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金色的阳光洒满明泽医院1000亩院区,中枢指挥中心内的150米长、150米宽中枢屏定制版已全域点亮,10K超高清分辨率与10亿高刷技术勾勒出极致清晰的画面。屏幕顶端,十亿量子比特算力每秒与量子网络10.0x10? s?1 的核心参数醒目闪烁,下方的10%算力支持、15%科研、90%算力储存占比条实时跳动。沈知行握着定制遥控器站在操控台前,49岁的身影沉稳挺拔,苏晴手持对讲机立于身侧,48岁的眉宇间满是期待与严谨。周明、林薇、赵磊、程昱、江晓五位助手各就其位,目光聚焦于巨屏上的可控核聚变电站专属监控专区——今日,由夏国官方完成升级改造的医院独立电站(可控核聚变电站)将进入并网倒计时,预计当天实现成功并网,为这座顶尖三甲医院注入全新能源动力。
“可控核聚变电站并网前最终检测完毕,各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程昱率先汇报,指尖在电力中心控制台快速操作,屏幕右侧立即弹出电站实时数据面板,“等离子体约束时间稳定在1000秒以上,能量输出功率达1.2Gw,热效率突破90%,中子辐射剂量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已通过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完成与国家电网的预对接,同步检测10次,无任何信号冲突或传输延迟。”
江晓同步汇报网络保障情况:“量子网络速率稳定维持在10.0x10? s?1,已为可控核聚变电站并网流程开辟专属加密通道,采用量子密钥六重刷新防护,10%算力支持中预留5%专项保障并网数据传输安全。网络中心已搭建并网应急响应模块,异常行为识别准确率达99.99%,确保并网全过程网络绝对安全。”
赵磊的后勤保障汇报紧随其后:“可控核聚变电站周边区域已完成安全隔离与环境清理,24小时特种安保团队与夏国官方安保力量联合值守,划分并网专属通道,禁止无关人员靠近;餐厅中心已为并网技术团队准备专属餐食与能量补给,实行闭环配送;康复中心、住院中心(250万x4)等核心区域的应急物资已全部就位,确保并网期间后勤保障无死角。”
林薇调出全院运营与人员部署数据,屏幕左侧管理中心层级架构图实时更新:“全院100万医护人员到岗率100%,330专科+75科室楼已完成并网期间的应急值守安排,各科室副主任以上人员全部在岗;已通过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向所有科室推送并网注意事项,同步开通应急通讯专线,确保信息传递实时高效。”
周明核查并网专项资金与运营资金台账:“可控核聚变电站升级改造的官方结算资金已全部到位,后续并网运维专项经费3.5亿元已足额拨付,资金凭证已加密备份至90%算力储存库;全院今日运营资金流转正常,330专科的耗材采购、设备维护等预算均已落实,确保并网期间日常诊疗不受影响。”
沈知行轻点遥控器,将中枢屏画面切换至“可控核聚变电站并网倒计时”专属界面,巨大的红色数字“12:00:00”在屏幕中央跳动,周边分屏同步显示电站机房、国家电网对接终端、医院各核心区域电力监控画面:“各中心注意,可控核聚变电站并网进入倒计时阶段,全程依托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实时监控,程昱负责电力系统总调度,江晓保障网络传输安全,其余助手按分工做好协同配合,务必确保并网一次性成功。”
苏晴补充道,语气庄重:“可控核聚变电站并网是医院能源革新的里程碑,也是国家新能源技术落地应用的重要实践。所有人员必须严守操作规范,并网期间的每一组数据、每一个指令都要通过90%算力储存库加密留存,确保全程可追溯。”
上午九点,并网倒计时剩余9小时,夏国能源局的并网技术指导团队通过量子加密视频通道接入中枢屏,与明泽医院团队开展最后的协同调试。中枢屏上,电站的磁约束装置、能量转换系统、安全防护模块的实时画面清晰呈现,技术人员通过全屏模式标注关键监测点,逐一确认参数状态。“等离子体电流稳定在15mA,磁场强度达标,能量输出调节系统已与国家电网完成同步校准。”夏国能源局技术负责人通过屏幕汇报,画面同步展示校准数据曲线,“预计中午十二点完成所有调试,下午三点准时启动并网流程。”
与此同时,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的其他区域数据平稳流转。门诊接诊量已突破15万人次,医保报销金额达4.8亿元;330专科+75科室楼的诊疗工作有序推进,神经外科的沈景行正在开展一台复杂脑血管手术,借助10%算力支持的手术导航系统,操作精准度提升30%;皮肤科的沈景初团队借助15%科研算力,完成罕见皮肤病治疗方案的优化,论文已正式发表。
上午十一点,并网倒计时剩余7小时,程昱通过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启动电力系统预热程序:“独立电站(可控核聚变电站)已进入预热状态,输出电压逐步提升至380V标准值,与医院现有电力系统的压差控制在±0.001V以内;已开通四条冗余供电链路,应急切换响应速度保持0.003秒,确保并网过程中330专科康复区、住院中心重症监护室等关键区域电力不中断。”
江晓同步升级网络防护等级:“已启动‘并网专属防护模式’,量子密钥刷新频率提升至0.01秒\/次,AI攻击拦截系统新增电站数据专属识别模型。过去2小时内,成功拦截境外针对电站数据的定向攻击4次,已联合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完成溯源处置,网络安全等级维持‘绝对安全’。”
中午十二点,并网倒计时剩余6小时,全院进入午休时段,餐厅中心为医护人员与并网团队配送定制餐食,中枢屏上显示“今日午餐供应125万份,食材安全检测合格率100%”。沈知行与苏晴来到电力中心监控室,通过微型终端查看电站预热情况,程昱汇报:“预热状态良好,各项参数无任何波动,已具备并网条件。”
下午一点,并网倒计时剩余5小时,科研中心借助15%科研算力,同步开展可控核聚变能源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中枢屏上显示“医疗设备核能适配测试完成率85%,预计明日全部达标”。赵磊通过全屏模式调度后勤团队,对电站周边区域进行最后一次安全巡查,屏幕上弹出巡查路线与结果:“无安全隐患,环境辐射值正常,安保人员全部到岗。”
下午两点,并网倒计时剩余4小时,夏国能源局与明泽医院召开并网前最终协调会,通过中枢屏的331个分屏向全院管理层同步情况。沈知行强调:“并网期间,各科室需密切关注电力变化,如有异常立即通过应急通讯专线上报;科研中心暂停非紧急科研任务,优先保障并网算力支持。”
下午三点,并网倒计时剩余3小时,可控核聚变电站正式进入并网准备阶段。中枢屏中央的倒计时数字变为“03:00:00”,电站机房的实时画面占据主要区域,操作人员按流程启动能量输出调节程序,等离子体约束装置发出稳定的蓝光,能量转换系统开始同步国家电网频率。
“并网前1小时准备,电力系统同步完成最后校准!”程昱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遍各中心,中枢屏上显示“电压380V±0.00005%,频率50hz±0.001hz,相位差0°”,所有参数全部符合并网标准。江晓汇报:“量子网络传输速率稳定在10.0x10? s?1,并网数据传输通道已通过压力测试,带宽充足,无任何拥堵风险。”
下午五点,并网倒计时剩余1小时,全院核心区域的电力监控画面在中枢屏上同步展开。住院中心(250万x4)的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手术室的高精度医疗设备、科研中心的量子计算机,均已切换至双电源保障模式。林薇通过全屏模式发布通知:“并网倒计时1小时,各科室暂停非必要大型设备使用,做好应急准备。”
下午五点五十分,并网倒计时剩余10分钟,夏国能源局总指挥通过中枢屏下达指令:“各单位注意,可控核聚变电站并网进入最后倒计时,准备启动并网程序!”中枢屏上的数字开始秒级跳动,电站的能量输出功率逐步提升至并网预设值,国家电网对接终端的指示灯由红转黄,进入待接入状态。
下午六点整,并网倒计时显示“00:00:00”,程昱高声下达指令:“并网启动!”操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钮,中枢屏上立即弹出能量传输动态曲线,可控核聚变电站的电能通过专用线路向国家电网与医院内部系统同步输送。屏幕上的电压、频率、相位数据实时跳动,逐步趋于稳定,所有分屏的电力监控画面均显示“正常”。
“并网成功!”三分钟后,夏国能源局技术负责人的声音传来,中枢屏上立即弹出“可控核聚变电站并网成功”的醒目提示,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沈知行长舒一口气,握着苏晴的手露出欣慰的笑容,五位助手也相视一笑,连日的筹备与坚守终于换来了圆满结果。
并网成功后,中枢屏数据实时更新:可控核聚变电站输出功率稳定在1.0Gw,满足医院全部电力需求后,剩余电能成功并入国家电网;医院独立电站的供电负荷降至5%,冗余电力储备提升至30%,电力成本较此前降低75%。程昱汇报:“全院330专科+75科室楼的电力系统已平稳切换至核聚变供电,无任何设备异常或诊疗中断情况,电力中心已启动24小时实时监控。”
晚上七点,门诊接诊量已达29万人次,医保报销金额累计9.5亿元。沈知行组织召开并网成功复盘会,通过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向全院职工通报喜讯:“可控核聚变电站的成功并网,标志着医院进入清洁能源新时代,不仅能保障全院稳定供电,更能为科研工作提供充足能源支撑。”
晚上八点,中枢屏切换至夜间模式,蓝光变得柔和却依旧明亮。90%算力储存库正分批次对并网全过程的18万组数据、200小时监控视频进行加密备份,确保全程可追溯。科研中心借助充足的电力与算力,加速推进艾滋病疫苗研发与罕见病研究,屏幕上显示“艾滋病疫苗研发进度提升至82%,罕见病治疗靶点筛选完成率90%”。
沈景行与陈曦、沈景初与顾宇来到中枢指挥中心,与父母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有了可控核聚变供电,我们的手术与科研工作将更有保障。”沈景行感慨道,顾宇补充:“这不仅是医院的能源革新,更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沈知行笑着点头:“未来,我们要依托这份强大的能源与算力支撑,攻克更多医疗难题。”
晚上十点,门诊接诊量稳定在32万人次,医保报销金额定格在10.8亿元。五位助手完成最后巡检,汇报:“可控核聚变电站运行稳定,各项参数正常;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运行无异常,网络安全、电力保障全程零失误;全院330专科+75科室楼运转有序,无任何突发情况。”
沈知行与苏晴并肩站在中枢屏前,看着屏幕上可控核聚变电站平稳运行的实时数据,以及全院灯火通明的静谧画面,心中满是感慨。“从建院初期的五百亿美元投入,到如今可控核聚变的成功落地,我们一步步实现了医疗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苏晴轻声说道,目光中满是憧憬。沈知行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这是新的起点,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携手,让明泽医院成为守护健康、推动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
夜色渐深,中枢指挥中心的蓝光依旧沉稳,150米见方的巨屏如同沉默的卫士,守护着这座顶尖三甲医院的核心秘密与日常运转。明泽医院1000亩的院区在核聚变能源的滋养下静谧安宁,新的希望与征程,正随着稳定的电流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