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柱那石破天惊的“大喇叭表白”,如同在张家沟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海啸!
1. 全村的沸腾与见证
当铁柱那带着颤音却又无比坚定的“王翠花!俺稀罕你!”通过老旧的喇叭传遍全村每一个角落时,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紧接着,巨大的声浪从各家各户、田间地头爆发出来!
“中!中!中!” 不知是谁先带头喊了起来,随即汇成了整齐划一、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孩子们虽然懵懂,但也跟着大人又蹦又跳,拍着手尖叫。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露出稀疏的牙齿,连连感慨:“这小子!有他爹当年那股子虎劲儿!”“这下好了,翠花这闺女总算熬出头了!”
李狗蛋在保安室里,直接蹦了起来,抄起对讲机就吼:“全体都有!听见没?铁柱哥表白了!都给老子欢呼!使劲儿欢呼!”他自己更是冲到院子里,扯着嗓子嗷嗷叫,激动得像他自己娶了媳妇。
合作社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纷纷停下机器,围拢到窗边和门口,女工们羡慕地议论着,男工们则笑着起哄。田野里,正在劳作的人们直起腰,朝着广播站的方向张望,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一刻,整个张家沟不再是无数个分散的家庭,而是一个巨大的、温暖的共同体,共同见证并参与着这对年轻人(虽然已不年轻)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这种原始的、充满乡土气息的公开表白,比任何精心策划的浪漫都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2. 王翠花的回应与破冰
合作社办公室里,王翠花在说出那个“中”字后,全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了。她靠在窗边,听着窗外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止不住地往下流。但这一次,不再是委屈和酸楚的泪水,而是巨大的惊喜、感动和如释重负冲刷下的幸福泪水。
她能想象到铁柱在广播站里,是如何笨拙又紧张地握着话筒,是如何鼓起勇气说出那些掏心窝子的话。这个傻男人,用他最笨拙,却也最真诚、最“张铁柱”的方式,给了她一份独一无二、足以铭记一生的承诺和安全感。
她没有再犹豫,擦干眼泪,整理了一下被泪水沾湿的鬓角,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出去。
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合作社的员工和闻讯赶来的村民,大家看到她出来,立刻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翠花姐!答应得好!”
“以后就是名正言顺的老板娘啦!”
“啥时候请俺们喝喜酒啊!”
王翠花脸颊绯红,如同熟透的苹果,她羞涩地低下头,却又勇敢地抬起,朝着广播站的方向走去。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路,簇拥着她,如同护送一位公主。
广播站里,铁柱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一丝不真实的恍惚中。当他看到王翠花穿过人群,一步步向他走来时,他像个毛头小子一样,手足无措地站了起来,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王翠花走到他面前,抬起头,看着这个憨厚、此刻却显得格外高大的男人,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最终只化作了带着泪光的一句:“你……你这个傻子!”
铁柱挠了挠头,傻呵呵地笑了,一把抓住王翠花的手,紧紧攥住,仿佛生怕她跑掉一样。他的手心因为紧张而布满汗水,却异常温暖有力。
“翠花……俺……俺说的是真心话!”他笨拙地重复着。
“知道啦!全村都听见啦!”王翠花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
这一刻,所有的隔阂、猜疑、冷战,都在紧握的双手和周围震天的欢呼声中,冰消瓦解。
3. 冷凌月的远距离“聆听”与释然
与此同时,在市里“凌月国际”总裁办公室的冷凌月,也通过某种渠道(或许是某个“热心”的集团员工悄悄报信),得知了张家沟正在发生的这场“盛事”。
她站在落地窗前,城市的喧嚣被隔绝在厚重的玻璃之外。她没有开灯,办公室里只有窗外透进来的、都市霓虹的暧昧光线,映照着她清冷而轮廓分明的侧脸。
她仿佛能穿越时空,听到那通过电波传来的、充满乡土气息和炽热情感的告白。她能看到张家沟此刻万人空巷的沸腾景象,能看到铁柱那憨厚而坚定的表情,也能看到王翠花那带着泪水的幸福笑容。
心中,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有一份作为朋友和伙伴的欣慰,更有一种……尘埃落定的释然。
她早就知道,铁柱和王翠花之间,那种历经磨难、相濡以沫的情感,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她欣赏铁柱,甚至可能有过一丝超越合作伙伴的好感,但她更是一个理智而骄傲的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铁柱今天这番举动,虽然“土”得掉渣,却恰恰印证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不属于浮华的都市,不属于国际化的名利场,他的根和魂,永远在张家沟那片土地上,在那个陪他一起从泥泞中走过的女人身边。
“这样……也好。”冷凌月轻轻吐出一口气,嘴角泛起一丝极淡的、带着些许自嘲又真心祝福的弧度。她拿起手机,删掉了编辑到一半、原本打算发给铁柱的、关于某个合作项目的提醒信息。
有些故事,注定不属于她。而她能做的,就是守住“最重要的战略伙伴”这个位置,继续在商业的疆场上,与他并肩前行。这,或许就是他们之间最好的距离和结局。
4. 余波:定心丸与凝聚力
铁柱的“大喇叭表白”,其影响远不止于个人情感。
首先,它给所有关注“铁柱集团”的人,无论是内部员工、合作社社员,还是外部投资者、合作伙伴,都吃了一颗巨大的“定心丸”。创始人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和明确的情感归属,极大地增强了外界对集团未来稳定性的信心,尤其是在上市前夕这个敏感时期。那些关于铁柱“绯闻”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
其次,这次事件极大地增强了张家沟和“铁柱集团”内部的凝聚力。村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情有义、不忘本分的带头人,员工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和归属感的集体。这种源自文化认同和情感纽带的力量,远比任何规章制度都更能凝聚人心。
当晚,兴奋的村民们自发组织起了庆祝活动,就在村口的打谷场上,支起了大锅,炖上了合作社自产的猪肉和蔬菜,如同过年一般。铁柱和王翠花被众人簇拥在中间,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
铁柱看着身边笑靥如花的王翠花,看着周围一张张真诚而喜悦的脸庞,心中充满了踏实和幸福。
“砖爷,俺这步,走对了吧?”他在心里默默问道。
【哼!虽手段粗鄙,然心意至诚,效果卓着!此举不仅安内,亦可攘外,更固根基!善!大善!然,汝需谨记,表白易,相守难!日后更需以诚相待,莫负今日全村之见证!】
“俺晓得!”铁柱重重地点了点头,紧紧握住了王翠花的手。
夜色中的张家沟,灯火通明,欢声笑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希望。而这一切的美好,都始于那个下午,那个通过全村大喇叭传出的、最质朴也最动人的爱情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