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伏魔杵
当云孤鸿的手掌按上那灰金色的龙鳞石碑,承受着逆命经义洪流冲击之时,另一侧的玄玦,亦来到了那通体洁白、梵文流转的佛碑之前。
与云孤鸿那充斥着逆反与抗争气息的传承不同,玄玦所面对的,是一片祥和、纯净,却又蕴含着无尽威严与慈悲的佛光海洋。
他并未立刻伸手,而是先整了整有些褶皱的僧袍,双手合十,于佛碑前缓缓盘膝坐下。眼眸微闭,口唇轻启,无声默诵着静心经文。周身原本因试炼而略显波动的佛光,渐渐平复、内敛,变得如同古井深潭,澄澈而深邃。
他的三生试炼,与云孤鸿截然不同。
云孤鸿历经的是个人情爱、仇恨与宿命的纠缠拷问,而玄玦所面对的,则是关乎佛魔本质、众生度化与内心坚守的宏大命题。
在试炼中,他并非化身某一世的特定角色,而是以“旁观”与“亲历”交织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无数众生相。
他看到了虔诚礼佛一生,却因一场无妄之灾家破人亡,最终于佛前泣血质问、信念崩塌的老者;
看到了杀人如麻、恶贯满盈的魔头,却在某个雨夜因一只濒死幼兽的哀鸣而心生刹那怜悯,导致心神失守,被仇家所趁;
看到了秉持降魔卫道之志的同门,因执着于“除魔务尽”,反而误伤了被魔气侵蚀却尚存一丝清明的无辜,从此心魔深种;
更看到了,在那宏大的、关乎世界存亡的劫难面前,个体的佛法修为,有时显得那般渺小与无力,纵有菩萨心肠,亦难救必死之人,难渡无缘之辈……
“佛魔之辨,究竟在力,在心,还是在行?”
“佛法无边,普度众生,然众生皆苦,痴愚难化,执着难消,这‘度化’二字,何其之难?”
“若坚守戒律清规,却眼见苍生罹难,这坚守是慈悲,还是固执?若行霹雳手段,破戒开杀,以止更大的杀戮,这究竟是魔行,还是佛心?”
这些沉重的问题,如同巨大的磨盘,反复碾压、拷问着玄玦自幼建立的佛法世界观。他曾坚信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慈悲为怀,度化众生”,在那些血淋淋的现实与无奈的困境面前,似乎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阴影。
试炼的最后,他置身于一片无边苦海之上,脚下是沉浮挣扎的亿万生灵,耳边是无尽的哀嚎与祈求。他施展佛法,金光所至,能渡化一部分人,但更多的灵魂依旧在苦海中沉沦,甚至因为他渡化的举动,引来了更强大的魔头关注,导致更多生灵瞬间湮灭。
那一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佛法,并非万能。
就在他的佛心即将因这极致的无力与质疑而产生裂痕之时,他看到了苦海深处,一点微弱的、却顽强不灭的光芒。那是一个母亲,在自身即将被魔气吞噬的最后一刻,将全部的生命与信念化作最纯粹的守护之力,护住了怀中稚子。
那力量,并非佛法,却蕴含着至真至纯的“善”与“爱”。
刹那间,玄玦明悟。
佛法,是舟,是筏,是指引众生超脱苦海的方法与道路。但真正的“度化”,并非强行将所有人拉上舟筏,而是点燃他们心中的善念与智慧,让他们自己有力量挣扎,有方向前行。纵有漏网之鱼,纵有渡化不及之时,亦不可因噎废食,更不可因众生难度而生出懈怠或嗔怒之心。
坚守戒律,是守住修行的底线与初心。但真正的慈悲,并非拘泥于形式。金刚怒目,亦是慈悲!若破一戒能救百人,若开杀戒能止滔天杀孽,这其中的因果业力,他愿一肩承担!正如地藏王菩萨所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并非一句空话,而是意味着愿意深入最黑暗、最污秽之地,以自身之光,照亮一方,哪怕只能救度一人!
他的道,依旧是度化众生,但不再是盲目乐观的普度,而是清醒的、坚定的、愿意背负沉重与污名、甚至不惜身入地狱的……大慈悲,大担当!
此刻,盘坐于佛碑之前的玄玦,缓缓睁开了双眼。那双眸中,曾经的悲悯依旧,却少了几分不谙世事的澄澈,多了几分洞悉世情后的深沉与坚定。佛光愈发纯粹,却不再刺目,而是如同历经淘洗的黄金,光华内蕴,温润而厚重。
他伸出右手,食指与拇指轻轻相扣,结了一个简单的引灵印,缓缓点向那洁白的佛碑。
指尖与碑身接触的刹那,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没有狂暴的能量冲击。
只有一声仿佛源自远古禅寺的、清越悠扬的钟鸣,自碑身内部响起,回荡在寂静的轮回源室。
碑身上那些游走的金色梵文,如同受到了召唤,瞬间脱离了碑体,化作无数细小的金色流光,如同百川归海,朝着玄玦面前悬浮的那柄古朴的金刚伏魔杵汇聚而去!
伏魔杵轻轻震颤,发出欢欣的嗡鸣。其上古朴的纹路逐一亮起,如同干涸的河床迎来了甘霖。杵身上那些原本有些暗澹、甚至带有细微损伤的符文,在这纯净佛光的滋养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修复、完善,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玄奥。
与此同时,佛碑中央,那团最为核心的、如同心脏般搏动着的纯净光团——“明王佛种”,也缓缓浮现而出。
它只有拳头大小,却仿佛蕴含着世间最本源的慈悲与智慧,光芒柔和,却给人一种能洞彻一切虚妄、镇压一切邪魔的坚定之感。它绕着玄玦飞旋一周,仿佛在审视这位新的持有者,最终,带着一种认可与托付的意味,轻盈地、毫无阻碍地,融入了金刚伏魔杵的顶端那颗最大的宝石之中!
“嗡——!”
就在器灵归位的瞬间,金刚伏魔杵勐然爆发出璀璨却不刺目的金色佛光!光芒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将整个轮回源室都映照得一片通透!一股浩瀚、庄严、凛然不可侵犯的磅礴佛威,如同苏醒的巨人,席卷四方!
伏魔杵的外形似乎也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古朴厚重,杵身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暗金色,光华完全内敛,唯有仔细感知,才能察觉到其内蕴含的、足以让元婴邪魔都心惊胆战的恐怖净化之力!
完整的金刚伏魔杵,终于重现世间!
玄玦伸手,将焕然一新的伏魔杵握在手中。入手沉重了许多,却与他自身的佛力、与他刚刚明悟的“大慈悲、大担当”之道心,完美契合,如臂使指。他能感觉到,这件佛宝的真正威力,远超以往,将成为他日后降妖除魔、守护苍生的最强助力。
他缓缓起身,手持伏魔杵,再次向那已然光芒内敛、恢复平静的佛碑,深深一拜。
然而,在他低垂的眼眸深处,除了获得佛宝的庄严与使命感,更有一丝难以抹去的沉重与思索。
试炼中所见的众生皆苦,佛法亦有无力之时的景象,依旧历历在目。他深知,拥有了更强大的力量,并不意味着前路就会变得平坦。未来的劫难,或许会更加残酷,需要他做出的抉择,也会更加艰难。
他转头看向另一侧刚刚完成传承、正在调息的云孤鸿。
云孤鸿的道,是逆命,是抗争,是于绝境中斩出一线生机。
而他的道,是承担,是引渡,是于无边业火中,擎起一盏慈悲的灯。
道虽不同,但此刻,他们的目标却是一致——阻止鬼骨老人与龙皇的阴谋,化解这场迫在眉睫的浩劫。
玄玦持杵而立,佛光缭绕,宝相庄严。他看向那星光甬道的出口,目光仿佛已穿透轮回殿的壁垒,看到了外界正在酝酿的风暴。
风暴将至,我佛……亦需金刚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