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的风
午后的风从沙丘间掠过,带着干燥的热浪。沈砚秋站在营地中央,望着远处那片被阳光烤得泛白的盐碱地,心中平静得像一潭深水。她知道,一场决定性的较量即将在“白骨井”展开——那里是黑斗篷的集结点,也是她选择的战场。
“风怎么样?”她问释一行。
“东南风,风力适中。”释一行抬手感受了一下,“傍晚可能会转为南风。”
“很好。”沈砚秋点头,“我们按原计划进行。”
二、火与沙的战术
这一次,她没有选择大规模的正面冲突,而是设计了一套以“火”与“沙”为核心的防御反击战术。
1. 火障
- 在白骨井的东、西两侧,布置三层火障:第一层是浸过火油的干草捆,第二层是埋在沙下的火油罐,第三层是装满油脂的陶罐,用绳索串联。
- 当敌人进入预设区域,点燃第一层火障,制造烟幕和混乱;敌人试图绕行时,拉动绳索,引爆第二层和第三层,形成环形火墙。
2. 沙陷
- 在火障外侧,挖掘浅沙坑,坑底铺满荆棘和削尖的木桩,上面用细沙和草屑伪装。
- 敌人为了躲避火墙,很可能会踏入沙陷,造成混乱和伤亡。
3. 风与星
- 利用傍晚风向的转变,将烟幕吹向敌人一侧,影响他们的视线和呼吸。
- 以北极星和天狼星为基准,布置夜间伏击点,确保各队在烟幕中仍能保持方向感。
4. 驼铃暗号
- 约定三种紧急信号:
- 一长一短:保持阵型
- 三声连铃:全面撤退
- 两短一长:预备队出击
- 由顾长风在中央高地指挥,确保信号在烟幕中仍能被清晰识别。
三、人心的稳定
战术确定后,沈砚秋没有立即召集所有人宣布,而是先与核心成员逐一谈话。她知道,“内有影”的阴影仍未散去,任何一点不安都可能在关键时刻被放大。
“我们已经找到了影的线索。”她对顾长风说,“但在决战前,我不想追究。我们需要的是团结。”
顾长风点头:“我明白。等这一仗结束,我们再彻底清算。”
四、诱饵与陷阱
为了确保黑斗篷会按照她的剧本行动,沈砚秋派出了一支由二十人组成的“诱饵队”,携带少量水和物资,沿着她故意泄露的路线行进。她知道,这二十人的生命可能会成为胜利的代价,因此她亲自挑选了队员——他们都是自愿的。
“记住,”她在出发前叮嘱,“你们的任务不是战斗,而是引他们进入白骨井。一旦看到火墙升起,立即撤退。”
“放心吧,首领!”队员们齐声回答。
五、夜幕降临
傍晚时分,风向果然转为南风。释一行在高处发出信号,诱饵队开始行动。不久,斥候回报:黑斗篷的大部队已经上钩,正沿着诱饵队的路线追击。
“他们来了。”顾长风站在中央高地,目光如炬。
“让他们进来。”沈砚秋轻声道。
六、火墙升起
当第一缕烟从白骨井的东侧升起时,整个战场像是被点燃了。黑斗篷的先锋部队迅速冲入预设区域,试图突破火障。然而,他们很快发现,火墙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正在合拢的环。
“现在!”顾长风一声令下,驼铃暗号响起——两短一长。
预备队如潮水般从两侧涌出,将敌人逼向火墙的中心。烟幕在南风的推动下,像一条黑色的巨龙,吞没了敌人的阵列。
七、沙陷的威力
在混乱中,不少敌人试图从火墙的缝隙中突围,却踏入了沈砚秋布置的沙陷。木桩和荆棘刺穿了他们的马蹄和脚踝,惨叫声在烟幕中此起彼伏。
“不要贪功!”沈砚秋的声音透过驼铃暗号传递到每一个队员耳中,“保持阵型,逼他们向中心退!”
八、意外的变故
正当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沈砚秋忽然发现,有一小队敌人正试图从白骨井的北侧绕开火墙——那里是她预留的撤退通道。
“顾长风!”她高声喊道,“北侧有敌人突围!”
顾长风立刻调整信号——一长一短。正在追击的队员们迅速收拢阵型,转向北侧,堵住了那条致命的通道。
九、信念的力量
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当最后一缕烟从白骨井的上空散去时,战场上只剩下烧焦的木桩和散落的盔甲。黑斗篷的主力被歼灭,残余势力狼狈逃窜。
队员们站在沙地上,汗水和烟尘在他们的脸上交织成一道道斑驳的痕迹。没有人欢呼,因为他们都知道,这场胜利的代价是沉重的——诱饵队中有五名队员永远没有回来。
“为他们举行葬礼。”沈砚秋的声音低沉。
十、火与沙的反思
夜里,营地的篝火旁,沈砚秋独自坐着,望着跳跃的火焰发呆。顾长风走来,递给她一壶水。
“在想什么?”他轻声问。
“在想‘火与沙’的意义。”沈砚秋道,“火可以烧毁敌人,也可以烧毁我们自己;沙可以掩埋痕迹,也可以掩埋真相。我们必须学会控制它们。”
顾长风点头:“就像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怀疑和恐惧。”
沈砚秋转头看着他:“谢谢你,长风。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你总是能给我力量。”
顾长风微笑:“因为我相信你。”
十一、影子的清算
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沈砚秋召集了全体队员。她没有直接指出谁是内奸,而是将一个密封的羊皮袋放在了众人面前。
“这里面,是我们这段时间收集到的所有证据。”她缓缓道,“我不会在今天公布它。因为我相信,真正的叛徒,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站出来。”
她的目光如同一把刀,从每个人的脸上掠过。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都感到了那股无形的压力。
十二、新的征程
第四天清晨,队伍收拾行装,准备离开白骨井。沈砚秋站在营地门口,望着那片被火与沙洗礼过的土地,心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走吧。”她对顾长风说。
“嗯。”顾长风点头,“下一站,龟兹。”
队伍缓缓向西而行。驼铃声在沙海中回荡,像是在为逝去的战友送行,也像是在为活着的人壮行。沈砚秋知道,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未知,但她也知道,只要心中有信念,有伙伴,有对和平的渴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