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菜园”的火爆,如同野火燎原,迅速超出了“铁柱集团”最初的预期,也彻底颠覆了宋思明的认知。
最初,宋思明在得知张铁柱搞出个“把地分给城里人”的噱头时,是嗤之以鼻的。在他固有的商业逻辑里,农业的规模效应和标准化生产才是王道,这种小打小闹的、带着浓厚体验性质的模式,根本不成气候,最多是垂死挣扎的苟延残喘。他甚至对手下嘲讽:“让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城里佬去种地?张铁柱是穷疯了吧?等着看笑话吧。”
然而,笑话没等到,等来的却是一个个让他眼皮直跳的消息。
先是手下汇报,前往张家沟的私家车在周末形成了小型车流,导致那条偏僻的村道一度需要临时交通疏导。然后是安插在村里的眼线(包括心态复杂的赵来福)传回的照片和视频——田地里人头攒动,欢声笑语,那些衣着光鲜的城里人,竟然真的在泥地里干得热火朝天,脸上还带着……满足的笑容?
更让他坐不住的是财务数据。通过特殊渠道,他大致估算出“铁柱集团”通过“共享菜园”预收的认养费和托管费,短短一个月内,就轻松突破了百万大关!这几乎相当于“铁柱”以前靠传统销售渠道辛苦运作小半年的净利润!而且,这笔钱是预付的!现金流极其健康!
这还没算上那些“地主”们带来的附加消费——农家乐吃饭、购买土鸡蛋、甚至有人看中了村里的环境想投资改建民宿……整个张家沟,因为这一个项目,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出一种宋思明无法理解的、畸形(在他看来)的繁荣。
“这不可能!”宋思明在办公室里,第一次对着手下失态地低吼,“那些城里人都傻了吗?花几千块钱就为了去玩泥巴?他们图什么?!”
他无法理解那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食品安全亲力亲为的执着,以及亲子互动、压力释放的情感需求。他的世界里,只有成本、利润、市场份额和资本运作。
**宋思明傻眼了。**
他精心策划的“断粮”绝杀,如同蓄满力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仅没能击倒对手,反而逼着对方跳出了一个他完全陌生的维度,开辟了一片他暂时无法涉足的新战场。
“共享菜园”的模式,完美地避开了他所有的优势。
* **资本优势?** 他有钱,可以买下所有供应商,但他没办法瞬间复制出张家沟那片被“铁柱”品牌光环和独特口碑加持的土地,更复制不出那种原生态的乡村氛围和与土地的情感联结。
* **渠道优势?** 他掌控了高端酒店和超市,但“共享菜园”是直接2c(面对消费者),根本不需要这些中间渠道。
* **规模优势?** 他的大型农场适合标准化生产,但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租给个人?管理成本飙升,且完全不符合他的商业模型。
他感觉自己像个装备精良的现代军队指挥官,正准备用炮火覆盖消灭一支游击队,却发现对方突然化整为零,融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并且和老百姓打成了一片,让他无处下手,有力使不出。
这种失控的感觉,让他极其烦躁和……一丝隐隐的不安。
“总裁,我们是不是……也尝试跟进一下这种模式?”一个手下小心翼翼地提议,“我们在城郊也有地块……”
“跟进?怎么跟?”宋思明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学他们那样,把地切成豆腐块,陪着那些城里人玩过家家?我们‘思明农业’的脸往哪放?!”
他断然否决。让他去模仿那种“低级”的、伺候人的模式,对他来说是一种侮辱。
但他又不能坐视“铁柱集团”借此翻身壮大。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阴沉的目光再次投向张家沟的方向。
“这种模式,一定有弱点。”他喃喃自语,“体验?服务?管理?对……管理!如此多的外部人员涌入,管理难度必然呈几何级数增长!只要出一个不大不小的安全事故,或者爆发一次严重的服务纠纷,就足以毁掉他们精心营造的‘田园梦’!”
他眼中重新闪烁起冰冷的光芒。
“通知下去,给我盯紧张家沟!尤其是他们的‘共享菜园’!我要知道他们运营中的每一个疏漏,每一个可能引发矛盾的点!必要时……我们可以帮他们‘制造’一点麻烦。”
他决定改变策略,从寻找模式的弱点入手,进行精准爆破。他相信,这种依靠热情和粗糙管理支撑起来的“乌托邦”,绝对不堪一击。
然而,就在宋思明调整策略,准备从内部瓦解“共享菜园”的同时,铁柱这边也并未被暂时的火爆冲昏头脑。
周末的喧嚣过后,铁柱总会召集核心成员,在猪圈会议室里进行复盘。
“人手还是太紧张了!”王翠花揉着酸痛的肩膀,“这周光是处理‘地主’们临时提出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就占用了我们大量精力。有几个客户对托管服务的细节不满意,觉得我们不够细致。”
“安全压力也大!”李狗蛋心有余悸,“有个孩子差点掉进水塘,幸好盯得紧!还有车辆剐蹭的,东西遗失的……防不胜防!”
二牛也抱怨:“有些‘地主’不懂乱来,瞎施肥,把苗都烧死了,还得我们偷偷补种……”
问题确实很多。接待能力不足,服务标准不统一,安全隐患存在,个别客户难以沟通……
但铁柱看到的,更多是机遇和改进的方向。
“问题多,说明咱们做得还不够好!”铁柱指着黑板上列出的问题,“但这也正是咱们提升的机会!”
“翠花,你牵头,和孙小海一起,制定更详细的服务手册和标准化流程,包括托管服务的具体项目、响应时间,都写清楚,减少误会!”
“狗蛋,安全是红线!增加警示牌,危险区域加装简易护栏,巡逻再加密!可以考虑招募几个本村的志愿者大妈,她们心细,帮着看看孩子、指指路!”
“二牛,技术指导要更前置!印制简单的‘种植日历’和‘常见问题解答’图册,发给每个‘地主’,让他们少走弯路!”
“另外,”铁柱目光扫过众人,“我们要把服务做出溢价!除了基础托管,可以推出‘精品托管’服务,用咱们最好的地,最精心的照料,当然,价格也更高!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在铁柱的推动下,“铁柱集团”开始了一场针对“共享菜园”的精细化、标准化改造。虽然过程依旧艰难,但这个草根团队展现出了强大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宋思明派来寻找漏洞的人,很快发现,“铁柱集团”的管理虽然依旧带着土气,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规范。预期的混乱和服务纠纷并没有大规模出现,反而因为沟通的加强和流程的明确,客户满意度还在提升。
更让宋思明郁闷的是,随着“共享菜园”口碑的持续发酵,甚至开始反哺“铁柱”的传统品牌形象。很多参与“共享菜园”的“地主”,成了“铁柱”蔬菜最忠实的拥趸,他们自发地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种菜经历,晒出收获的喜悦,极大地增强了“铁柱”品牌在c端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和美誉度。一些之前被宋思明撬走的高端酒店,也开始重新关注这个老供应商,毕竟,能吸引如此多高端客户亲自去种地的品牌,其本身的品质光环是毋庸置疑的。
此消彼长之下,宋思明感觉自己那势在必得的一拳,不仅打空了,反而让对方借力打力,站稳了脚跟,甚至开始凝聚起一股他难以撼动的“人心”的力量。
他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繁华的都市,第一次对那个远在乡村的对手,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棘手感。
“张铁柱……看来,是我小看你了。”他低声自语,眼神复杂。
而张家沟这边,生意依旧火爆。每个周末,依旧车水马龙,欢声笑语。铁柱集团在忙碌中不断完善,在压力下茁壮成长。
宋思明的“傻眼”,只是开始。他意识到,与“铁柱集团”的这场战争,已经从他熟悉的资本碾压层面,转向了他并不擅长的模式创新和人心争夺的深水区。
一场更加复杂、更加考验智慧和韧性的较量,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