起’‘晚安’。”
“有没有‘滚蛋’?”
“有。”她回答,“但在当前语境下不合适。”
“真遗憾。”他笑着摇头,“我觉得有时候挺合适的。”
他转身走开,脚步声渐渐远了。
娜娜关闭终端,站在原地。灯没关,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很直,一动不动。
几分钟后,她重新打开系统,把“双层保温饭盒”的图纸又检查了一遍。
材质比例正确。
模具尺寸匹配。
安全阈值达标。
她点击保存,再次确认预约时间。
八点整,工坊设备将启动预热。
她站在那里,等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