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幽幽说道:“我是青州人,祖上世代工匠。我从小学艺,也是个工匠。除了做东西和一膀子力气,啥也不会。不过也不是我吹,论工匠,我可是一等一的好手!”
小夕问大汉:“我也读过汉地史书。青州过去是不是属于齐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
“正是。我们青州很大一片地方,早前是齐国土地。”
“那里是不是有一名很厉害的工匠,叫鲁班?”
“不是……也差不多,鲁班是鲁国人,离得不远。鲁班是我们的祖师爷!”
小夕和张太白在讨论工匠的时候,阿墨也没闲着。他对贝支耳语道:“长太白和柴哥真是般配,一个砍木头,一个做木头。”
贝支被阿墨传染,平素敦厚的他也笑嘻嘻道:“是挺配的,两个都长得黑。我看不如你求这大汉与你换个名字,他叫阿墨,你叫张太白。”
张太白沉着脸道:“公子又在说我?”
阿墨回答:“我在说,我认识一个朋友,叫阿柴,能源源不断的给你搞来木头,以后介绍给你认识。对了,你叫我阿墨就行。”
张太白一脸傲娇道:“我可不止是做木头,铁器我也会。我是工匠!我的祖师爷可是鲁班!”
阿墨当然不知道鲁班是谁,只是问他:“你说你是一等一的好手,为何跑到交河城来讨馒头?”
“哎,说来话长……”张太白又是一声长叹。
这回阿墨、贝支、小夕一齐催道:“你快说吧!”
“嗯,好。哎,说来话长……”张太白道:“我们村子都是工匠手艺人。当年兵荒马乱的时候,我们村为朝廷做了无数兵械!”
阿墨插嘴问:“是刀枪盾剑吗?”
“那都是小孩儿们耍耍的玩意儿。”张太白不屑地说:“我们造的可都是大家伙,井栏、床弩都是稀松平常,藉车、吕公车全不在话下!”
张太白所言之物,连小夕都没听过,别说阿墨和贝支了。三人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张太白继续滔滔不绝道:
“那时候,我们村可是立了大功的!皇上亲自给我们村赐了牌匾,‘工匠精神’!现在还在俺们村祠堂里挂着。虽然那匾造的不咋地,但毕竟是皇上赐的!”
“后来呢?”阿墨对以前的事儿并不感兴趣。
“后来?后来,天下太平,官府也不来催造了。我们造的兵械无处可用,我们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可是你们手艺在啊,造些别的不行吗?”小夕说。
“造些别的啥?”
“比如,比如梯子啊,板车啥的……”小夕说着说着,越发感觉自己说的东西和什么藉车、吕公车比起来,弱爆了,声音也跟着弱了下去。
“那些寻常玩意儿,谁不能造啊?”
“那,做些好玩的呗,小时候父汗赐给我好多木头玩具,什么木龙木马,桃核小船……”贝支说着说着,声音也弱了下去。他看了看张太白那铁爪般粗壮的手指头,觉得桃核小船对张太白来说似乎也有点为难了。
“那都是玩物丧志的玩意儿!”张太白说,言语颇为愤愤。
小夕道:“也不能这么说,像贝哥哥那桃核小船,真个叫巧夺天工,能雕出来也是凭着真本事!再说了,天下太平不好吗?若是你们村造的兵械供不应求,我看才不是好事儿。”
“快说,你是怎么游荡到这儿的?”阿墨其他的都不太感兴趣,生性不羁的他只关心这大汉是如何跑到西域的。
“墨哥哥,你就喜欢游荡!”小夕抢白道。嘴上虽如此,眼中却满含笑意。
张太白回道:“不瞒你们说,也是被逼无奈,村子里的老匠人们真的开始造梯子了。一个梯子,我们打得比谁都结实,那有什么用?就卖这么几个铜板,多卖一个,他们就买别家的去了。”
“我实在不想一辈子造梯子,就从村子里出来了。听说朝廷在北边和匈奴有战事,我就一路打听,一路往北走,到了雁门关一问,人家也不需要。”
“为啥?”
“匈奴就是来打劫,打了就跑,也不攻城,我造的东西也用不上。而且,现在匈奴被朝廷打得七零八落,越跑越远,连打劫都少了。”
“再然后呢?”阿墨连连发问。
“再然后,我听说朝廷在西域和匈奴有战事,我就一路打听,一路往西走,到了玉门关一问……”
“啧啧……你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啊!”阿墨打断张太白道:“是不是到玉门关一问,人家也不需要?”
“可不是!我到玉门关一问,人家说我是个人才!”张太白说到这,两眼放出光来!
“人家?人家是谁?”
“玉门关总兵,东方卫老将军!”张太白一脸得意道。
“你居然见到东方将军了……然后呢?”
“东方将军说,北边有两个新建不久的城寨,那边时有战事,让我去试试,或许有大用处。”
“然后?”
“然后,我就一路打听,一路往北走,可是出了玉门关,说什么话的人都有,就是没几个说汉语的。我就这么走到车师国来了。”
阿墨噗嗤一下又笑出声来,道:“太白兄,车师在玉门关西北边。”
“西北也是北!我就偏离了一点点。哎,好巧不巧,还碰上大雪灾……”
“这你可真得感谢小夕了,没有她小姨安排的这些帐篷和馒头,再壮你也熬不过这个冬天。”阿墨说。
“那就谢我小姨,谢我做什么?”小夕道:“太白兄,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不等张太白说话,阿墨大包大揽道:“太白兄,我知道那两个城寨在哪里,我带你去!”
阿墨倒也不算吹牛。陪阿柴寻母的时候,他俩曾经从平西寨附近经过。
“墨哥哥,你又到处乱跑!”小夕嗔道:“这大灾天,你如何去得?小心喂了狼。”
阿墨笑嘻嘻地说:“好好好,听小夕的。太白兄,交河城现在小夕最大,我帮不了你了。”
小夕想了想,说:“太白兄,现在四处灾情,你留在这饿肚子也不是办法。我们三个明日启程前去霍孜赈灾,你一身本事,不如随我们去,看看小姨能不能给你安排个差事。最起码,馒头管够。”
张太白一听馒头管够,乐不可支地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