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玖璃将刘氏“归还”的、属于已故承夫人的嫁妆账目细细梳理了一遍。云州县城内位置极佳的数间铺面(包括绸缎庄、粮铺、杂货行)、城外上百亩的上好水田、甚至还有一支小型骡马商队的干股……。
然而,承夫人早逝,李勋是个不通俗务、只知吟风弄月的甩手掌柜,加之刘氏多年来有意无意的排挤、打压和暗中蚕食,这些产业大多处于半荒废状态,或是被刘氏安插的娘家亲信把持,账面上收益微薄,甚至年年报亏。
“真是捧着金碗讨饭,暴殄天物。”姜玖璃合上阿哲暗中清查来的近年真实账目,摇了摇头。这庞大的资源若能盘活,将是他们日后极大的助力,也是李洛薇安身立命的根本。
此时,李洛薇在姜玖璃连日来的悉心教导下,已非吴下阿蒙。她眼神中怯懦渐褪,多了过去从未有过的专注与神采,对内宅琐事的处理也日渐娴熟,举手投足间隐隐有了当家的气度。
姜玖璃觉得,是时候了。
她将那一摞沉甸甸的账册、地契、铺契,连同那枚古朴沉重的承运商行主章,一股脑儿推到李洛薇面前的桌案上。
李洛薇看着眼前这堆代表着巨大财富与责任的东西,吓了一跳,本能地往后缩了缩,声音带着迟疑:“嫂嫂,这……这是……”
“这是你母亲,承夫人留下的全部嫁妆。”姜玖璃语气平静无波,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这些年来,被别有用心的人糟蹋得差不多了。如今,该物归原主,由你来接手打理。”
李洛薇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复杂的契约文书,刚建立起来的信心仿佛又动摇了,指尖微微发颤:“我……我不行的,嫂嫂,这太复杂了,我从来没管过铺子、田庄……我……”
“没什么不行!”姜玖璃断然打断她,目光清亮如雪,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账目看不懂,我逐字逐句教你;铺子不会管,我带你一家家去看、去问;人手不听话,我教你如何立威,如何拿捏他们的七寸!洛薇,你体内流着一半商贾之血!你外祖父当年能白手起家,创下承运商行这番基业,你身为他的外孙女,骨子里就带着经商的慧根!为何不能将他留下的产业,在你手中发扬光大,甚至更上一层楼?”
她微微前倾身子,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仿佛在陈述一个必将实现的未来:“等你真正执掌了承运商行,将它做大做强,让承运商号响彻晏城乃至更远的地方。到那时,金银入库,声名在外,这晏城、这大黎,有多少好儿郎,还不是由着你随便挑拣夫家?何须再看人脸色,仰人鼻息?”
姜玖璃将这看似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话,说得如同吃饭喝水般稀疏平常。李洛薇听得目瞪口呆,脸颊绯红,心却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与野心,在她心底悄然滋生。
第二日,姜玖璃来到了城西的“珍品阁”等李洛薇。
掌柜白崇明见到一位绝色女子踏入店中,先是怔住,待姜玖璃拿出那枚他再熟悉不过的承运商行主章时,他才猛地回过神来,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几乎老泪纵横:“您……您真是姜九……少夫人?!” 他难以置信,当初那个聪慧果决的小子“姜九”,竟是如此倾国倾城的女子,如今更是成了自家少爷名正言顺的妻子!这简直是老天爷庇佑承运商行,老爷在天之灵保佑啊!
姜玖璃微微颔首,将以苏家小姐身份嫁到李家发生的事,还有整顿李宅的事情简单告知了白崇明。正说话间,李洛薇在丫鬟的陪伴下也从马车上下来,走进店中。
“白爷爷!” 李洛薇见到这位看着自己长大、与外公情同手足的老人,眼眶瞬间就红了。她被禁锢在李府后宅多年,早已与这些旧人断了联系。
“小姐!老奴……老奴终于又见到您了!” 白崇明亦是激动不已,上下打量着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李洛薇,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两人唏嘘了一番过往。
姜玖璃适时地将主章和厚厚几本核心账册再次推到李洛薇面前,示意她查看。
白崇明也抹了抹眼角,语重心长地对李洛薇道:“小姐,少夫人乃非常人,您定要跟在少夫人身边,好好学,用心学!咱们承运商行的将来,就指望您了!”
李洛薇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翻开账册。姜玖璃便在一旁,指着其中一处标红的地方,开始她的“教学”:
“你看这本,城东那间‘锦绣阁’,地处最繁华的街市,本该是日进斗金,账上却年年亏损。”姜玖璃声音冷静,条分缕析,“根源无非几点:管事曾贵,是刘姨娘娘家表亲,中饱私囊,进货时以次等湖绸充作上等苏缎,成本虚高,品质却低劣;店内陈设老旧,花色还是三五年前的式样,如何吸引得了城中那些追求时新的夫人小姐?你是女子,最懂女子心思,若你能肃清这等蛀虫,另选可靠之人,亲自去苏杭等地挑选最新颖的花样料子,再将店铺重新布置得雅致亮堂,何愁不能扭亏为盈,甚至成为晏城头一份的绸缎庄?”
她又翻到田庄部分,点着一处:“还有这处‘上水庄’,佃户年年抱怨租子太重,遇到天时不好,甚至要借债交租,导致田地疏于打理,收成一年不如一年。此为竭泽而渔。你若能体恤佃户,适当减免些租子,鼓励他们兴修水利,并设法引进些耐旱或高产的良种。待收成上去了,即便每亩只收以往七成的租子,总收入反而可能更高,且能得佃户拥戴,田地越种越肥,这才是长久之计。”
姜玖璃将白崇明早年教导她的、以及她自己领悟的商业之道,用李洛薇能理解的、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从如何核算成本、判断市场需求旺衰,到如何选用可靠之人、如何设定合理的价格,甚至如何通过“市恩”来营造口碑,吸引回头客。
李洛薇起初听得眉头紧锁,觉得其中门道太多,云里雾里。但或许是血脉中传承的商业天赋被激活,又或许是她这些时日跟着姜玖璃不眠不休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她越听,眼睛越是明亮。那些原本枯燥的数字、琐碎的事务,在她脑海中渐渐串联起来,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经营图景。
她发现,嫂嫂教的这些,与她过去在闺阁中学的诗词女红完全不同,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却有一种实实在在的、能掌控自身和他人命运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让她着迷,也让她心潮澎湃。
她猛地抬起头,看向姜玖璃,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光彩,深吸一口气,坚定地道:“嫂嫂,我……我想试试!我想把外祖父留下的产业,都管起来!”
姜玖璃看着眼前这个仿佛脱胎换骨般的女孩,唇角终于露出一丝真切而赞许的笑意:“好!这才是我认识的李洛薇。从明日起,我陪你去巡铺子,查田庄。”
接下来的日子,姜玖璃便带着李洛薇,如同寻常人家的姑嫂一般,每日出入于李家名下的各家店铺、田庄、码头货栈,甚至是一些合作的酒楼。
姜玖璃并不直接插手具体事务,只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偶尔在李洛薇遇到难题、与人交涉陷入僵局时,才低声提点一二。她教她如何从账本上不起眼的墨迹、伙计闪烁的眼神中发现端倪;如何与精明的货商、质朴的佃户、油滑的牙行打交道;如何判断一匹绸缎的真实价值,如何在与老狐狸般的管事谈判时,抓住对方的弱点,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而李洛薇,也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学习能力和与生俱来的商业敏感。她很快就能举一反三,处理起各项事务来越发果断老练,那份属于李家嫡女的自信与气度,在她身上,真正地绽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