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穿透明泽医院的玻璃穹顶,将中枢指挥中心映照得透亮。150米长、150米宽的中枢屏定制版已全域点亮,10K超高清分辨率与10亿高刷技术勾勒出极致清晰的画面,十亿量子比特算力每秒与量子网络10.0x10? s?1 的核心参数在屏幕顶端醒目闪烁,下方的10%算力支持、15%科研、90%算力储存占比条实时跳动。沈知行握着定制遥控器站在操控台前,49岁的身影沉稳挺拔,苏晴手持对讲机立于身侧,48岁的眉宇间满是干练,周明、林薇、赵磊、程昱、江晓五位助手各就其位,目光聚焦于这方掌控全院1000亩院区的全景巨屏——今日,医院将通过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召开管理层大会,同步推进科研中心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治疗的攻坚研究。
“各中心晨间数据加载完毕,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运行稳定,无任何数据延迟或显示异常。”江晓率先汇报,指尖在网络控制台快速操作,“量子网络速率稳定在10.0x10? s?1,已为管理层大会开通加密视频通道,覆盖1位院长、330位专科副院长、330位专科总主任等所有管理层岗位,同时为科研中心预留15%科研算力的专属带宽,保障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研究的数据传输安全。”
程昱紧盯电力监控面板,数据曲线平稳无波:“独立电站供电负荷稳定在26%,冗余电力储备维持18%。已为中枢指挥中心(管理层大会主会场)与330专科+75科室楼的分会场开通独立供电链路,电压精准控制在380V±0.00005%,应急电源切换响应速度保持0.005秒,确保大会与科研工作电力零中断。”
林薇同步调试管理层大会的参会系统,屏幕左侧管理中心的层级架构图实时刷新:“330位专科副院长、330位专科总主任、330位专科主任及副主任已全部上线,在岗状态显示‘全员就绪’,大会签到率100%。已通过全屏模式分发会议议程与资料,支持分会场一键举手发言、文件实时共享。”
周明则核查了科研与运营资金数据:“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研究的专项科研经费5.2亿元已足额拨付,资金使用明细已加密同步至90%算力储存模块,在全屏模式下可实时调取;全院今日运营资金流转正常,330专科+75科室楼的耗材采购、设备维护预算均已到位,确保大会期间日常诊疗不受影响。”
赵磊的后勤保障数据在屏幕右下角动态更新:“餐厅中心已为各分会场准备会议茶歇,120万份餐食已按计划配送;超市中心补充了会议所需物资,康复中心、住院中心(250万x4)的后勤物资储备充足,330专科康复区的设备运行状态全部正常,医护配比满足患者需求。”
沈知行轻点遥控器,将中枢屏画面切换至管理层大会专属界面:“各分会场注意,现在启动全院管理层大会,借助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同步部署医院运营管理与科研攻坚任务。会议期间,科研中心可继续占用15%算力推进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研究,有任何紧急情况通过对讲机实时联动。”
上午九点,管理层大会正式开始。中枢屏定制版的主体区域分割为331个高清分屏,主会场(中枢指挥中心)的画面位于中央,330个专科分会场的画面环绕排布,借助10亿高刷技术,所有画面同步切换、毫无卡顿。沈知行通过量子网络发表讲话,声音清晰传至每一个分会场:“明泽医院已全面恢复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实现了330专科+75科室楼的全景掌控。接下来,我们要以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以科研突破攻克疑难病症,尤其要加快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治疗的研究进程。”
屏幕上同步弹出科研中心的实时画面,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研究团队正借助15%科研算力解析患者影像数据与基因序列。量子计算机高速运转,将超时间窗患者的脑血管灌注情况转化为三维模型,清晰标注出缺血区域与可挽救脑组织的范围,数据每0.5秒更新一次,实时上传至90%算力储存库。“目前已收集500例超时间窗患者的临床数据,借助十亿量子比特算力每秒的运算速度,正在构建治疗方案预测模型,准确率已达82%。”科研中心总主任通过全屏模式汇报研究进展,画面同步展示模型推演过程,330个分会场的管理层清晰可见。
会议进行中,沈知行通过遥控器调取各专科的运营数据。神经外科分会场的画面显示,沈景行所在科室今日手术15台,已完成5台,成功率100%;皮肤科分会场标注着罕见皮肤病基因测序完成率95%,论文投稿进入终审阶段。他重点查看了住院中心的数据:“住院中心四个分区总入住率79%,重症患者占比11%,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全部正常,330专科主任需每日通过全屏模式上报患者诊疗情况,确保医疗质量闭环管理。”
上午十一点,大会进入互动讨论环节。某专科副院长通过分会场举手功能提出疑问:“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下,如何确保330专科的科研数据安全?”江晓立即通过屏幕左侧的网络中心界面展示防护策略:“已为每个专科设置独立加密数据分区,量子密钥每0.03秒刷新一次,10%算力支持中预留3%专项保障网络安全,昨日已拦截境外攻击8次,安全等级维持‘绝对安全’。”屏幕上同步弹出攻击拦截记录与防护机制示意图,所有管理层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科研中心传来新进展。借助量子网络10.0x10? s?1的传输速率,研究团队成功对接罕见病中心、艾滋病中心的数据库,发现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部分罕见基因变异存在关联。中枢屏上立即显示关联分析结果,红色标记的致病基因位点与卒中发病时间窗的相关性曲线清晰可见,研究团队当场调整研究方向,启动针对性治疗靶点的筛选。
中午十二点,大会暂停午休,中枢屏自动切换回全域监控模式。门诊接诊量已突破22万人次,医保报销金额达7.1亿元;监控中心的1000个高清分屏覆盖全院1000亩院区,无任何异常情况;电力中心、网络中心的数据曲线平稳,独立电站供电负荷维持在27%,冗余储备充足。沈知行与苏晴来到餐厅中心,通过随身携带的微型终端查看科研中心的研究进度,屏幕上显示“治疗靶点筛选完成30%,预计下午四点前出具初步结果”。
下午两点,管理层大会继续召开。林薇通过全屏模式发布行政人事调整方案,管理中心的层级架构图实时更新:“新增3位专科副院长分管科研协调工作,330位专科主任的绩效考核指标已同步至各分会场,后续将通过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实时跟踪履职情况。”屏幕上弹出绩效考核细则,与各专科的诊疗数据、科研成果深度联动,确保考核精准公正。
程昱汇报电力系统优化方案:“已完成330专科+75科室楼的供电线路升级,借助全屏模式的实时监控,可提前预判线路老化风险,电力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3分钟。下一步将为科研中心增设两条独立供电链路,保障高强度研究的电力需求。”
下午三点,科研中心传来重大突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研究团队借助量子计算机筛选出2个关键治疗靶点,对应的药物干预方案在动物实验中已显示出良好效果,可显着降低超时间窗患者的致残率。中枢屏立即将这一进展推送至所有分会场,画面同步展示药物作用机制的模拟动画,沈知行当场宣布:“追加3亿元科研经费,加快推进临床试验,争取早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下午四点,管理层大会接近尾声。沈知行通过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总结部署:“各专科要在3日内提交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科研中心每周通过全屏模式汇报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研究进展;监控中心、网络中心、电力中心要24小时值守,确保全域显示模式稳定运行。”
会议结束后,中枢屏画面切换回全域数据全景模式。罕见病中心的新型致病基因研究、艾滋病中心的疫苗研发(进度79%)、婴儿中心的新生儿诊疗数据在屏幕上同步流转;330专科+75科室楼的门诊接诊量已达29万人次,医保报销金额累计9.6亿元;住院中心的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全部稳定,330专科康复区的康复有效率维持在91%。
傍晚六点,全院白班医护人员有序交接,夜班团队准时到岗。沈景行来到中枢指挥中心,通过全屏模式查看神经外科的夜间手术安排:“今日剩余10台手术已全部协调完毕,借助10%算力支持的诊疗系统,患者术前评估效率提升了40%。”沈景初则关注着科研中心的数据:“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研究的临床试验方案已初步拟定,正在通过90%算力储存库加密备份。”
晚上八点,中枢屏切换至夜间模式,蓝光变得柔和却依旧明亮。科研中心的研究仍在继续,量子计算机借助15%科研算力优化临床试验方案,将患者分组、用药剂量等参数进行千万次模拟推演,确保试验的科学性与安全性。90%算力储存库开始分批次备份当日数据,包括大会记录、科研成果、诊疗记录等核心内容,备份进度条显示“已完成75%,预计1小时内全部完成”。
晚上十点,门诊接诊量稳定在33万人次,医保报销金额定格在10.5亿元。江晓完成网络安全巡检,汇报:“今日已拦截境外定向攻击11次,全部成功处置,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科研数据未发生任何泄露;量子网络运行稳定,速率维持在10.0x10? s?1。”程昱补充:“电力系统运行正常,独立电站负荷恢复至25%,冗余储备充足,可满足夜间科研与急诊需求。”
沈知行与苏晴并肩站在中枢屏前,看着这方150米见方的巨屏上流转的全域数据,心中满是感慨。屏幕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度条显示“临床试验方案制定完成80%”,330专科+75科室楼的灯光如同星星般璀璨,住院中心、康复中心的患者已进入安睡状态,监控中心的画面静谧而安宁。
“管理层大会的圆满召开,科研攻坚的重大突破,都离不开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的支撑。”苏晴轻声说道,目光扫过屏幕上的专家中心、网络中心、管理中心等模块,“这台超特级量子计算机与中枢屏的结合,让我们真正实现了医院的智能化、全景化管理。”
沈知行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未来,我们要继续依托算力优势,攻克更多像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这样的世界性难题,让明泽医院成为守护人类健康的坚强堡垒。有全院管理层的协同发力,有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有我们一家人的相互陪伴,这一天一定不会太远。”
五位助手完成最后巡检,汇报完毕后有序离岗。中枢指挥中心的蓝光依旧沉稳,150米见方的巨屏如同沉默的卫士,守护着这座顶尖三甲医院的核心秘密与日常运转。夜色中,明泽医院1000亩的院区静谧安宁,科研中心的灯光依旧明亮,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研究仍在量子算力的支撑下稳步推进,向着攻克难题的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