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在考试前夕拼命的狠劲儿重新回到了同学们的心中。
“干了!”王昊把袖子往上一撸,很有几分壮士断腕的气势,“不就是备课吗?咱们在学校为了考试能熬到半夜两点,现在为了当个合格的老师还能认怂?”
学生们迅速按照原来的分组,围成了几个圈展开头脑风暴法。
林天这一组的气氛最为凝重。他上午的失败也最彻底。电脑成了废铁,数学模型成了对牛弹琴。
“不行,还得从数学入手。”林天皱着眉“杨老师的要求是‘能看懂、能摸到、能用上’。电脑摸不到,暴击看不懂,那什么是他们能看懂的?”
体育生张伟瓮声瓮气地插了一句:“石头,他们天天在山上捡石头。”
一个负责教语文的女生补充道:“还有,我看到张校长办公室里有一把很旧很旧的算盘,上面都包浆了。”
“算盘!”
他猛地一拍大腿,眼睛里重新亮起了光芒。
“我真是个笨蛋!我总想着给他们展示最先进的二进制,却忘了最古老的十进制计算工具!”他兴奋地站了起来,在狭小的空间里走来走去,“电脑没电,但算盘不需要!二进制他们不懂,但算盘珠子他们看得见摸得着!”
他冲到教室角落,从一堆旧杂物里翻出了老算盘。然后用袖子擦了擦。
“啪嗒,啪嗒……”他拨动着算盘珠,嘴里念念有词,“个、十、百、千……杨老师的第二个要求,‘教学工具必须是山上能找到的’,这个算盘就是现成的!我们甚至可以教他们用小石子或者竹节自己做简易的算盘!”
“至于‘能用上’的教学内容……”林天看向窗外,一个山里娃正帮着张校长在院子里晾晒玉米,一边掰玉米粒,一边掰着手指头数数,“我们不讲什么狗屁概率论了!我们就教他们最实用的东西!比如,怎么用算盘快速算出三十七个玉米棒子,每个棒子平均有五百八十颗玉米粒,一共能收多少斤粮食!”
“还有!”他越说越激动,“我们还可以把九九乘法表,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和口诀教给他们!就像我们以前背古诗一样,让他们唱着玩着就把数学给学了!这不比听我讲‘暴击’有趣一万倍?”
小组的其他成员被林天的激情所感染,纷纷点头称是。张伟更是憨厚地笑道:“这个好!这个我听着都觉得有意思,总算不是鸟语了。”
林天看着手里这把古老的算盘,他要用最古老的智慧去开启这些山里孩子数学思维。这一次他信心十足。
赵敏和陈静这一组,气氛则显得温柔而细腻。上午的失败,让她们俩,特别是赵敏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她们深刻地意识到,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现实面前,任何脱离实际的知识传授都是一种“何不食肉糜”式的傲慢。
“牙刷和牙膏,我们肯定是没办法给每个孩子都配齐的。”赵敏看着自己带来的那个精致的牙齿模型,轻声说,“所以,健康卫生课的方向必须改。”
“我们可以教他们更实用的东西。”一向沉默的陈静,经过了“实习助理”和“采访者”的历练,此刻的发言显得平静而有条理,“比如,怎么识别山里常见的有毒植物和昆虫,受伤了怎么用干净的布和清水做最简单的包扎,还有,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重要性。这些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工具。”
赵敏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思路对。我们不能给他们鱼,但可以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渔’,一些能让他们避免危险、减少生病的生存知识。”
她们很快就敲定了新的卫生课方案。但她们觉得这还不够。
“孩子们不仅需要身体上的健康,也需要精神上的快乐。”赵敏想起了那个穿着破洞裤子却笑得无比灿烂的小女孩,想起了兰兰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他们的娱乐活动可能就只是在泥地里打滚。我们能不能……给他们带去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唱歌。”陈静轻声说出了一个词。
“对!唱歌!”赵敏的眼睛一亮,“我们不能给他们玩具,但可以教他们唱歌!杨老师的第三个要求,‘教学方式必须是有趣的,能让他们玩起来的’,唱歌就是最好的方式!”
说干就干。她们开始在脑海里搜刮那些歌词简单、旋律优美、充满希望的歌曲。
“《蜗牛与黄鹂鸟》怎么样?‘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歌词简单,还能教他们认识小动物。”
“还有《让我们荡起双桨》,虽然他们没见过公园里的小船,但那种快乐和对美好风景的向往是共通的。”
“《蜗牛》!”陈静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周杰伦的那首!歌词写得特别好,‘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我想把这首歌,教给兰兰,还有所有像她一样的孩子。告诉他们,就算现在走得慢,只要不停下来,总有一天能看到属于自己的天。”
她们找来纸笔,开始凭着记忆,一字一句地将歌词写下来。没有音乐播放器,她们就自己哼唱着找调。赵敏的声音清亮,陈静的音准很好,两个女孩的头凑在一起,小声地哼唱着。
她们决定,新的音乐课就从教会孩子们人生的第一首“流行歌曲”开始。她们要送给孩子们的,不是物质的礼物,而是可以陪伴他们一生的梦想和希望。
如果说其他组是在进行“脑力劳动”,那王昊这一组,则从一开始就奔着“体力劳动”去了。
上午的滑铁卢,让这位富二代少爷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他真切地感受到在一个连“钱”都不是硬通货的地方,他过去引以为傲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他娘的!”王昊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院坝那片坑坑洼洼、一下雨就积水泥的操场,狠狠地骂了一句,“讲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有屁用!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狗屁‘等价交换’!”
“那他们需要啥?”同组的一个男生问。
王昊指着那片泥地,又指了指远处几个正在追逐一个破旧皮球的孩子,因为地滑,一个孩子摔倒了弄了一身泥。
“他们需要一个能让他们放心奔跑、不会摔跤的操场!一个能打篮球、能做游戏的平地!”王昊站了起来,眼神里闪烁着光芒,“杨老师说得对!教学内容必须是他们能用上的!一个平整的操场就比我一百堂商业课都有用!”
“可……可我们怎么弄?”另一个组员看着那片至少有半个篮球场大的泥地,有些发怵,“我们又没工具,又没工程车。”
“没有工具就去找!没有工程车就用手!张校长那儿肯定有锄头和铁锹!村里肯定也有独轮车!石头和沙子,山里遍地都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在这里讨论,是去把这些东西找出来!”
同组的几个男生也被他感染了,纷纷点头。
王昊立刻进行了分工:“你,跟我去找张校长借工具!你,去村里看看谁家有独轮车,咱们拿方便面去换,不,去租!剩下的,跟我去实地勘测一下,看看哪里最低洼,需要先填平!”
他带着人卷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踩进了泥地里。那双曾经让他心疼不已的限量版球鞋,此刻毫不犹豫地被他当成了雨鞋。
很快,在张校长的帮助下他们借来了几把锈迹斑斑的锄头和铁锹。王昊又真的用两包方便面,从一个村民那里“租”来了独轮车。
他站在操场中央,对着全班同学,也对着那些围过来看热闹的山里娃们,挥舞着手里的铁锹,扯着嗓子大喊:
“14班的兄弟姐妹们!别坐着了!都出来活动活动筋骨!我们今天的课不上理论,上实践!我们的课堂就在这片泥地里!我们的目标,是在天黑之前,把这片破操场给它平了!建成我们希望小学的第一个篮球场!”
他的声音充满了煽动力。
14班的学生们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欢呼声。他们扔下手中的纸笔,纷纷冲出教室抢过王昊他们手里的工具。男生们负责挖土、填坑,女生们则负责搬运小块的石头。
那些山里的孩子们,看到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真的开始动手干活,也好奇地围了上来。王昊大手一挥,用他那蹩脚的本地方言喊道:“小孩们,别看着!想不想有个新球场玩?想的话就一起动手!帮我们捡小石头!”
孩子们一哄而散,很快就抱来了各种各样的小石块。
一时间,院坝变得热火朝天。汗水顺着每个人的脸颊流下,和泥土混在一起,把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泥猴。但没有一个人抱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
杨明宇站在教室的屋檐下,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他看到,林天正蹲在地上给一个山里娃讲解怎么利用杠杆原理撬动一块大石头;赵敏拿出自己的手帕温柔地为一个不小心划破手的小女孩擦拭伤口;张伟则充分发挥他的体力优势,一个人推着独轮车跑得飞快,引来一阵阵喝彩。
而王昊此刻正光着膀子和几个男生一起用一块大木板奋力地夯实地面。
杨明宇欣慰地笑了。
他知道,这堂由王昊主导的没有教案、没有讲台的“实践课”,是这次支教活动中,最成功的一课。
他的学生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知识和现实连接在了一起。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小老师”,而是这片土地上一个真正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