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镜心壁前观自在
“九世同炉”四字,如同四柄淬了剧毒的冰锥,狠狠扎进了云孤鸿的神魂最深处,带来的不仅仅是颠覆认知的震撼,更有一种源自灵魂本能的、被玩弄于股掌之间长达九世的屈辱与滔天恨意。静室之内,他周身气息剧烈翻腾,灰黑色的死气与暗金色的龙元不受控制地逸散而出,左眼死寂,右眼暴戾,整个人仿佛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
了尘神僧端坐于蒲团之上,面容依旧悲悯平和。他并未出言安抚,只是周身那温润而浩瀚的佛光如同无形的屏障,将云孤鸿那失控的力量波动牢牢约束在方寸之间,既不使其外泄惊扰寺院清净,也不让其反噬伤及云孤鸿自身。那佛光更如同温暖的泉流,悄然浸润着云孤鸿激荡欲狂的心神,助他维持着最后一丝清明。
良久,云孤鸿体内那狂暴的能量潮汐才缓缓平息下去,但他那双眸子中的火焰却并未熄灭,反而沉淀为一种更为冰冷、更为坚定的东西。他抬起头,看向了尘神僧,声音因极力压制情绪而显得异常沙哑:
“神僧,此印……可能解?”
了尘神僧微微摇头:“九世同炉,烙印已深植汝之真灵,与你的轮回本源几乎融为一体。强行剥离,犹如刨根断源,轻则魂魄重创,沦为痴愚,重则真灵溃散,永世不得超生。此法,行不通。”
云孤鸿的心沉了下去,但并未绝望,他紧紧盯着了尘神僧:“那……可有他法?”
“阿弥陀佛。”了尘神僧长诵一声佛号,目光深邃,“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此印既是基于你的轮回因果而设,欲破此局,亦需从因果根源入手。唯有明晰过往,照见本心,洞悉这九世轮回背后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节点,方能在死局之中,窥得一线逆转之机。”
他缓缓起身,那看似寻常的老僧身影,在此刻却仿佛与整个梵音寺的恢弘气象融为一体。“云施主,你之心神因这真相而激荡,体内力量亦濒临失控边缘。此刻贸然追寻更多前世,恐有心魔滋生、功毁人亡之危。然,时不我待,苏姑娘亦等不起。”
了尘神僧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静室的墙壁,望向了梵音寺后山那更为幽深神秘的所在。“老衲可特许你一人,入千佛窟禁地,于‘镜心壁’前观想。”
“镜心壁?”云孤鸿喃喃道。
“镜心壁,乃千佛窟之核心,亦是吾寺镇压心魔、明见真性的无上宝地。”了尘神僧解释道,“其壁光滑如镜,却非照人貌,而是映心魂。壁中所现,非虚非幻,乃是观想者自身魂魄深处最真实之烙印,是前世因果、心念执着的显化。于壁前观想,可助你稳固因真相而动摇的心神,更能让你以更清醒、更超脱的视角,重新审视你那九世轮回,或许能发现以往被忽略的关键。”
了尘神僧的语气带着一丝告诫:“然,镜心壁亦非善地。直面本心,照见过往,尤其是那些痛苦与不堪,需承受极大的心神冲击。沉溺其中,或被过往执念所缚,亦有迷失自我、神魂永困壁中之风险。你,可敢一试?”
云孤鸿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站起身,对着了尘神僧深深一揖,斩钉截铁道:“为救凝眉,为破此局,纵是刀山火海,魂飞魄散,晚辈亦无所惧!请神僧成全!”
了尘神僧看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绝,微微颔首:“善。玄玦。”
一直静候在门外的玄玦闻声而入。
“你持我手谕,引云施主前往千佛窟镜心壁。于壁前为其护法,非其心神彻底失控,不可妄加干预。”
“弟子遵命。”玄玦双手合十,恭敬领命。
在玄玦的引领下,云孤鸿再次穿过层层殿宇,向着梵音寺后山行去。越往后山,周围的僧人越是稀少,气氛也越是肃穆庄严。空气中弥漫的佛力愈发精纯浩大,隐隐带着一种镇压一切的威严。
最终,他们来到了一处位于山腹深处的巨大石窟入口之前。入口处并无恢弘的门户,只有一道看似普通的、笼罩在氤氲佛光中的光幕。两名气息渊深、如同枯木般静坐于入口两侧的老僧,在查验了玄玦出示的手谕后,缓缓睁开通透的眼眸,看了云孤鸿一眼,那目光仿佛能洞穿他体内那迥异的力量本质,但最终并未阻拦,只是再次阖上双眼,如同两尊入定的石佛。
穿过那层柔韧而温暖的光幕,眼前景象骤然一变。
并非想象中的幽暗深邃,而是一片无比开阔、仿佛自成天地的巨大石窟。石窟顶端,并非岩石,而是如同星空般璀璨的穹顶,无数散发着柔和白光的奇异晶石镶嵌其上,如同周天星辰,洒下清辉,将整个石窟照亮。
石窟之内,空旷而寂静。脚下是光滑如镜、不知何种材质的黑色石坪,走在上面,甚至能倒映出模糊的人影。而在石窟的最中央,矗立着一面巨大的、无法用言语形容其玄奇的……壁。
那便是镜心壁。
它并非由任何已知的玉石或金属铸成,通体呈现出一种混沌的、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的暗沉色泽,却又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种温润的光华。壁面光滑到了极致,仿佛不存在任何实体,只是一片凝固的、深邃的水面,又像是一只巨大无比的、漠然注视着万古轮回的眼睛。
站在壁前,云孤鸿并未立刻看到自己的倒影。他只觉得自己的心神,仿佛被那面巨壁无形地吸引、拉扯。体内那源自《烛龙逆命经》的死寂之气,以及逆鳞血契的龙元,在这镜心壁前,都变得异常安静,仿佛感受到了某种更高层次力量的压制。
“云施主,请于壁前三丈处的蒲团就坐。”玄玦指了指定位于镜心壁正前方的一个陈旧蒲团,神色肃穆,“凝神静气,将心神沉入壁中。所见一切,皆为汝心映照,切记守住灵台一点清明,莫要沉沦。”
云孤鸿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到那蒲团前,盘膝坐下。
他最后看了一眼胸前的养魂玉镯——苏凝眉依旧在寒玉莲台的滋养下沉睡着。然后,他闭上双眼,摒弃所有杂念,将全部的心神,如同归巢的鸟儿般,缓缓投向那面光滑而深邃的镜心壁。
起初,是一片虚无的黑暗与寂静。
渐渐地,那黑暗的壁面之上,开始泛起了细微的、如同水波般的涟漪。
涟漪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最终,一片模糊的景象,缓缓在那“镜面”之上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