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则加大了“实战演练”的强度,不过对手从固定的木桩、剑影,变成了他召唤出的、各种形态的“洪荒凶兽”虚影(威力控制在金仙级),锻炼崽崽的临场反应和战斗意识。他一边操控凶兽虚影扑向崽崽,一边在旁边大声“科普”:“崽崽看!这种长得花里胡哨的(指着一只幻影孔雀),最会迷惑人心!还有这种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指着一只幻影九尾狐),一肚子坏水!千万不能光看外表!”
崽崽拿着他的小木剑,奋力与“凶兽”搏斗,小脸绷得紧紧的,虽然觉得三父说的好像有道理,但又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太上老子则更加专注于为崽崽夯实根基,用九转金丹和各种天材地宝为他洗涤肉身、凝练元神,同时将那海量的功德之力更加系统地引导,融入他的《万源归流基础法》中,使得崽崽的修为在不知不觉中朝着太乙金仙的门槛稳步迈进。
在这般密集的“关爱”与“培养”下,崽崽确实变得更加强大了,小胳膊小腿儿都结实了不少,施展起法术来也更有模有样。但他偶尔还是会感到一丝困惑,为什么父亲们突然这么紧张?好像外面到处都是坏人一样?他明明遇到了很多好人呀,比如女娲姨姨,后土姨姨,接引准提叔叔,还有……金蝉子哥哥。
想到金蝉子,崽崽就会从自己的储物袋里拿出那颗金蝉子当时紧紧攥着的灵果(他一直没舍得吃,用灵玉盒保存着),看着果子发呆。他觉得金蝉子哥哥看他的眼神,和父亲们、姨姨们都不一样,和萌宠们也不一样,那种亮亮的,带着点害羞和舍不得的眼神,让他心里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有点暖,又有点痒痒的。
这天夜里,崽崽抱着灵玉盒,在四不相身边睡着了。睡梦中,他仿佛又回到了那片苦竹林边的泉眼,金蝉子哥哥穿着月白色的衣服,对他温柔地笑着,递给他一杯甘甜的泉水……
守在殿外的三清,神念感知到崽崽梦中无意识翘起的嘴角,以及那微不可闻的呓语“金蝉子哥哥……”,再次集体陷入了沉默。
元始天尊捏碎了第三块玉简。
通天教主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去西方灵山“切磋”一下。
太上老子默默地又开了一炉更加高阶的“清心净神丹”。
昆仑山的“护崽保卫战”,任重而道远。而远在西方,正在苦竹下打坐,却因心绪不宁而屡次失败的金蝉子,莫名地连续打了几个喷嚏,背后一阵发凉。他茫然地抬头望天,浅金色的眸子里满是不解,只觉得最近修炼,似乎格外艰难,道心总是难以平静。
时光如水,静静流淌。昆仑山在三位老父亲对崽崽“过度保护”与“填鸭式培养”交织的复杂氛围中,又过去了一段岁月。崽崽李玄初的修为日益精进,在无数资源堆砌和自身混沌归一道路的特性下,已悄然触及太乙金仙的门槛,只差一个契机便能稳稳踏入。他的萌宠军团们也各有成长,气息越发凝练浑厚。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常之下,一股无形的压力却如同逐渐汇聚的乌云,笼罩在三位道尊,尤其是太上老子和元始天尊的心头。
三清乃盘古正宗,天生大功德、大气运,自化形之日起便知晓自身肩负着成就混元道果的使命。鸿钧道祖三次讲道,已将斩三尸成圣之法阐述清楚,他们也都已顺利斩出善、恶二尸,修为臻至准圣巅峰。可那最为关键的第三尸——“自我执念之尸”,却如同镜花水月,始终难以触摸,更遑论斩出。
成就混元圣位,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力积累和道行感悟,更需要那冥冥中的“成圣机缘”,一道引动自身大道与洪荒天道共鸣的契机。这机缘是什么?在哪里?无人知晓。
八景宫中,丹香依旧,但端坐云床的太上老子,眉宇间却少见地萦绕着一丝难以化开的沉郁。他面前虚空生灭,演绎无穷道理,推演天机,试图从那纷繁复杂的命运长河中,窥见一丝属于自己的成圣之机。然而天机混沌,前路茫茫,纵使他修为通天,亦感到无从下手。那无为淡然的心境,也因这关乎道途根本的关卡,而泛起了涟漪。
玉虚宫内,元始天尊面沉如水。他性情高傲,自诩盘古正统,理当率先成圣,光耀门楣。可如今卡在这最后一步,迟迟不得寸进,让他心中焦躁不已。他不断复盘自身所学,梳理玉清仙法,试图找出缺失或不足,却依旧一无所获。那种有力无处使,有路看不见的感觉,对于事事追求完美、掌控欲极强的元始天尊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煎熬。
相比之下,通天教主反倒显得洒脱一些。他性子直率,剑心通明,虽也渴望成圣,但更信奉“一剑破万法”,觉得时机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强求反而不美。他更多的时间还是花在演练剑阵和逗弄崽崽上,只是偶尔看到兄长们凝重的神色,才会收起玩笑之心,默默思索
这一日,太上老子将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唤至八景宫。三清对坐,气氛比往日沉闷许多。
“大兄,可是有所得?”元始天尊率先开口,眼中带着一丝希冀。
太上老子缓缓摇头,声音带着一丝缥缈:“天机晦涩,难觅其踪。吾之大道,在于无为,在于自然,在于生生不息。然此机何在?是立教?是功德?还是其他?”他推演过立教,但感觉并非完全契合;功德他亦不缺,盘古开天遗泽尚在,却也无法直接引动成圣契机。
元始天尊眉头紧锁:“吾之玉清之道,阐述天机,教化众生,秩序井然。然立教之机未至,教化之功亦需依托……莫非也要如女娲师妹那般,行那造化之功?”他自觉与造化之道并不完全相合。
通天教主挠了挠头:“我的上清之道,截取一线生机,有教无类,倒像是该立一大教,广收门徒,传我道统。可这立教的引子又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