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破晓,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明泽医院1000亩院区的每一寸土地上。中枢指挥中心内,150米见方的全域中枢屏已全域点亮,10K超高清分辨率清晰呈现着全院动态。屏幕顶端,十亿量子比特算力每秒与量子网络10.0x10? s?1 的核心参数持续闪烁,下方的算力占比条稳定显示为“10%自动算力支撑中枢、15%算力支撑科研中心、90%算力储备”,各项数据按预设分配平稳运转。
早上七点整,沈知行与苏晴准时步入指挥中心,49岁的沈知行身姿挺拔,眼神沉稳;48岁的苏晴气质温婉,眉宇间带着对新一天的期许。周明、林薇、赵磊、程昱、江晓五位助手已各就其位,完成了夜班与白班的工作交接,正梳理着当日重点任务清单。按照医院新规,白班时段(7:00-19:00)由院长、院长夫人联合五位助手坐镇中枢,全面统筹各项工作;晚班时段(19:00-7:00)则由五位助手的副手接管,确保中枢24小时高效运转。
“夜班运行数据汇总完毕,可控核聚变电站输出功率稳定在1.0Gw,全院电力供应零异常;量子网络传输速率维持峰值,未发现任何安全风险;爆炸事故伤者康复进展顺利,重症监护室仅剩12名患者,生命体征全部平稳。”江晓率先汇报,指尖轻点控制台,屏幕上立即弹出夜班工作复盘报告,数据图表清晰直观。
程昱补充电力保障情况:“10%自动算力已精准对接中枢各项操控系统,指令响应延迟低于0.001秒;可控核聚变电站的磁约束装置、能量转换系统均完成晨间巡检,参数全部达标。”
林薇调出人员部署台账:“全院100万医护人员到岗率100%,330专科+75科室楼的白班值守团队已全部就位;今日重点工作已推送至各科室终端,其中骨科的全国首例高难度手术已列入中枢重点监控清单。”
赵磊汇报后勤保障准备:“针对骨科首例手术,已开通专属后勤通道,手术所需特殊耗材、器械已全部清点到位并送至手术室门口;餐厅中心为手术团队准备了高能量术前餐与术后补给,将按时间节点精准配送。”
周明同步更新资金动态:“骨科手术专项经费5000万元已足额拨付,科研中心今日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也已落实,90%算力储备库已完成昨日数据加密备份。”
沈知行轻点遥控器,将中枢屏主画面切换至骨科专属监控专区,屏幕上清晰显示着手术间的术前准备情况:“今天是骨科的关键日子,全国首例复杂骶骨肿瘤合并骨盆重建手术,由专科副院长亲自主刀,总主任担任副手,务必依托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做好全程监控与保障。”
苏晴握着对讲机补充道:“通知科研中心,将15%算力中的5%专项调配至骨科手术导航系统,提升术中精准度;江晓负责开辟手术数据专属加密通道,确保手术全程影像、数据实时同步至中枢与专家评审终端。”
“收到!科研中心算力调配已完成,手术导航系统已接入专项算力,精度提升至0.01毫米级。”江晓立即响应,屏幕上的算力分配图谱实时更新。
“手术数据专属通道已搭建完毕,采用量子密钥三重刷新防护,数据传输安全等级提升至最高。”程昱同步完成电力与网络的双重保障。
就在此时,中枢屏左侧的家属探访预约系统突然弹出一条特殊预约信息,林薇查看后笑着汇报:“沈院长、苏院长,沈景行主任与陈曦医生预约了中午12点的会面,备注说有重要消息要当面告知;沈景初主任和顾宇先生也提交了预约,说婚礼筹备有了最终方案,想和二位商量。”
苏晴眼中瞬间闪过惊喜,转头看向沈知行:“肯定是景行和陈曦有动静了!结婚快一年,总算等来了好消息。景初那边,婚礼方案定下来,咱们也能安心筹备了。”
沈知行嘴角扬起笑意:“正好趁中午手术间隙,一家人好好聊聊。林薇,把会面地点安排在中枢休息室,通知餐厅中心准备几份家常饭菜。”
“收到!已完成安排,休息室已预留,餐食需求已同步。”林薇快速操作,将预约信息标记为“优先处理”。
上午八点,骨科手术正式开始。中枢屏上,手术间的实时画面清晰呈现:专科副院长穿着手术服,手持器械站在主刀位,神情专注;总主任立于副手位,密切配合着主刀操作。手术台上方,搭载了专项算力的导航系统实时投射出患者骨骼三维模型,红色标识精准标注肿瘤位置与神经走向。
“手术开始,麻醉生效,生命体征稳定。”主刀副院长的声音通过音频同步功能传来,屏幕上立即弹出患者实时生命体征数据:心率75次\/分,血压120\/80mmhg,血氧饱和度99%。
“肿瘤边界已确认,准备开始剥离。”副手总主任回应道,手中器械精准递至主刀手中。
沈知行目光紧盯着屏幕,指尖在操控台上轻点,将手术细节画面放大:“程昱,密切监控手术间电力供应,确保导航系统、无影灯等关键设备无任何波动。”
“收到!手术间供电已接入双冗余链路,输出电压稳定在380V±0.00001%,无任何异常。”程昱实时汇报电力数据。
江晓同步跟进:“手术数据传输正常,已同步至国家骨科专家库终端,3位院士正在远程观摩指导,实时反馈将通过专属通道推送至手术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术在紧张有序中推进。中枢屏上,手术进度条实时更新,肿瘤剥离、骨骼切除等关键步骤的影像清晰记录,90%算力储备库正同步加密存储每一组数据。上午十一点,手术进入最关键的骨盆重建阶段,导航系统依托专项算力,实时计算植入物的精准位置,主刀副院长与副手总主任配合默契,每一个操作都精准无误。
“植入物位置校准完成,误差0.02毫米,符合手术标准。”导航系统的语音提示响起,屏幕上弹出植入物与骨骼贴合的三维模拟画面。
“继续推进固定流程,注意保护周围神经与血管。”远程观摩的院士通过专属通道给出指导意见。
苏晴看着屏幕上的手术画面,轻声感慨:“骨科团队的实力越来越强了,这样的全国首例手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有了可控核聚变的稳定能源与量子算力支撑,成功率大大提升。”
沈知行点头:“这就是科技赋能医疗的意义,10%中枢算力保障指挥调度,15%科研算力支撑临床技术,90%储备算力做好数据备份,全链条保障让复杂手术更有底气。”
上午十一点五十分,手术顺利完成。中枢屏上弹出“手术成功”的醒目提示,手术间内响起短暂的欢呼声。“全国首例复杂骶骨肿瘤合并骨盆重建手术圆满成功,手术时长3小时50分钟,术中出血量控制在500ml以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观察。”主刀副院长的汇报声传来,语气中满是欣慰。
沈知行与苏晴相视一笑,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通知全院,对骨科手术团队予以通报表扬,专项奖励100万元用于科室发展。”沈知行下达指令,“林薇,安排专人跟进患者术后恢复,实时数据同步至中枢。”
“收到!表扬通知已发布,术后跟进团队已就位,重症监护室已开通专属监测通道。”林薇立即执行。
中午十二点,沈景行与陈曦、沈景初与顾宇准时来到中枢休息室。沈景行穿着神经外科白大褂,扶着微微隆起小腹的陈曦,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沈景初则挽着顾宇的手臂,手中拿着厚厚的婚礼方案册。
“爸,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陈曦刚坐下,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双手轻轻抚摸着小腹,“我怀孕了,已经六周了,今天刚做完检查,宝宝很健康。”
苏晴瞬间站起身,激动地握住陈曦的手,眼眶微微湿润:“真的?太好了!我要当奶奶了!”她小心翼翼地扶着陈曦,“快坐下休息,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们,这段时间是不是很辛苦?”
沈知行也走上前,拍了拍沈景行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好小子,不错!以后工作再忙,也要多照顾好陈曦和宝宝。”
沈景行笑着点头:“放心吧爸,我已经调整了工作排班,尽量减少加班,陈曦也暂时接管了心外科的常规工作,专注养胎。”
这边阖家欢喜,沈景初连忙拿出婚礼方案册,递到沈知行与苏晴面前:“爸,妈,我和顾宇把婚礼方案定下来了,就在年底腊月十八,场地选在院区西侧的国际会议中心,既能容纳全院同事,也方便亲友参加。”
顾宇补充道:“我们已经联系好了婚庆公司,婚礼流程、菜品、伴手礼都初步确定了,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苏晴接过方案册,仔细翻看,脸上乐开了花:“腊月十八是个好日子,场地选得也合适。我看这些流程都不错,伴手礼可以加上咱们医院自制的养生礼盒,更有纪念意义。”
沈知行看着方案册,点头认可:“就按你们的想法来,婚礼的后勤保障、安保协调交给赵磊,资金方面让周明全力配合,务必办一场圆满又温馨的婚礼。”
赵磊立即表态:“景初主任放心,婚礼场地布置、人员引导、应急保障这些工作我都安排好了,保证万无一失。”
周明也笑着说:“婚礼专项经费已预留,不管是场地租赁还是其他支出,都能及时到位。”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着宝宝的产检计划与婚礼的筹备细节,休息室里充满了温馨的氛围。沈知行看着儿女双全、家庭和睦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以前总忙着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现在看着你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比什么都开心。”
苏晴握着陈曦的手,轻声叮嘱:“孕期要注意休息,有任何不舒服随时说,医院的妇产科专家都可以随时咨询。我已经让后勤科把你们的家属房重新布置了,婴儿房也准备好了,就等宝宝出生。”
下午一点,短暂的家庭会面结束,沈景行与陈曦返回科室,沈景初与顾宇也投入到婚礼筹备与工作中。中枢指挥中心再次恢复忙碌,沈知行与苏晴回到操控台前,将目光重新聚焦于全域中枢屏。
屏幕上,骨科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平稳跳动,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正在进行精细化护理;科研中心借助15%算力,加速推进骨科手术相关的后续研究;全院各科室的诊疗工作有序开展,门诊接诊量稳步提升。
“程昱,持续监控骨科术后患者的电力保障,确保监护设备24小时稳定运行。”沈知行下达指令。
“收到!已为患者所在的重症监护室开辟专属供电链路,应急切换响应速度保持0.001秒。”程昱回应。
江晓汇报网络与算力情况:“量子网络运行稳定,手术全程数据已完成三重加密备份至90%算力储备库;科研中心的专项算力支撑正常,骨科手术相关研究数据处理效率提升30%。”
林薇更新人员与工作动态:“沈景行主任已调整好工作排班,陈曦医生的常规工作已交接给科室副手;沈景初主任的婚礼筹备工作已与后勤、行政部门对接,各项流程推进顺利。”
赵磊补充后勤保障:“骨科手术团队的术后补给已配送到位;婚礼场地国际会议中心的初步布置已启动,安全巡查与设备调试同步进行。”
周明完成资金闭环:“骨科手术奖励资金已拨付至科室账户;婚礼筹备首批款项已支付,资金流转正常。”
下午五点,五位助手的副手们陆续抵达中枢指挥中心,开始进行白班与晚班的交接。沈知行与苏晴主持召开交接会议,梳理当日重点工作:“骨科首例手术圆满成功,术后患者监护是重点;沈景行、陈曦的孕期保障与沈景初的婚礼筹备要同步推进;可控核聚变电站与量子网络的运行状态需持续监控,确保夜间稳定。”
“收到!已明确夜间重点工作,骨科术后患者监护、能源网络保障、婚礼筹备前期工作均已列入夜间监控清单。”五位副手齐声回应。
傍晚六点,沈知行与苏晴在完成全部工作交接后,并肩走出中枢指挥中心。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院区的小路上,两人看着远处病房楼的灯火,相视而笑。
“今天真是双喜临门,手术成功,家里又有了好消息。”苏晴轻声说道,眼中满是幸福。
沈知行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而温柔:“医院越来越好了,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了。未来,我们既要守护好这座医院,也要守护好我们的小家,让明泽医院成为更多人的生命港湾,也成为我们家庭幸福的依托。”
两人缓缓漫步在院区里,身后的中枢指挥中心依旧灯火通明,150米见方的巨屏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可控核聚变电站平稳运行,量子网络高效传输,10%算力支撑中枢、15%算力赋能科研、90%算力筑牢储备,全链条的科技保障,不仅推动着医疗事业的革新,更守护着家与院的双向温暖。
夜幕降临,晚班副手们已全面接管中枢工作,全域中心全屏显示模式持续运转,各项数据平稳跳动。明泽医院在静谧的夜色中,孕育着新的希望——术后康复的患者、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年底的婚礼盛宴,都将在这片充满爱与科技的土地上,绽放出最美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