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在星洲站停靠时,车窗外飘着细密的冻雨。
叶修拎着行李挤下车厢,站台上的人潮如开闸的洪水般涌动。
1997年的春运大潮里,穿军装的身影格外醒目——有个背着编织袋的老农突然拽住他衣袖:\"解放军同志,去武昌的票在哪补?\"
夜里十点的售票厅仍排着长龙,窗口上方\"票已售罄\"的红灯映着旅客们疲惫的脸。
叶修穿过人群时,听见广播里正在播放《春天的故事》——那是为香港回归特别制作的歌曲。
科大的校门在午夜显得格外寂静。
哨兵查验证件时,手电筒光束扫过叶修的捏你脸:\"哟,702团的?\"年轻的哨兵突然压低声音,\"你们团那个新式指挥系统,真能隔着山打坦克?\"
招待所的值班员打着哈欠递来钥匙。房间里的暖水瓶下压着张字条:\"早餐七点,食堂二楼。\"熟悉的笔迹让叶修嘴角上扬——俞青姝果然料到他今晚会到。
---
清晨的阳光透过轻薄的纱帘,柔和地洒在房间里。就在这时,门锁处传来了一声轻微的“咔哒”声。
这声音虽然不大,但对于叶修来说,却像是一道闪电划破了宁静的夜空。他的身体猛地一颤,手如同条件反射一般,迅速伸向了枕头底下。那里,藏着一把冰冷的手枪。
然而,就在他的手指即将触碰到枪柄的一刹那,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突然在门外响起:“臭小子,还睡呢?全教研室的人都在等你开饭呢!”
这个声音叶修再熟悉不过了,是俞维杰。他的心头一松,原本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松弛下来。
叶修缓缓地从床上坐起,穿上衣服,然后打开了房门。果然,餐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早餐,热气腾腾的豆皮和香气四溢的蛋酒,让人垂涎欲滴。
而在厨房里,俞青姝正系着围裙,忙碌地煎着糍粑。她的背影在晨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柔。叶修看着这一幕,不禁想起了三个月前的那个早晨,同样是在这个厨房里,俞青姝煎糊了鸡蛋,却还一脸歉意地端到他面前。
就在叶修回忆往事的时候,俞维杰突然用力地敲了敲他的碗沿,把他的思绪拉了回来。
“听说你把科工委的老陈头给震住了?”俞维杰一脸严肃地看着叶修,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叶修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只是提了些建议而已……”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俞维杰打断了。只见俞维杰从口袋里掏出一份内参,“啪”的一声拍在了桌上。
叶修定睛一看,内参的头版标题赫然是《关于建立国防专利共享平台的若干意见》,而在编者按里,明晃晃地写着“根据702团叶修同志建议”。
俞青姝\"扑哧\"笑出声,指间转着的筷子差点戳到叶修鼻子:\"爷爷昨晚对着这文件念叨半宿,比当年我考上科大还激动。\"
窗外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叶修望向日历——腊月二十七,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已变成154天。他突然想起什么,从行李袋取出个牛皮纸包:\"老师,给您带的年货。\"
油纸被一层一层地揭开,像是揭开一个被尘封多年的秘密。当最后一层油纸被揭开时,一个黝黑的金属部件展现在眼前。
俞维杰的手指微微颤抖着,缓缓地伸向那个金属部件。当他的指尖触碰到上面的铭文时,他的身体猛地一颤,仿佛被一股强大的电流击中。
“这是……涡喷-6的涡轮盘?”俞维杰的声音有些发颤,他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这个部件。
叶修站在一旁,轻声说道:“是的,这是701所和715所联合攻关组的试制品。”他顿了一下,接着说:“而且,这个涡轮盘使用了您当年那份涂层配方进行改良。”
听到这句话,老人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1970年下马的“东风-107”战机项目,一直是他心中永远的痛。那个时候,他为了这个项目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但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终止。
然而,此刻这块泛着蓝光的合金,却仿佛穿越了二十七载的光阴,带着当年的那份坚持和执着,来到了他的面前。它就像是一封来自过去的战书,挑战着老人心中的那份遗憾和不甘。---
星洲机场的波音737腾空而起时,叶修透过舷窗看见跑道尽头停着的伊尔-76——那是去年时紧急采购的运输机,机翼上还留着高原驻训时蹭掉的漆。
机舱广播正在播放《军报》节选:\"...全军要发扬精神,确保平稳过渡...\"邻座的老华侨突然指着云层下的海岸线:\"后生仔,那是哪?\"
当飞机掠过黄河上空时,叶修想起前世1997年7月1日的滂沱大雨。如今在这条时空线上,入驻部队的装甲车将装配全新的战场数据链——而此刻他口袋里的存储器,正装着这套系统的初始代码。
---
\"你小子还知道回来?!\"王庆瑞的吼声震得团部玻璃嗡嗡响。他一把将值班表拍在叶修胸前:\"除夕夜二营五连的战备值班,你的老本行!\"
表格上\"叶修\"二字被红笔重重圈出,旁边还画了个咧嘴笑的简笔小人。高飞参谋长憋着笑递来热茶:\"团长亲自给你画的,说比三等功勋章实在。\"
窗外,通信连的战士们正在架设新型天线。有个列兵笨拙地摆弄着南斗终端,突然抬头冲叶修咧嘴一笑——那是退伍老兵李卫国带的徒弟,手腕上系着同样的红绳。
暮色渐沉时,叶修登上二营的了望塔。远处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1997年的除夕夜即将来临。他摸了摸迷彩服内袋——那里除了战备值班记录本,还静静躺着三样东西:
潘建伟的量子构想、陈院士给的90纳米芯片,以及俞青姝偷偷塞进他行李的纸条:\"等春来,看星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