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介绍
宫束班众人:一群憨态可掬却又技艺高超的工匠,被召集来为徐达建造瞻园。虽然有时行事看起来莽撞糊涂,但在工艺方面却有着过人的天赋和执着。
班主老陈:经验丰富,为人忠厚老实,对建筑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总是力求完美,带领着宫束班众人完成各项任务。
小李:年轻气盛,充满干劲,但有时过于冲动,做事不计后果,不过在建筑上有很多新奇的想法。
老张:沉默寡言,擅长木雕,手艺精湛,经他手雕刻出的图案栩栩如生。
徐达:明朝开国功臣,战功赫赫,为人沉稳大气,深受朱元璋器重。此次获赐府邸花园,希望能建造得宏伟壮观又不失典雅精致。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雄才大略,对徐达十分赏识,赐给他府邸花园,关心瞻园的建造进度和质量。
第 1 幕:受命
时间:明朝初年,某日上午
地点:皇宫大殿
画面:皇宫大殿内,金碧辉煌,朱元璋高坐龙椅之上,神色威严又带着几分和蔼。徐达身着官服,恭敬地站在殿下。
朱元璋(微笑着,声音洪亮):“徐达啊,你为我大明江山立下赫赫战功,朕一直铭记于心。如今四海初定,朕决定赐你一座府邸花园,也好让你安享富贵。”
徐达(连忙跪地,磕头谢恩):“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
朱元璋(微微点头):“这花园,朕要建造得宏伟壮观又不失典雅精致,朕听闻宫束班技艺高超,已命他们负责建造,你且放心。”
徐达(再次磕头):“臣遵旨,全仰仗陛下安排。”
(镜头切换至宫外,宫束班众人接到旨意后,兴奋又紧张地聚在一起讨论。)
班主老陈(一脸严肃,目光坚定):“弟兄们,这可是皇上和徐大人交代的任务,咱们一定要用心,把这瞻园建成天下无双的园子!”
小李(兴奋地跳起来):“好嘞,班主!咱肯定行,说不定这瞻园建成后,咱们宫束班就扬名天下啦!”
老张(默默点头,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嗯,咱好好干。”
第 2 幕:筹备
时间:当日下午
地点:宫束班工坊
画面:工坊内,桌上堆满了各种图纸和工具,宫束班众人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瞻园的设计方案。
小李(拿着一张图纸,兴奋地比划着):“班主,我觉得这园子得有个大大的湖,湖中心再建个亭子,到时候徐大人在亭子里赏景,那多惬意!”
班主老陈(皱着眉头,思考片刻):“湖是可以有,但不能太大,不然显得园子太空旷。而且这亭子的位置得好好琢磨琢磨,要和周围的建筑、假山相互呼应。”
老张(一直默默听着,这时突然开口):“我想着园内的木雕装饰,得用些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的图案,既大气又吉祥,也符合徐大人的身份。”
小李(连忙点头):“老张师傅说得对,不过咱也可以加点别的,像什么花鸟鱼虫,看着更生动活泼。”
班主老陈(点头表示赞同):“行,木雕这一块就交给老张你负责,一定要做到最好。大家再想想,这园子的布局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场面十分热闹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建造瞻园的期待和热情。
第 3 幕:选材
时间:几日后,清晨
地点:南京城及周边,太湖
画面:天刚蒙蒙亮,宫束班众人就已准备好行囊,踏上了寻找建造瞻园材料的征程。他们首先来到南京城的木材市场,市场里人来人往,各种木材堆积如山。
小李(兴奋地在木材间穿梭,摸摸这块,看看那块):“班主,你看这块木头怎么样?又粗又直,用来做柱子肯定结实!”
班主老陈(走上前,仔细查看木材的纹理和质地,摇摇头):“不行,这块木头纹理不够均匀,而且有轻微的虫蛀痕迹,不符合咱们的要求。再找找吧。”
众人又在市场里寻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了一批纹理细密、质地坚硬的木材,班主老陈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解决完木材问题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寻找合适的石头,听说太湖的石头形态各异,适合用来堆砌假山 ,他们决定前往太湖寻找。)
一路上,众人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太湖边。湖边有许多采石头的人,宫束班众人也加入其中,开始仔细挑选石头。
老张(在一块石头前蹲下,用手轻轻抚摸着石头的表面,仔细观察着石头的形状和纹理):“这块石头不错,形状奇特,纹理也很漂亮,用来做假山的主峰再合适不过了。”
小李(在一旁帮忙,用力抬起石头的一角,想看看石头的底部):“嘿,还真挺沉!不过这石头确实好看,班主,您觉得呢?”
班主老陈(围着石头转了几圈,满意地笑了笑):“嗯,就它了。大家再找找,多挑几块好石头。”
(众人在太湖边找了好几天,挑选出了许多形态各异、纹理优美的石头,其中不乏一些像北宋太湖石这样珍贵的石材 。他们将这些石头小心翼翼地装上马车,准备运回南京。)
返程途中,马车行至一段崎岖的山路时,突然车轮陷入了一个大坑,怎么也出不来。众人齐心协力,又是推车,又是垫石头,忙得满头大汗,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将马车从坑里推了出来,继续踏上了归途。
第 4 幕:建造
时间:数月后,上午至傍晚
地点:瞻园工地
画面:瞻园的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匠们忙碌地穿梭其中,搬运着材料,挥洒着汗水。宫束班众人各司其职,全身心地投入到建造工作中。
班主老陈站在场地中央,指挥着众人搬运木材,他大声喊道:“大家小心点,别磕着碰着了!把这些木材搬到指定位置,摆放整齐。”
小李和几个工匠一起,费力地抬起一根粗大的木材,一步步朝着建筑地基走去,他们的脸上满是专注和坚毅,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镜头转向另一边,老张正带着几个徒弟进行木雕装饰的雕刻工作。)
老张(手持刻刀,专注地在一块木头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一边雕刻一边对徒弟们说):“雕刻的时候,下刀要稳,线条要流畅,注意细节,把每一处都雕得栩栩如生。”
徒弟们(认真地点点头,学着老张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雕刻着):“师傅,我们明白了。”
(接着,镜头转向建造明清古建筑群的现场,工匠们熟练地搭建着房屋的框架,一榫一卯,严丝合缝。他们有的在砌墙,有的在安装门窗,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负责砌墙的工匠(熟练地将砖块码放整齐,用泥刀涂抹着泥浆,嘴里还念叨着):“这墙可一定要砌得结实,不能有丝毫马虎。”
(与此同时,建造楼榭亭台的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着。工匠们在搭建亭台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着角度和位置,力求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一位工匠(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指挥着下面的人递上木材,大声说道):“再高点,往左一点,对,就是这里,稳住!”
(而在堆砌假山的区域,工匠们根据之前挑选的石头形状和纹理,精心地堆叠着。他们巧妙地运用石头的大小、形状和高低差,营造出陡峭峻拔、错落有致的假山景观 。)
班主老陈(亲自参与到假山的堆叠工作中,他拿起一块石头,仔细端详后,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对众人说):“大家看,这块石头放在这里,正好可以和旁边的石头形成呼应,让假山看起来更有层次感。”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继续认真地堆砌着石头):“班主说得对,这样看起来果然好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瞻园的轮廓逐渐显现出来,明清古建筑群宏伟壮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假山陡峭峻拔,形态各异,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楼榭亭台清幽素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园林各处,与周围的山水景观相得益彰。)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工地上,给整个瞻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宫束班众人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李(兴奋地跑过来,看着初具规模的瞻园,激动地说):“班主,咱们这瞻园马上就要建成啦!简直太漂亮了,以后肯定会成为南京城的一大美景。”
班主老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是啊,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不过咱们还得再加把劲,把后续的工作做好,不能有一丝懈怠。”
众人(齐声回答):“好嘞,班主!我们一定好好干!”
第 5 幕:冲突
时间:又过了一段时间,某日
地点:瞻园工地
画面:随着瞻园的建造进入关键阶段,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一天,班主老陈正和众人一起忙碌着,突然,负责材料管理的工匠匆匆跑来,神色慌张。
工匠(喘着粗气,焦急地说):“班主,不好了!咱们之前预订的一批木材,供应商那边出了问题,说是近期没办法按时供货,这可怎么办啊?”
班主老陈(脸色一沉,眉头紧锁):“怎么会这样?这木材可是接下来建造必不可少的材料,没有它,工程进度肯定要受影响。”
小李(也着急地走过来,说道):“班主,要不咱们再去找找其他供应商,看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木材?”
班主老陈(无奈地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小李,你赶紧带几个人去木材市场看看,多找几家问问,一定要尽快找到替代的木材。”
小李(领命而去):“好嘞,班主,我们马上就去!”
(小李带着几个工匠风风火火地赶往木材市场,他们一家一家地询问,却发现大部分木材都不符合他们的要求,要么质量不行,要么数量不够。)
小李(心急如焚,看着市场上的木材,不停地摇头):“这可不行啊,这些木材都不合适,要是再找不到,咱们的工程可就真的要耽误了。”
就在他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小李突然想起之前在市场上见过一家不太起眼的木材店,当时店里的木材看起来还不错,他决定再去碰碰运气。
(小李等人来到那家木材店,店主热情地迎接了他们。)
小李(急切地对店主说):“老板,我们需要一批高质量的木材,要用来建造瞻园,您这儿有没有合适的?”
店主(想了想,说道):“有倒是有一批,不过数量可能不是很多,不知道够不够你们用。”
小李(眼睛一亮):“先看看再说,只要质量符合要求,数量方面我们再想办法。”
(店主带着他们来到存放木材的仓库,小李仔细查看了木材的质量,发现虽然数量确实不多,但质量上乘,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
小李(兴奋地说):“就是这批了,老板,您看能不能尽快把这批木材送到瞻园工地?价格好商量。”
店主(犹豫了一下,说道):“行吧,看在你们这么着急的份上,我想办法尽快给你们送过去。”
(小李等人成功解决了木材问题,他们带着好消息回到了工地,班主老陈和众人都松了一口气。然而,还没等他们高兴多久,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负责工程进度的工匠(愁眉苦脸地找到班主老陈):“班主,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恐怕很难在徐大人规定的时间内完工,这可如何是好?”
班主老陈(看着工程进度表,沉思片刻):“大家先别慌,我们一起想想办法。从明天开始,咱们调整一下施工计划,增加人手,加班加点地干,一定要在期限内完成任务。”
众人(齐声回答):“好,班主,我们听您的!”
(于是,从第二天起,宫束班众人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工地,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他们克服了身体的疲劳和精神的压力,齐心协力,努力追赶施工进度。)
老张(虽然年纪较大,但依然干劲十足,他一边雕刻着木雕,一边对旁边的徒弟说):“孩子们,咱们再加把劲,不能让徐大人失望。”
徒弟们(纷纷点头,认真地雕刻着):“师傅,我们知道了,一定好好干!”
小李(带领着一群工匠,搬运着材料,累得汗流浃背,但他依然充满斗志):“弟兄们,加油!胜利就在眼前,我们马上就能完成这座瞻园了!”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瞻园的建造工作终于逐渐赶上了进度,各项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
第 6 幕:竣工
时间:几个月后,上午
地点:瞻园
画面: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劳作,瞻园终于竣工了。当日,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瞻园的大门前,张灯结彩,宫束班众人早早地就来到了这里,等待着徐达的到来。他们个个身着整洁的衣衫,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期待。
(徐达在一众随从的簇拥下,缓缓走来。他身着华服,气宇轩昂,眼神中透露出对瞻园的期待。)
徐达(微微仰头,看着瞻园的大门,眼中满是赞赏):“果然不负朕与陛下所望,这瞻园,气势不凡啊!”
班主老陈(连忙上前,恭敬地行礼):“徐大人,这都是大伙的功劳,我们只是尽了些微薄之力。”
徐达(微笑着点点头):“老陈啊,你们宫束班辛苦了。走,带我进去看看。”
(众人走进瞻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建筑的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徐达(沿着古建筑群缓缓踱步,仔细欣赏着每一处细节,不时点头称赞):“这建筑工艺,真是精湛绝伦,每一处都尽显大气与典雅。”
(接着,他们来到了假山区域。陡峭峻拔的假山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形态各异,有的像雄狮,有的像仙女,有的像骆驼 ,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工匠们的巧妙构思。假山上绿树成荫,花草点缀其间,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徐达(站在假山前,抬头仰望,眼中满是惊叹):“这假山堆得妙啊,峰回路转,曲径通幽,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随后,他们又来到了楼榭亭台处。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园林各处,与周围的山水景观相得益彰。亭台的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亭内摆放着古朴的桌椅,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惬意。)
徐达(走进一座亭台,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拂面,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笑容):“在这里品茶赏景,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老陈,你们真是用心了。”
班主老陈(谦逊地笑了笑):“能得到徐大人的认可,是我们的荣幸。”
(徐达又参观了园内的其他景点,对瞻园的每一处都十分满意。参观结束后,他站在瞻园的中央,大声说道。)
徐达(满脸笑容,声音洪亮):“宫束班众人听令,你们建造瞻园有功,本将军定会向陛下如实禀报,重重赏赐你们!”
宫束班众人(激动地跪地,齐声高呼):“谢徐大人!谢陛下!”
(众人欢呼雀跃,现场一片欢腾,他们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认可,这座凝聚着他们心血的瞻园,也将成为南京城的一颗璀璨明珠 ,流传千古。)
小李(兴奋地跳起来,拉着老张的手):“老张师傅,咱们成功啦!瞻园建成啦!”
老张(脸上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用力地点点头):“是啊,终于建成了,这几个月的辛苦可算没白费。”
班主老陈(看着众人,眼中满是欣慰):“弟兄们,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以后咱们宫束班,就更有名啦!”
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瞻园竣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南京城,人们纷纷传颂着宫束班的精湛技艺和他们建造瞻园的传奇故事 。
第 7 幕:传承
时间:数百年后,现代,秋日上午
地点:瞻园
画面:阳光洒在瞻园的古建筑上,游客们穿梭其中,欣赏着这历经岁月沉淀的美景。
(一位导游正带着一群游客参观瞻园,他们来到了当年宫束班建造的明清古建筑群前。)
导游(微笑着,热情地介绍):“大家看,眼前的这些明清古建筑,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它们始建于明朝初年,是由一群叫做宫束班的工匠精心建造而成。当时,他们为了建造这座瞻园,付出了许多心血,从选材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
游客 A(好奇地问):“那这些工匠一定很厉害吧,几百年过去了,这些建筑还保存得这么完好。”
导游(点头表示赞同):“没错,他们的技艺高超,而且有着执着的工匠精神。就像这木雕装饰,(指着门窗上的木雕)每一处雕刻都栩栩如生,这都是当年老张师傅和他的徒弟们用心雕琢的成果。”
(接着,他们来到了假山旁。)
导游(继续介绍):“这座假山,也是当年宫束班的杰作。他们巧妙地运用太湖石,堆叠出了这陡峭峻拔的假山景观 ,大家可以仔细看看这些石头的纹理和形状,是不是仿佛能看到当年工匠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呢?”
游客 b(惊叹道):“太神奇了,这些工匠真是了不起,他们的技艺应该传承下来了吧?”
导游(微笑着说):“是的,虽然宫束班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他们的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艺,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有许多建筑工匠和园林艺术家,都在研究和学习他们的工艺,将这份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 。瞻园也成为了人们了解古代建筑文化和工匠精神的重要窗口 。”
(镜头缓缓拉远,瞻园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