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团以惊人的效率,在这片预先勘定过的起伏丘陵地带展开了战斗队形。长途奔袭的疲惫被高昂的战意和临战的紧张所取代,所有车辆熄火隐蔽,官兵们利用一切自然地貌和 布置的伪装网,将钢铁巨兽隐藏起来。
叶修的指挥车位于一处反斜面阵地后,屏幕上的态势图清晰地显示着整个伏击区域的部署:
数个加强了的装甲步兵连,配属了红箭-73反坦克导弹和pF-98火箭筒小组,像钉子一样楔入国道两侧的制高点和废弃建筑,构成了第一道近距离歼击区。他们的任务是利用地形和单兵反装甲火力,在极近距离内给予敌先头部队致命一击,并堵死他们试图疏散下道的企图。
两个坦克营的数十辆99式主战坦克和86A步战车,呈倒“V”字形部署在略靠后的山坡后,主炮扬起了狰狞的炮管,直指下方如同死亡走廊般的国道。这里是死亡镰刀挥出的主力,一旦敌军车队陷入混乱停滞,它们将用直射火力进行无情收割。
自行榴弹炮营和防空营(hq-7b防空导弹车)则在更后方展开,炮口指向天空和国道远端。他们的任务是封锁敌军后退路线,拦截可能出现的蓝军空中支援,并提供持续的曲射火力掩护。
团属侦察分队的多辆猛士侦察车,携带无人机和观测设备,早已前出渗透,与空降兵3营的引导小组汇合,接管了为后方炮兵和航空兵提供终端引导的任务。他们的激光指示器如同死神的瞳孔,已经牢牢锁定了国道上的关键区段。
一张巨大的、多层次的火力网已经悄然张开,静待着那条被打得遍体鳞伤的“长蛇”自投罗网。
虽然蓝军127旅在地面遭遇了毁灭性打击,但蓝军空军并未放弃努力。他们深知制空权的重要性,拼尽全力试图挽回颓势。
数架蓝军的歼八战斗机试图突破红军的空中屏障,骚扰甚至攻击正在执行精确打击任务的歼轰-7“飞豹”机群。
空战中,导弹模拟锁定的尖锐警报声在双方飞行员的耳机中此起彼伏。 冷凝尾迹在高空划出混乱而优美的弧线,代表着一次次惊险的机动和模拟攻击。
“猎鹰三号,注意两点钟方向,敌机两架,高度8000,正在接近!”
“收到!雷霆小组,我是猎鹰长机,请求掩护!我们正在对地攻击最后阶段!”
“雷霆小组明白,正在拦截!”
担任护航任务的红军苏-27UbK机群,英勇地与之缠斗。虽然互有“损伤”,但红军凭借先期建立的电子优势、预警机的有效指挥以及数量上的逐渐累积,正在一点点地挤压蓝军空军的活动空间。
蓝军前线机场不断起飞的战机,往往在奔赴战场的途中就遭到红军护航机群的拦截,或者被地面强大的防空火力所威慑,难以有效介入黑风峪战场的核心空域。
红军,正在艰难但坚定地掌握着战线三百公里内的制空权。这片天空,虽然还不完全安全,但已基本为红军的打击机群和接下来的大胆行动敞开了大门。
叶修的目光快速扫过各个屏幕:黑风峪伏击阵地已准备就绪;空中激战正酣但态势有利;127旅的先头部队在航空兵和远程火炮的连续打击下,已成强弩之末,队形混乱不堪,正缓慢而绝望地撞向伏击圈。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好。
是时候了!
他深吸一口气,接通了一个加密级别极高的通讯频道,这个频道直联后方战略投送指挥中心。
“巢穴,巢穴,这里是利剑一号!”叶修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利剑一号请讲!”后方迅速回应。
“我部已成功阻滞蓝军127旅于黑风峪预设阵地,敌行军纵队已遭重创,陷入混乱,正处於最佳攻击窗口。我地面阻击部队将于五分钟后发起总攻,预计三小时内解决战斗。”
他顿了顿,说出了最关键的命令:“现战场制空权已初步建立,敌区域性防空力量已被显着压制。命令:空中运输梯队,即刻按第一预案,向‘磐石’机场实施强行降落!重复,运输机群立刻起飞,目标‘磐石’机场!务必在总攻结束前,完成第一波次物资装备卸载!”
这道命令,再次让指挥车内和后方指挥中心的空气凝固了一瞬。
在敌纵深区域,在一个刚刚夺取、周边战斗尚未完全平息、制空权并非绝对稳固的机场,实施大规模运输机群降落?这无疑是另一个巨大的冒险!一旦蓝军残存防空力量或突入的战机发起攻击,或者机场跑道稍有损坏,后果不堪设想!
但叶修的逻辑无比清晰:127旅是蓝军在这一区域最后也是最大的机动反击力量,他们被钉死在黑风峪,正是后方最“安全”的窗口期。702团和空降兵3营经过连续高强度作战,油料弹药消耗巨大,急需补给才能继续向蓝军心脏地带突击。时间,依然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巢穴明白!”后方指挥员显然也深知其中利害,但更相信叶修的判断和前线态势,“批准执行!运输梯队即刻起飞!护航机组加强警戒!”
十二架巨大的伊尔-76md大型运输机,早已在跑道待命多时。地勤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检查。随着命令下达,飞行员们启动引擎,庞大的机体开始滑跑,相继拔地而起,在空中编成密集的运输编队,如同一群巨大的钢铁信天翁,向着战场方向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