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祈年与江晚对视了一眼后,淡声说了句:“请进。”
大帐门帘被撩开,进来的人正是完颜淳烈。
三人依着矮桌坐下,跟在完颜淳烈身后的侍从将热奶茶和糕点放下后,纷纷离开。
待大帐中只剩下三人后,完颜淳烈率先举起茶,面向江晚:“今天事发突然,还未向明珠县主表示吾衷心的感谢。”
每次托托儿提到这位小姑娘时,都是满眼的崇拜和赞不绝口,所以他都不用查便知对方身份。
“可汗不必客气。”江晚举杯浅饮了一口,以示回应。
“宗英所中之毒极其毒辣,吾知若非明珠县主出手,恐已……”剩下的话他没说,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
完颜淳烈顿了顿,将随身携带的宗卷推到江晚面前:“吾意亲封县主为吾突和部的塔娜公主,辖地为大梁与突和部百公里的缓冲地带,另享互市后十分之一税额。”
不得不说突和部的人性子大多直爽,完颜淳烈亦然。他也不跟你拐弯抹角,上来就直接表明来意。
但是他这番话是萧祈年和江晚两人着实没有预料到的,尤其是江晚,她以为完颜淳烈顶多以金银牛羊为报酬,却没想到对方竟如此大方。
“可汗的大梁官话说得非常好。”江晚喝了一口茶后,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么一句。
完颜淳烈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道:“牟妃在时曾教授我一二。”
完颜淳烈作为大妃生的长子,自幼奴仆成群,生活待遇优渥。他自己也是个天生聪慧的,在突和部王子必学的课业外,也额外涉猎了一些外族文化,在大梁官话一门上,牟妃可以算是他的启蒙老师。
牟妃离开后,为了自己和宗英都能够更好的学习大梁语言和文化,他特意求了父王想方设法请了几个梁人。
“可汗的报酬,过于丰厚了。”江晚道。
她并非贪图权财之人,再者说,世间因果从不会失衡,今日所得若不正当,日后必定要以其他方式归还。当然了,不义之财除外。
江晚此话一出,完颜淳烈却是笑了,他没看错这个小姑娘:“且不说托托儿及时回到王庭助吾成就了大事,就是明珠县主与辰王这一路护送宗英回来,吾亦是该有表示的。”
说着他又看向萧祈年一眼:“辰王以为如何?”
辰王和战王在这件事上确实帮了不少忙,但若论及托付此事,他们身份太过显赫,以重利相酬,反而可能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相较之下,这位明珠县主无论从身份地位,还是事件本身的关联性来看,都是更为合适的人选。
“缓冲地带,包括巴勒山?”萧祈年沉吟了片刻后开口。
“自然。”完颜淳烈点头,他知晓他们不久前才从巴勒山归来。
正因清楚他们刚回,他才会特意选在这么晚的时辰上门叨扰。
“可以。”萧祈年替江晚应下了。
一来,他看得出晚晚对巴勒山很感兴趣。
二来,晚晚她若是多了一层“塔娜公主”的身份,于她而言又何尝不是一层保护?
至于其它的,他会一一替她铺平。
“好。”完颜淳烈爽朗大笑,虽然他不缺亲妹子,但对于江晚却很是看重,当即就改了口:“义妹放心,明日吾便会在王庭宣布此事。”
“明日?”
“是,王庭有变,吾要连夜回去一趟。所以……”想到尚在昏迷之中的完颜宗英,完颜淳烈的语气渐沉,郑重道:“你小哥就拜托你了。”
小、小哥?
江晚脸色一僵,她忘了,那个蠢萌少年的年龄实际上比她要大上不少……
完颜淳烈是连夜出发的,萧祈年和江晚送之出出大帐时,外面已集结好可汗亲兵。
想了想,江晚还是上前将几个装着药丸的小瓶子塞在便宜大哥的手里:“一路小心。”
完颜淳烈心中感动,紧紧握住那几个瓶子道:“放心。”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目送他们离去的江晚长舒了一口气后转身,抬眸就看见萧祈年正整瑕以待地望着自己。
“嗯?”
“晚晚对兄长可真好。”萧祈年往前走了一步,立于江晚面前,替她拢了拢领口。
“……”不就是几个小药丸子?而且还是普通的药丸子,顶多了掺了些灵泉水和和,至于这么阴阳怪气的说话?
江晚有些哭笑不得:“行了,早点休息,咱们明日还有的忙活呢!”
萧祈年温声笑了笑,没再纠缠这个话题。
完颜淳烈离开时,将他的大帐空置出来了,萧祈年让人简单清扫了一番后就住了进去。不过在此之前,他将完颜淳烈封江晚为塔娜公主的一应事宜写了密信,通过自己的渠道送往了京城。
这封密信,将直抵蔷美人手中,他相信对方会给晚晚争取最大的利益。
这一夜,大家睡得都还算不错。
翌日一大早,江晚起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瞧了完颜宗英。这人虽然还在昏迷状态,但是气色却好了不少。
托托儿被完颜淳烈留了下来,江晚与他也算熟悉,便将照顾完颜宗英药浴祛毒的事情都交给了他。
随后,她与萧祈年共进了早食。饭间,江晚与萧祈年道:“我想再去一趟巴勒山。”
昨夜不方便上山,现在正是好时机。
“我与你一起。”萧祈年道。
江晚摇了摇头:“战王殿下肯定要来。”
她在不在无所谓,但是萧祈年肯定是要与萧右弦商议下一步计划的。
“不差这一会儿。”萧祈年倒是坚持,臭臭硬硬的男人哪有香香软软的晚晚更讨喜?不过,为了打消江晚的不安,他又说了句:“到了山上若有不便的地方,我就在原处等你。”
这话,可以说是暗示意味相当明显了,江晚见萧祈年执意如此,也只好应下。
辰时的北地依旧寒气逼人,即便日头渐渐升高,那刺骨的冷意丝毫没有要消散的迹象。
萧祈年与江晚一人一马来到巴勒山下,拴好马后,他们顺着被前人踏出来的山路往上走。
这山,萧祈年并非第一次来。非战时期,可以说大梁和突和部大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两族普通百姓上山伐木打猎。
两人皆是体力超群的人,脚程极快,一鼓作气就登上了三分之二的山程,直至被一片漫天遍野的白茫茫雾气挡住了前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