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罗记·闹剧篇》
场景一:工艺门织造坊
时间:暮春午后
地点:工艺门后院织造坊
人物:
- 宫束班(工头,三十余岁,总带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 阿大(二十岁,壮实如熊,总爱瞎琢磨)
- 阿二(十九岁,瘦高个,手笨但嘴贫)
- 阿三(十七岁,圆脸,爱偷懒却眼尖)
- 小满(十五岁,唯一的女学徒,手巧但胆儿小)
- 门主(五十岁上下,青布道袍,袖口沾着丝线,脚步声轻得像风)
【幕启】
织造坊里飘着苎麻与蚕茧的气息,二十架织机排成两列,木梭撞在机框上的“咔嗒”声此起彼伏。宫束班背着手在织机间踱步,腰间挂着的量尺时不时敲敲掌心。
“阿二!你那经丝又绞成乱麻了!昨儿教的‘三上两下’绞法喂狗了?”宫束班的嗓门惊飞了梁上筑巢的燕子,“这是要仿东周的罗纹锦,不是让你织装米的麻袋!”
阿二正跟阿大凑在一架旧织机前嘀咕,闻言手忙脚乱地拽经线,结果“哗啦”一声,十几根丝线绷断,像群受惊的银蛇弹起来,抽得他脸颊火辣辣的。
“师父您看阿大!”阿二捂着脸喊冤,“是他非说东周的罗得用‘反向绞综’,硬把踏板给换了!”
阿大梗着脖子反驳:“古籍上说‘罗纹纤纤,其孔如星’,不把绞经拧得狠点,哪来的细孔?”他说着往梭箱里塞了把染成靛蓝色的丝线,“我这叫古法新试!”
阿三蹲在角落剥茧子,嘴里叼着根草茎笑:“得了吧阿大,上次你说要仿商周的回纹绮,结果织出块像棋盘的破布,被门主拿去垫了炼丹炉。”
“你懂个屁!”阿大抓起梭子要扔,却被小满怯生生拉住:“阿大哥,门主说过……织罗要‘气沉丹田,手随心动’……”
“去去去,小丫头片子懂什么!”阿大甩开她的手,猛地踩下踏板。织机突然发出刺耳的“嘎吱”声,原本该交错的经线缠成了死结,纬线像条被踩住尾巴的蛇,在布面上拧出个歪歪扭扭的圈。
宫束班看得眼角抽搐,刚要发作,阿二突然拍大腿:“哎!这圈像不像阿三昨儿吃坏肚子蹲茅房的姿势?”
阿三蹦起来就去拧阿二胳膊:“你才蹲茅房拧成麻花呢!”两人闹作一团,胳膊肘撞在织机上,原本缠死的经线竟被带得松动,阿大瞅准机会猛拽梭子,木梭“嗖”地飞出去,擦着宫束班的鼻尖钉在对面的梁柱上。
“都给我住手!”宫束班的吼声震得房梁落灰,可话音刚落,阿大突然指着织机傻乐:“师父您看!织出来了!”
众人循声看去——那片被搅得乱七八糟的织物上,竟真有几寸罗纹!只是绞经拧得歪七扭八,有的孔大得能塞下手指头,有的又挤成一团,活像群被踩扁的蚂蚱在抱团取暖。最绝的是阿二刚才瞎拽的那几梭,竟织出个咧嘴笑的鬼脸,眼角还歪歪扭扭拖了道长线,像极了淌下来的眼泪。
“这……这是罗?”小满捂着嘴憋笑,肩膀一抽一抽的。
阿三笑得直不起腰:“我的娘哎,东周的罗要是长这样,穿在身上怕不是要被当成疯子!”
阿二拍着阿大的背:“行啊你,歪打正着织出个‘哭笑不得罗’!”
宫束班的脸从红转青,正要抄起量尺,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极轻的笑——不是学徒们的哄笑,是带着气音的、忍了又忍不住的笑。
场景二:织造坊门口
【镜头切】
门主不知何时站在门口,青布道袍的下摆沾了些草屑。他原本是来看看新到的蚕种,此刻正盯着那片“哭笑不得罗”,手背抵着嘴角,肩膀微微发颤。
“门、门主!”宫束班吓得手一松,量尺“啪”地掉在脚边。
学徒们瞬间噤声,一个个垂着手,脑袋快埋到胸口。阿大的脸涨成了猪肝色,阿二偷偷往阿三身后缩,小满的手指绞着衣角,紧张得快哭了。
门主却没看他们,只是缓步走到织机前,指尖轻轻拂过那片歪扭的罗纹。他的笑声越来越响,不是平日里温和的浅笑,是捧着肚子直不起腰的大笑,眼角真的沁出了泪,活像布上那个鬼脸的翻版。
“哈哈……这、这绞经拧得……”门主笑得话都说不连贯,指着那个鬼脸图案,“东周的罗讲究‘疏而不散,密而不挤’,你们倒好……织出个活脱脱的市井泼皮相!”
他转身看向宫束班,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深了:“束班啊,你总说他们憨,可你瞧——”他指着布面上那几处歪打正着的绞孔,“这几梭的张力,倒有几分战国‘链式罗’的野趣。”
宫束班愣住了:“门主,这、这胡闹织出来的……”
“工艺哪来的那么多规矩?”门主擦了擦笑出来的泪,拿起那片织物对着光看,“当年先祖创宗门,不就是从误打误撞里琢磨出‘经纬相生’的道理?”他忽然把布塞给阿大,“阿大,你刚才说的‘反向绞综’,再试试。阿二,你那飞梭的力道不错,改改方向就是‘游梭术’的底子。阿三,你眼力好,去把库房里那卷东周残罗取来,给他们瞧瞧正经的孔眼该怎么留。”
学徒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忘了害怕。阿大攥着那片“哭笑不得罗”,耳朵尖都红了;阿二挠着头嘿嘿笑,阿三蹦起来就往库房跑,小满偷偷抬眼,看见门主正对着宫束班笑:“你啊,总把弦绷得太紧。工艺门的手艺,既要守得住古法,也得容得下胡闹——你忘了自己当年把染缸打翻,倒染出‘云霞锦’的事了?”
宫束班的脸“腾”地红了,梗着脖子嘟囔:“那、那不一样……”
织造坊里的笑声又响起来,这次混着木梭的“咔嗒”声,像首乱糟糟却热闹的歌。夕阳从窗棂斜照进来,把门主的影子投在织机上,他伸手接过阿三抱来的东周残罗,指尖划过那些细密如星的孔眼,忽然对学徒们扬了扬下巴:“来,咱们今天就从这‘哭笑不得罗’开始,聊聊真正的罗纹该怎么织——不过先说好了,弄坏了这卷残罗,这个月的月钱可就全得赔进来了!”
阿大第一个应:“没问题门主!保准织出比东周还绝的罗!”
阿二跟着喊:“到时候就叫‘工艺门笑翻天罗’!”
宫束班在一旁翻了个白眼,却悄悄把掉在地上的量尺捡起来,往阿大手里一塞:“拿着!再织出鬼脸,看我不把你手指头编进经丝里!”
【幕落】
(织机声、笑声、门主讲解的声音渐渐远了,只留下那片“哭笑不得罗”被挂在坊梁上,成了工艺门后来每次收徒时,必讲的“胡闹出真知”的活教材。)
《观织罗闹剧》
工艺门 无名
织机声里起喧嚣,憨徒嬉闹弄经绡。
错绞乱梭浑不顾,歪纹斜孔自逍遥。
忽惊鬼脸织成趣,更有痴形惹笑潮。
门主捧腹呼绝倒,错把新丝当古绡。
莫笑荒唐无章法,偶得野趣胜前朝。
工艺门里多奇事,一缕罗纹记此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