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沟的清晨,在一派崭新气象中苏醒。鸟鸣清脆,空气里混合着泥土、花草和远处合作社食品加工厂传来的淡淡香甜气息。铁柱刚在自家小楼前的院子里打完那套不成章法的“广播体操”,准备去合作社看看新一批“美容黄瓜”的采收情况。
手机响了,是镇委书记打来的,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激动和郑重:“铁柱!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省里刚下来的通知,你被评上今年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了!正式文件马上就下发!”
“啥?”铁柱握着手机,愣住了,仿佛没听清,“书记,您……您说啥青年?”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书记一字一顿地重复,声音都在发颤,“铁柱啊!这可是了不得的国家级荣誉!咱们省都好些年没人当选了!你这是给咱们全省、全市、全镇,还有咱们张家沟,挣了天大的脸面啊!”
挂了电话,铁柱还觉得有些恍惚,像踩在棉花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这七个字,每一个都重若千钧,和他这个曾经被嘲为“粪海狂蛆”、靠着听懂母猪说话起家的农村青年,似乎隔着千山万水。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张家沟的每一个角落。
“铁柱评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啦!”
“啥是十大杰出青年?”
“就是全国最厉害的十个年轻人!上新闻联播的那种!”
“我的老天爷!咱张家沟出真龙了!”
整个村子彻底沸腾了!村民们自发地涌向铁柱家,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狂喜。李狗蛋兴奋地差点把保安队的对讲机捏碎,嚷嚷着要组织全村的秧歌队去市里迎接荣誉。王翠花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被簇拥在中间、还有些发懵的铁柱,眼圈微微发红,嘴角却带着欣慰的笑意。
连那头功勋卓着的老母猪,似乎也感应到了不寻常的气氛,在修缮一新的猪圈里不安地踱步,哼唧了几声。
【嘀!检测到宿主获得国家级至高荣誉认可!社会声望达到巅峰!个人气运与集团气运产生共振,大幅提升!奖励积分:点!解锁终极称号:【国士无双】(临时)!效果:在一定时期内,大幅提升幸运值、魅力值及危机化解能力!】
砖爷的提示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庄重和嗡鸣。
紧接着,贺电、采访邀请如同雪片般飞来。省、市领导亲自打来电话表示祝贺,各级媒体长枪短炮地驻扎进张家沟,试图挖掘这位“从猪圈走向国家级领奖台”的杰出青年背后的故事。
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这一次,铁柱没有让冷凌月帮忙挑选西装,也没有咨询任何形象顾问。他穿上了王翠花为他精心准备的一套崭新的、面料舒适的中式立领上衣和深色长裤,脚上是一双手工做的千层底布鞋。他说:“去领这个奖,俺得穿着最自在、最像俺自己的衣服去。”
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当聚光灯打在脸上,当雄壮的乐曲响起,当主持人念出“张铁柱”的名字,并宣读颁奖词:“……他扎根乡土,带领乡亲创新创业,打造知名品牌,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是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杰出典范……”时,铁柱的心潮澎湃难以言喻。
他稳步走上领奖台,从颁奖人手中接过了那枚沉甸甸的、闪耀着金光的奖章和证书。那一刻,他脑海中闪过的,是张家沟贫瘠的过去,是发现松露的狂喜,是挑着担子赶集的艰辛,是宋思明的刁难,是冷凌月的扶持,是村民们从怀疑到信任的目光,是孩子们在新学校里奔跑的身影,是那一栋栋亮起灯火的小洋楼……
没有激动的泪水,没有慷慨的言辞。他面向全场,深深地鞠了一躬。抬起头时,脸上是他那标志性的、憨厚而真诚的笑容,眼神清澈而坚定。
央视的直播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刻。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了这个与其他九位来自科研、教育、文体等领域的精英相比,显得格外“另类”却又无比真实的年轻人。
载誉归来的那天,省城机场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欢迎仪式。当铁柱胸前戴着那枚醒目的奖章,走出机场通道时,等待他的是鲜花、掌声和省市媒体密集的闪光灯。
有记者将话筒递到他面前,问出了那个经典的问题:“张铁柱先生,祝贺您!请问,您认为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说些关于政策、机遇、创新或者奋斗的套路话。
铁柱看着镜头,想了想,依旧用他那带着浓重乡音、却无比诚恳的语气说道:
“俺没啥秘诀。就是觉得,做人不能忘本,做事不能取巧。俺的成功,靠的是党的好政策,靠的是各级领导的支持,靠的是像冷总、沈先生这样的贵人相助,更靠的是张家沟所有乡亲们的汗水和信任。”
他顿了顿,说出了那句后来被广为传播、甚至一度引发热议的“金句”:
“还有就是……多听老人言,多听母猪劝。老人言是智慧,母猪劝……是机遇和实在。”
现场出现了一瞬间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善意的哄堂大笑和更加热烈的掌声!这话太“张铁柱”了!既幽默又朴实,还带着点他特有的“玄学”色彩,完美地规避了空洞的说教,将他个人的传奇经历与集体的力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多听老人言,多听母猪劝”这句话,伴随着他戴着奖章、憨厚微笑的画面,迅速火遍全网,成为了他个人和“铁柱”品牌又一个极具辨识度的标签。
回到张家沟,迎接他的是全村的狂欢。村口拉起了巨大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热烈祝贺我村青年张铁柱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村民们自发组织起了秧歌队、锣鼓队,比过年还要热闹。
铁柱没有把奖章锁进保险柜,而是将它带到了村口的打谷场,带到了合作社的厂房,带到了“铁柱小学”的课堂上。他让每一个村民、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孩子都亲手触摸那枚金灿灿的奖章。
“这奖章,不是俺一个人的。”他对围拢过来的乡亲们说,“是咱们张家沟每一个人的!是咱们一起,用汗珠子换来的!它代表着,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踏踏实实干活,本本分分做人,咱们农村人,照样能干出个名堂,照样能赢得全国的尊重!”
他的话,让许多老辈人抹起了眼泪,让年轻人们挺直了腰杆。
这份至高荣誉,如同给已经高速发展的“铁柱集团”和张家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品牌价值和社会认可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前上市进程中遇到的一些阻力也似乎迎刃而解。更多的合作机会、政策倾斜、优秀人才向这里汇聚。
站在后山上,俯瞰着奖章映照下更加生机勃勃的家乡,铁柱的心中充满了感恩与责任。
“砖爷,这荣誉……太高了,俺怕担不起。”
【哼!天降大任,非是偶然!此乃汝与张家沟众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应得之果报!然,荣誉亦是责任,巅峰亦是起点!汝当时时自省,莫被浮名所累,当以此为契机,立更高之志,谋更大之福祉!】
“俺懂了!”铁柱握紧拳头,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他知道,“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高的标杆。他将带着这份荣耀和责任,继续扎根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带领着他的乡亲们,去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